陳惠敏講述金錢帝國:「收租佬」不是無名小卒,王晶版「豬油仔」更真實

hhh 2023/03/10 檢舉 我要評論

60年代中期,陳惠敏已經加入警隊,成為半個便衣警察,然而在這些日子里,令他最難忘的,并非破獲奇案或緝拿狂賊,反而那個建立在警隊內部,而且牢不可破的貪污制度。正如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里描述的那樣,「收規費」這件事,幾乎跟所有警員有關。

當然,每個時代總會出現幾個「異類」,少數的警察廉潔自律,奉公守法,堅持不收錢,但他們的下場大多是被調離原本的崗位,或去看大門,或去偏遠鄉村守水塘。反正,你不肯拿錢就不是自己人。那個年代,無論是合法生意還是偏門,都要得到探長們的首肯才能營業,他們規定了每條街檔口數量,這決定著「規費」的數量,又不會導致各方人馬發生利益沖突。

「規費」的收取也是有著嚴格的制度,穿軍裝的巡警只能向街頭攤販或商店收錢,而探員(便衣)可向賭場、粉檔、妓院收錢。相對而言,這些都只是「規費」中的九牛一毛,那些真正所謂的大數目,基本是由探長的親信「收租佬」代為收取,每個探長都有一個或多個收租佬,他們雖然不是警察,但也并非泛泛之輩。

想要成為收租佬,必須是社團中擔任要職的人物,不是紅棍就是白紙扇,甚至還有坐館級的大哥,這樣才能在各個檔口中暢通無阻。如果是無名小卒,很可能收不到錢,這讓探長顏面何存?探長的正式職銜是警長,肩膀上有三道杠,又稱「三劃」或「三柴」,而收租佬受探長委托負責收錢,權利極大,能在黑白兩道來回游走,因此被人戲稱「四劃」。

說個題外話,在《五億探長雷洛傳》、《金錢帝國》、《追龍》這些電影中,都出現了一個綽號「豬油仔」的收租佬,他是總華探長呂樂的收租佬之一。事實上,「豬油仔」這個人物真實存在,王晶版的豬油仔更接近人物原型。

那個年代,警隊中有社團成員并不罕見,只是一些警員身份沒有被曝光,如同無間道一般。然而警察部門發現了陳惠敏的真實背景后,便將他從警隊開除。那時起,陳惠敏又踏上了原本那條江湖之路。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