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國際新聞
情感百態
设计
奇聞趣事
装修
歐洲王室
養魚
國畫
軍事
俄羅斯新聞
美食菜譜
明星
娛樂明星
歌曲明星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插畫趣聞
老年生活
育兒分享
星座课堂
熱點新聞
歷史趣聞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獅城資訊
趣味測試
美妝時尚
創業職場
手工DIY
健身達人
動物社
毛孩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體育競技
植物
历史故事
生肖解析
日本印象
影視新聞
酷車
健康養生
生活小妙招
萌寵樂園
生活常識
動漫影音
心靈語錄
老照片
搞笑貼圖
奇趣
古裝資訊
字母圈
金庸故事
全部
    
4種香煙或被列入「黑名單」,你還在吸嗎?建議老煙民認真看一看
2023/11/13

導語: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煙草卷煙的產量達到了24182億支,占到了世界卷煙產量的40%以上。

這一數據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不僅是煙草生產的大國,也是煙草消費的大國,不可否認,中國人是全世界最愛抽煙的群體之一。

根據統計,我國的吸煙人群達到了3億以上,占世界吸煙人口的40%,這個數字令人震驚,它提醒我們必須要關注煙草對健康的影響。

香煙這種看似普通的消費品,卻隱藏著無數的危害,香煙當中含有7000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其中包括很多明確致癌的物質,如焦油、胺類、多環芳烴類等。

這些有害物質會隨著煙霧被吸入人體,對我們的肺部、心臟、血管等造成嚴重的損害,所以吸煙百害而無一利。

盡管吸煙對身體健康不利,但戒煙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許多人在戒煙過程中會出現戒斷反應,如焦慮、煩躁、失眠等癥狀,這使得很多人無法堅持下去。

此外,很多人在工作場合或者其他社交場合中不得不抽煙,這也成為了他們無法戒煙的借口。

然而,如果無法戒煙或者實在戒不了煙的話,以下這4種香煙盡量不要繼續抽了,這幾種香煙不僅危害大,而且會對身體造成加倍的損傷,為了保護自己的健康,建議大家趕快把這幾種香煙列入黑名單當中。

01

香煙是如何一步一步損傷身體的?

尼古丁和焦油

香煙中的尼古丁和焦油是主要的致癌物質,它們可以導致多種癌癥,如肺癌、喉癌、食管癌等,尼古丁還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血壓和心率,長期吸煙會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

一氧化碳

香煙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會減低身體中的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能力,造成身體的器官缺氧,進而會損傷大腦、心臟等多種器官。

放射性物質

香煙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如釙-210和鉛-210,會對人體的DNA和RNA分子產生破壞作用,導致基因突變和癌癥。

氧化應激

吸煙會增加體內的自由基數量,導致氧化應激反應,進一步加重對身體的損害。

肺損傷

香煙中的有害物質會刺激支氣管和肺泡,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

02

4種香煙或被列入「黑名單」,你還在吸嗎?建議老煙民認真看一看

薄荷煙

許多人鐘情于抽薄荷煙,原因在于它所提供的獨特清涼感,然而,科學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薄荷煙與傳統的香煙在某些方面有著相同的風險。

薄荷煙并非人們所想的那樣無害,它同樣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這種煙之所以能帶來清涼感,是因為其中加入了薄荷,這種成分能夠通過影響堿性受體,從而刺激更多的神經末梢。

當神經末梢被大量刺激時,大腦會接收到更多的信號,使得人們對于這種刺激產生依賴,進而導致上癮。

電子煙

電子煙這個在近年來如火如荼的新型煙草產品,以其獨特的優勢,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然而,其市場前景雖然廣闊,但背后的安全性問題和健康影響卻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電子煙的原理是通過加熱液體產生蒸汽,供使用者吸入,這種看似時尚、便捷的吸煙方式,卻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風險。

一些電子煙液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乙酰丙酮、尼古丁等,這些物質一旦被吸入體內,會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可逆的危害,尤其是對于未成年人、孕婦等特定人群,這種危害更為嚴重。

茶煙

茶煙是一種看似與傳統香煙無太大差異的物品,卻在其外觀之下隱藏著許多秘密,從外觀來看,茶煙的確與香煙有著相似的形態,細長且易于點燃。

然而,當你嘗試吸食它時,會發現它的味道與香煙相差甚遠,許多商家也利用這一特點,打出諸如「不含尼古丁」、「非煙草」、「戒煙」等吸引人的標簽,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

但事實是,茶煙并不能真正幫助戒煙,盡管其成分中并不含有尼古丁,卻仍會釋放一部分焦油,當人們吸食這些物質時,它們會在人體內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并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發霉變質的香煙

許多煙草愛好者選擇購買整條香煙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如果儲存方法不當,這些香煙極易出現發霉和變質的情況。

香煙本已對身體產生諸多危害,而發霉變質的香煙更是雪上加霜,因為它們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這是一種致癌物質,對身體健康的威脅極大。

如果發現香煙已經發霉或變質,應立即丟棄,避免繼續使用,發霉變質的香煙不僅口感和品質下降,更重要的是,它們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質,長期吸入這些物質會增加患癌癥等疾病的風險。

03

戒煙后,黑了的肺還能白回來嗎?

