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高血壓患者數量逐年上升。
據調查,我國35歲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20%以上,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3~4名高血壓患者。
而且,高血壓的并發癥也越來越多,如心臟病、腦卒中、腎病等,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為了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患者需要了解一些有關高血壓的知識,確診后需要積極治療和控制。
同時,我們也需要重視高血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體檢來降低患病風險。
飲食
吃鹽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這是由于鹽中的鈉離子會潴留水分,使血容量增加,從而引起血壓升高。
但是,不僅僅是吃鹽是高血壓的「禍根」,其他食物如油炸食品、動物內臟、含咖啡因的飲料等也可能對血壓產生影響。
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或體力活動也是高血壓的常見誘因之一,運動可以降低血壓,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緊張和焦慮
長期處于緊張和焦慮等心理狀態下,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等應激激素,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肥胖
肥胖的人身體內的代謝紊亂,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等問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飲食過量和缺乏運動。
吸煙和飲酒
吸煙和飲酒都會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刺激血管收縮,而酒精則會使血管擴張,從而引起血壓波動。
也許還有一些人固守著過時的觀念,仍然認為血壓的標準值是120/80mmHg,尤其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朋友們,他們把這個過時的標準奉為金科玉律。
但實際上,根據我國2022年頒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血壓的標準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新的收縮壓標準范圍從130~139mmHg,而舒張壓的標準范圍則調整為85~89mmHg。
這個調整并不意味著原來的標準不對,而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對血壓控制標準進行了更加精細的劃分,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年齡差異對高血壓及其并發癥和危險性產生著深遠影響,血壓狀況猶如空氣中的氣壓,無聲無息地影響著人體生命的正常運行。
大腦神經元和心臟對有氧血液與有氧含量的反應也因血壓的波動而變化,而當血液黏稠度升高時,高血壓的壓力也會隨之加劇。
一般來說,一天中血壓有兩個高峰時期,分別是上午8-10點和下午4-6點,所以在這兩個時間段內量血壓最準確。
在測量血壓之前,需要靜息休息15分鐘以上,最好能夠休息半個小時左右。
同時,避免情緒緊張、激動、焦慮、發怒,避免受到驚嚇,也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因為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血壓波動。
此外,還要避免喝茶、喝咖啡,避免抽煙,因為這些物質也會影響血壓的穩定性。
頭痛
高血壓可導致頭痛,特別是在顳部(太陽穴)或后腦部,這種頭痛通常持續并伴隨著脹痛感。
眩暈或頭暈
高血壓導致血管收縮,影響腦部供血,從而引起眩暈或頭暈的感覺。
頸部搏動感
當血壓升高時,頸部血管可能會受到影響,產生明顯的搏動感,這種感覺可能與心跳同步,稱為頸動脈搏動。
心悸
高血壓可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從而引起心悸的感覺,患者可能感到心跳加快或強烈跳動。
呼吸困難
高血壓會對心臟和肺部造成壓力,導致呼吸困難或氣短的感覺。
視覺問題
高血壓可能對眼部血管造成影響,導致視覺問題,如視力模糊、暫時性視力喪失或眼睛出血。
飲食調整
高血壓患者需要注意飲食衛生,盡量減少攝入高鹽、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
建議多吃一些富含鉀、鎂、鈣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芹菜、菠菜、花生等。同時,適當控制飲食的攝入量,避免過度進食,以保持健康的體重。
增加運動量
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減輕身體負擔。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等。
同時,也可以進行一些力量訓練,如舉重、俯臥撐等,以增強身體的代謝能力。
心理調節
高血壓患者需要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波動和焦慮,建議學習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以緩解壓力和緊張情緒。
同時,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
合理用藥
高血壓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藥物治療,不能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或停藥,同時,需要定期進行血壓監測,及時發現血壓異常波動的情況。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會使得心臟長時間處于高負荷狀態,導致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會使得心臟的血管變得狹窄,彈性下降,血液供應減少,進而導致心臟的功能降低。
腦中風
高血壓是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果血壓持續升高,大腦部位的血管處于高壓環境中,可能會破裂出血,導致腦中風。
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還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心力衰竭等,高血壓會使得血管壁變得脆弱,增加血管破裂的風險,而且可能會加速動脈硬化的過程,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通常情況下,測量血壓時會首選左臂進行測量。
這是因為左臂與心臟更接近,可以提供更準確的血壓測量結果。在醫療場所和家用血壓測量中,左臂常被用作標準位置進行測量。
然而,有些情況下,如左臂有傷或手術后受限等情況,可以選擇右臂進行血壓測量,在這些情況下,可以在右臂上進行測量,但需要記錄并告知醫生或醫療人員使用的是右臂。
無論是在左臂還是右臂上測量血壓,都需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放松身體、坐立不動、不交叉腿,并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和設備,以獲得準確的血壓測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