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今年33歲,平時睡覺前喜歡喝點小酒,前天有點感冒,伴著半斤的蒸白酒將頭孢吃了下去。沒一會就感覺頭暈發熱,雙眼一黑就昏倒過去了,被妻子送去了醫院。
被送到醫院急救后,醫生發現小林是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元兇正是因為「頭孢配酒」,幸好經過洗胃后,小林的癥狀有所緩解。
其實小林也聽說過喝酒之后吃頭孢類型的藥物會中毒,但他 曾經試過一次吃了頭孢類藥物后喝酒,當時身體并沒有什麼異樣 ,于是便不以為然,就導致了這次的意外的發生。
人體攝入的酒精,絕大部分都是被肝臟氧化代謝后排出體外。
而頭孢類藥物中含一種物質——甲硫四氮唑側鏈,能夠占據乙醛脫氫酶在肝臟作用的位置,使乙醛脫氫酶不能發揮作用,打斷乙醇的代謝的反應, 導致乙醇的代謝廢物乙酸積累在體內 ,無法轉化為二氧化碳以及水。
不久之后,人體就可能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這是一種類似食用戒酒藥后的反應。
喝完酒之后同時服用含有甲硫基四氮唑基團的頭孢類藥物,大概在5到10分鐘之內就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最遲不會超過4個小時。
癥狀較輕的人會出現 頭部甚至全身紅熱,以及惡心嘔吐、頭暈目眩等不適 ,癥狀較為嚴重的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但也有部分人在服用頭孢等抗生素藥物后,身體沒有不適,這是為什麼?其實有 部分抗生素是不含有引起雙硫侖樣反應成分 ,但是生命是自己的,沒必要拿自己的生命「以身試藥」。
一般都是說頭孢配酒說走就走,一些既需要吃頭孢又喝酒上癮的人就會想,是不是酒后隔段時間吃頭孢就行了?當然前提是好時間的間隔,并且酒后頭孢和吃頭孢后喝酒是有差異的。
①酒后用頭孢
現在臨床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的病例, 一般都是酒后服用頭孢的 ,吃完頭孢后會抑制住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只要是藥效過后就可以喝酒。
根據文獻的記載, 一般都是要過5到7天之后藥效才會過 ,但也有個例是隔了十多天之后喝酒,依舊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的。所以臨床醫學上, 建議服藥結束20天后喝酒比較安全 。
②吃頭孢后飲酒
臨床醫學記錄,飲酒后吃頭孢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的病例比較少。要是先喝酒的話, 一般人2-3天就可以將乙醇排出體外 ,排乙醇的速度主要取決于個人的身體的代謝的能力。因此酒后一般建議三天之后再吃頭孢。
要是吃了頭孢后不小心喝酒了,怎麼避免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首先是停止喝酒,接著等待幾分鐘,觀察身體是否有異常,要是出現不適例如呼吸系統出現異常,就要家屬或者親朋好友陪同就醫。
如果還沒有出現什麼嚴重的癥狀, 可以及時進行催吐 ,避免身體出現雙硫侖樣反應。之后要喝多點水,使得體內的酒精濃度降低,加快身體酒精的代謝速率。
飲酒之后除了頭孢不能吃之外,以下的這幾種藥物也不要吃,不然會給生活帶來大麻煩。
1、安眠藥
常見的安眠藥主要有 多美康、安定片、阿普唑侖 等,服用安眠藥后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系統的作用,而酒精進入人體后會抑制循環中樞和呼吸,如果在吃安眠藥的同時喝酒了,可 能會引發反應遲鈍、昏迷不醒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休克,呼吸停止死亡 。
2、降糖藥
常見降糖藥有達美康、優降糖、亞莫利等,酒精本身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會增強降糖藥的藥效,可能會迅速降低血糖, 引發頭暈心慌、不斷出汗等低血糖癥狀 。
此外,還有部分的降血糖藥物和酒精同時服用也會引發雙硫侖樣反應, 如磺脲類和雙胍類 。
3、抗抑郁藥
常見的抗抑郁藥有氟西汀、度洛西汀、氯丙咪嗪。同時服用抗抑郁藥和酒精之后,可能會使得抑郁癥出現惡化,酒精和抗抑郁藥本來都是會降低神經中樞系統的運行,使得身體和神經變得麻木。
4、非甾體抗炎藥
常見的有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等,這一類非甾體抗炎藥和酒精嚴重的會導致胃黏膜損傷、出血,也有可能使得肝中毒、肝臟衰竭。
5、降壓藥
像硝苯地平、硝酸甘油這一些降壓藥和酒精同時服用,很容易導致血脈擴張,血壓下降,引發休克。
吃了藥就不要隨意喝酒,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應該立馬就醫,不要抱著僥幸的態度,拿自己的生命來開玩笑。
參考資料:【1】《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抗心絞痛藥:停藥3天再喝酒》.生命時報.2013-05-28【2】《京城名醫酒后吃頭孢差點兒喪命!切記還有這些藥也不能吃...》.中國消費者報.2019-05-23【3】《「提醒」「頭孢揣兜里,一勸酒就掏!」過年玩笑話,教訓慘痛!》.人民日報.2019-02-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