許多人在決定戒煙時會擔憂,他們的肺部是否能恢復到完全健康的狀態,尤其是那些長期吸煙的人,他們的肺部可能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黑,那麼,戒煙后,這些變黑的肺部能否恢復到以前的顏色呢?

不幸的是,一旦肺部因為長期吸煙而變黑,很難再恢復到完全的原始狀態,這是因為香煙中的有害物質一旦進入血液,想要清除出去是極其困難的。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戒煙就沒有好處,事實上,當你開始戒煙,大約一周后,肺部的纖毛開始再生,三個月后,這些纖毛能夠恢復到正常狀態。

當纖毛恢復正常功能后,它們可以有效地清除肺部的有害或死亡的細胞,所以當你戒煙一年后,你的肺功能通常會開始逐漸改善。

除此之外,戒煙還有更長期的益處。研究表明,戒煙超過五年的人患肺癌的風險會降低40%。

所以,盡管戒煙并不能完全逆轉肺部的損害,但它仍然能夠顯著改善你的健康狀況并降低患肺癌的風險。

04

想要戒煙成功,醫生給出3點忠告

找到合適的戒煙方法和計劃

每個人的戒煙之路都是不同的,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戒煙方法和計劃非常重要,有些人可以選擇逐漸減少吸煙量,逐步戒掉;而其他人可能更適合突然戒煙。

此外,戒煙計劃也可以包括使用尼古丁替代治療、藥物輔助治療或心理行為療法等。

建立支持體系

戒煙是一項挑戰性的任務,支持和理解的力量對于成功戒煙至關重要,尋求家庭成員、朋友和同事的支持,并與他們分享你的戒煙目標。

也可以考慮加入戒煙支持小組或咨詢專業的戒煙輔導師,與其他戒煙者分享經驗和互相支持。

處理戒煙引起的戒斷癥狀和挑戰

戒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戒斷癥狀,如焦慮、煩躁、疲勞、食欲改變等,了解這些癥狀是正常的,但也會逐漸減輕并消失,保持積極的心態,并設立獎勵機制來激勵自己戒煙。

05

戒煙后,怎樣讓肺部恢復正常?

鍛煉

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肺部功能的恢復和改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加強肺部的氣體交換,提高肺活量和呼吸肌肉的強度。

深呼吸和肺活量訓練

通過深呼吸和肺活量訓練可以擴展肺部的容量,增加吸氧量,促進肺部的清潔和廢棄物的排出,這些訓練可以通過深呼吸、吹氣球或使用肺活量訓練器等方式進行。

避免室內和室外的有害環境

努力避免吸入有害的煙霧、化學物質和污染物,如二手煙、工業廢氣和污染嚴重的室外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各種污染源。

保持健康的飲食

飲食對肺部健康也有影響,攝入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素等,可以幫助減少肺部氧化應激的損傷,飲食中的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魚、堅果和橄欖油等對肺部健康也有益。

06

閱讀延伸:突然戒煙易猝死、易患癌,這是真的嗎?

突然戒煙易猝死、易患癌,這是真的嗎?對于這個觀點,我們需要謹慎對待。

首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主任醫師韓淑華指出,長期吸煙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害,特別是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但是,如果煙民能夠下定決心戒煙,那麼就能夠阻止香煙繼續對身體產生損害,所以只要戒煙,任何時間都不晚。

然而,很多煙民在戒煙后可能會感到身體狀況變差,這主要是由于戒斷反應,這是由于煙民對尼古丁和焦油的過度依賴,在戒煙時所產生的一種神經體液內分泌失調綜合征。

主要表現包括緊張、焦慮、抑郁、腹痛腹脹、惡心、便秘等,也可能有胸悶氣短等循環系統表現,但是,各位煙民不需要對戒斷反應感到恐懼,因為這種反應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如果煙民能夠堅持不復吸,戒斷反應的癥狀會慢慢減輕甚至消失,大多數戒煙者戒斷反應可能會持續1月余,但若嚴重則可能持續1年或以上。

雖然戒斷反應可能會給煙民帶來一些不適,但它并不會給身體造成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所以戒煙并不會導致猝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站長推薦

超級雙效犀利士,助勃+延時雙效合一💪!半顆就讓你硬邦邦👊,超強續航⏰只需498元💵即可試用!!!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