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肯定有這種朋友,他不運動、不節食,但怎麼都不會胖,你們一起吃飯,明明吃的都一樣,可她就是比你瘦很多!你說這氣不氣人,難道真有那種吃不胖的逆天體質麼?
還真有!要了解為什麼有的人吃多少都不會胖,首先要明白,形體的胖瘦不僅與食量有關,還和以下因素相關:
遺傳因素: 一般父母比較瘦的,子女瘦的幾率也比較大;反之亦然。
腸道菌群: 有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一胖一瘦兩姐妹,分別將其糞菌移植到相同體重、相同月齡的兩只小鼠體內。結果發現,移植肥胖姐姐糞菌的小鼠體重增加,另一只則減輕,說明胖瘦與腸道菌群也有關系。
代謝紊亂: 代謝亢進如患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糖尿病等內分泌失調疾病的,可能多吃也不會胖;而中老年人、絕經期婦女等代謝緩慢者吃得少也可能發胖。
消化吸收不良: 有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慢性肝病等的人,因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較差,所以可能多吃也不胖。
消耗過多或不足: 高強度體力勞動者、超負荷工作或學習的人由于能量消耗過多,可能較瘦;反之,若久坐不動,能量消耗不足,則易肥胖。
1.米飯五谷為主食: 吃飯配菜,而不是吃菜配飯。
2.牛奶脂肪可減少: 喝牛奶時,選用脫脂奶;如覺得脫脂奶無味,無法一下子改變,可以先改用低脂奶,或以1/2或1/3全脂奶混合脫脂奶一起喝,再慢慢增加脫脂奶的量。
3.可見的脂肪不要吃: 吃肉或油炸的食物時,有皮去皮,吃瘦不吃肥。吃蛋糕時去掉外層及夾層中的奶油或鮮奶油裝飾。
4.額外油脂不要加: 吃面包時不要涂奶油、花生醬,或改用含脂量低的果醬;吃面時不要加過多的香油、麻油或沙拉醬。
5.糕餅點心要節制: 通常點心類的食品都是高脂、高糖、高熱量,所以一定要節制食用。如:粽子、月餅、綠豆糕、蛋黃酥等。
6.多用植物性蛋白: 以毛豆、黃豆及一些豆制品取代部份的肉,這些植物性蛋白質來源的食物含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而且纖維含量比較高。
7.多吃新鮮的蔬菜: 每日最好能吃三碟蔬菜,不但含有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而且可提供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素。
8.食用新鮮的水果: 新鮮水果含豐富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若打成果汁,因需要水果量多,通常一杯果汁是由三個新鮮水果打成的,會提高熱量,且在過濾時會把部份膳食纖維過濾掉,所以果汁不宜代替水果。
9.先吃蔬菜再吃肉: 把進餐順序改成先吃菜再吃肉,不但可以增加蔬菜攝食量,還可以減少肉的食用量。
10.喝湯時撇掉浮油: 在排骨湯、雞湯中最容易出現浮油,食用前最好先將浮油撈掉,以減少脂肪攝取。
11.吃湯面時少喝湯: 面食店的湯面通常都加肉末、香油來增加滋味,所以最好先將浮油撇掉或不要將湯全部喝完,以免攝取過多的油脂。
12.減少油包的食用: 吃方便食品時,所附的油包可酌量食用,不需全部用完。
來源:山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