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在一家公司工作3年,能力和業績數一數二,可每次公司內部提拔,她總不在名單上。
看著同齡的好友大多成為了部門中數一數二的一把手,再不濟也是個小組長,只有自己還在底層摸爬滾打,心裡常常不是滋味,逐漸產生了想要離職的念頭。
上個月,經過朋友介紹,小麗去一家百強企業參加了面試,因為專案經驗豐富,很快便從一眾面試者中脫穎而出,拿到了
Offer。
可是臨到關鍵時刻,小麗卻犯了難,覺得自己有些衝動。現在離職的話連年終獎都拿不到。
要知道,對于她所在的崗位而言,一年全靠年終獎養活。現在主動離職幾萬塊都會打水漂不說,自己連基本的賠償款都拿不到。
可新公司給出的待遇誘惑太大,放棄又有些可惜。入職的時間越臨近,小麗便越焦慮。
職場中有不少和小麗一樣的人,面對「利益」不知該如何選擇和取捨,瞻前顧後,到頭來雞飛蛋打。
人們常說:「金九銀十」。在每年的9-10月,許多企業都會面向社會進行大量的招聘,有時甚至比3-4月份還多,這個時候跳槽還可以理解。
可是年底崗位需求量相對較少,而且這會離職還沒有年終獎,為什麼很多人還會趨之若鶩,上趕著離職呢?
我特意去問了做獵頭的朋友,他告訴了我4點原因。
一般而言,9-10月是招聘的高峰期,在10月之後,經過前期對人才的「吸附」,很多企業的人才儲備相對充足,會減少相應崗位的招聘。
所以大部分人會選擇崗位選擇更多的10月進行跳槽。10月以後,招聘的峰值漸漸從頂峰開始下降,逐漸進入低迷狀態,這個時候選擇跳槽,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稀缺崗位雖然飽和,但成熟的崗位依舊處于一種長期缺人的狀態,只要你有一定的經驗,錄取率會大大提高。
9-10的應聘者中,除了有經驗的職場「老手」之外,更多的是大學畢業生,這個時候,通過2-3個月的磨合,企業對員工是否能任職現任崗位已經有了個初步的判斷。
如果員工不適合,HR需要在試用期間招募到合適的人員進行儲備。
而且臨近年底,各個項目到結尾的時候,公司一般比較忙,需要較多的人手,所以很多崗位會在臨近年底的時候急招。錄用成功的機率自然也會比平時高很多。
很多人在跳槽一家新公司後,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融入。
我在剛進入到一家公司後,僅僅在入職時大家互相做過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的一個星期,彼此之間並無什麼交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讓我感到十分窒息,甚至想要逃離,這種感覺一直到一次團建後才有所好轉。
工作2年後,我跳槽到一家新的公司,當時正趕上公司年慶,部門需要表演節目,大家在接觸的過程中,很快就熟絡了起來,這個好的開始曾一度讓我對新公司抱有盲目的「濾鏡」。
年底時,公司的會議和活動相對都比較多,這個時候入職,周圍的事物會推著你去和人交流,讓你快速融入。
還有一些職場人,會把年底的跳槽當成一次跳板,為的是可以在次年的3-4月份獲得一份待遇更加高的工作。
而且從另一方面而言,即使你年底選擇的這份工作沒有想象中的好,也可以在年後及時「調頭」。
李偉原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主要服務b端客戶,去年年底時,因為一家公司HR畫的大餅,他放棄了年終獎,跳槽到一家教育機構。
可在新公司工作2個月後,他發現事情和他想的一點都不一樣。公司承諾的月薪3w是附加了提成後的待遇,實際待遇實則少得可憐。
但慶倖的是他積攢了不少教育資源。于是在次年年初,他帶著這些資源和社群運營的能力,跳槽到一家知識付費公司,憑藉在教育機構的運營經驗,成功談到了3w的高薪。
所以,選擇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改正的機會,或者改正的「戰線」太長。
年底是個非常好的時間,在和公司磨合3個月後,基本的資訊便可以掌握,如果趕上年底的一個項目,還可以給自己加成,為次年跳槽提供更多選擇。
跳槽時,我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當下的利益得失,更多的是未來的發展和綜合價值。
既然已經有了跳槽的念頭,便證明原公司已經無法滿足你的期望,在這樣的公司繼續工作,不僅僅是一種價值上的損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所以,當你選擇了的那一刻,義無反顧朝前走就好,快速融入新的公司,對未來發展也會有更多好處。
如果是你,你是會選擇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還是年終獎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