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港澳,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林立的黑幫,寬松的大環境加上飛速發展的經濟,達到巔峰,最著名三大黑幫是14K、和勝和與新義安,你爭我奪,構成了港澳人的一代記憶。
很多人知道這幾個厲害的,知道他們的輝煌事跡,但是對他們的發家史卻不甚了解,今天我們來說說當時香港的黑幫結義金蘭「十二金釵」的故事。
顧名思義,十二金釵就是十二位美女,她們分別是是不同堂口的「巾幗」,活躍在五十年代初起。十二位美女不僅人長得美,并且豪爽大方行事手辣。老大阿燕是14K八內堂女堂主齊瑋文的弟子,其余的十一人分布在新義安、和勝和、單義等組織。她們或多或少是黑幫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不少丈夫甚至是「白紙扇」級別。
女流之輩雖然在拳腳上不如男人們,但是她們有自己的特長,能說會道會交際,身邊并不缺能手,所有的江湖事物也不需要她們親自動手。當年她們十二人在旺角的鳳如茶館與潮州幫的人發生相爭,對方仗著強,對著拿到的十二人肆意笑。此時大姐阿燕在窗口隨便叫了一聲,樓下涌入了四五十人,將潮州幫的人全數嚇走。十二人賠了茶館幾百元后,抱拳答謝了眾兄弟。
此后茶館中的敬義人士深知十二金釵不可惹,不僅道了歉,更是奉茶獻上,十二金釵找回面子,于是說「前事不計后時不提。」女人中就是女人,不能天天在外露面,各自有了自己的歸宿后,也就不見在人們視野之中,留下的只有若有若無的江湖傳聞。
為什麼那個時候的港澳雖然亂,但是最能給人留下印象,或許從十二金釵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來,這群美女講義氣,但也禁不住時光,命運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但我們有過叛逆,所以記憶猶新,在那個年代,江湖雖然在,但是立在人們心中的永遠是那一分激情與淚水,這也是青春的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