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周星馳,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就算你沒有看過《大話西游》,你也聽過里面的經典台詞,聽過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的故事;就算你沒有看過《喜劇之王》,你也一定聽過天仇和飄飄的那一段經典對白,那一句「我養你啊」;就算你沒有看過《長江七號》,你一定也見過七仔。而今天,我們的主角是星爺的巔峰之作《功夫》。
《功夫》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是2004年,距今已經14年之久,但是現在重溫這部電影,依舊會感動,會被其中的劇情所吸引。我想,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這部電影繼承了周氏喜劇的無厘頭的創作風格,夸張、搞笑,引人深思,致敬李小龍。劇中超拽的台詞、酷炫卻不辣眼睛的特技,還有星女郎黃圣依的清純美麗,使其成為2004年最賣座的喜劇片。
而就算是時至今日,豆瓣的評分仍然是8.1分的高分。劇中的小細節決定了這部片子的質量,下面就細數一下這部電影中可圈可點的小細節吧。
細節一:選角電影中的「包租婆」一角可以說是貫穿了整部電影,而飾演這一角色的演員就是元秋。元秋是圈內少有的武打女星,替很多演員擔任過武打替身。當年,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周星馳多次邀約、再三邀請,才讓息影18年之久的她答應了這部電影的拍攝,由此復出。而包租婆一角也讓她獲得了百花獎的最佳女配角一獎。
其次就是電影中「裁縫」的扮演者趙志凌,他是黃飛鴻的徒孫,也是首屈一指的洪拳大師。劇中他表演的洪家鐵線拳正是他的看家本領。從選角色開始,周星馳就精益求精,絕不妥協,這才為這部電影奠定了優秀的根基。
細節二:音樂
《功夫》這部電影中最不缺的就是打斗的場面,一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打斗就占據了三分之二,從開始的斧頭幫尋釁、三英雄大戰斧頭幫、琴師對戰三英雄、神仙俠侶對戰琴師、神仙俠侶對戰火云邪神,甚至到最后的星爺大戰火云邪神,無論那一次的打斗都有對應的音樂出現。
像抒情的《只要為你活一天》,出彩的《小刀會組曲》,甚至有一些是星爺哼的,後來讓人譜出來的,不得不說,星爺真的是一個鬼才。這些配樂,對于打斗效果的增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細節三:群演齙牙珍
雖然在劇中戲份不多,但是她那嬌媚愛美的女兒姿態、一口的齙牙還有那烈焰紅唇,都讓人忘不掉。當她第一個站出來和包租婆大吵的時候,瞬間高大,讓人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氣場還有那份難得可貴的情義。
理發師醬爆,表情木訥、其貌不揚,每一次出場都還露著半個屁股,初看總會讓人誤認為他是一個慫包或者是一個傻子。但當他被威脅的時候卻軟硬不吃,臉上竟沒有絲毫的表情,讓人不禁產生疑問,難道他也是絕世高手?
細節四:現實意義
這部電影沒有交代時代背景,但是從開局斧頭幫的出現和布景,很容易得知這是在上海灘,一個勝者為王的時代,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
而這部劇的主角是一個街頭小混混,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通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本性善良卻誤入歧途的小人物視角,揭露了社會的種種不公,映射出現實社會的種種規則。而這也正是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所在。
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自然不會拘束在影片本身,也不會只限于劇中的主演,其實更多的時候,現實意義、配角的突出變現,更能夠反應一部影片的質量。
細節決定成敗,而對于《功夫》里面的每一個細節,周星馳都做到了極致的處理,每一幀、每一節,細思極恐。讓每一個觀看影片的人都能夠感受到星爺的個人色彩,從編劇、主演、監制、導演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親力親為,我想正是這些小小的細節,才讓這部《功夫》成為了星爺的巔峰之作,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