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之世,經濟繁榮,國泰民安。然而,這場表面上光鮮亮麗的盛世,卻也孕育著晦暗的一面。當皇室弟兄的奢靡如毒瘤般肆虐,國庫所剩無幾之時,先是李世民頭痛難緩,后又是武則天狠下毒手。歷史風云變幻莫測,興衰成敗,皆在須臾。
李世民即位之初,勤政愛民,選賢任能,開創出令人矚目的貞觀之治。大唐步入正軌,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李世民每日朝會未散,便繼續處理政務,連午膳也顧不上用。群臣都勸諫李世民不要操勞過度,李世民卻微笑著說,自己當初情急奪位,弒君殘忍,現在終于掌權,必須竭盡全力報答天下蒼生,方可彌補過錯。
然而成功的背后,卻隱藏著殺兄弒弟的陰暗往事。為了登上帝位,李世民設計玄武門之變,親手殺害自己的親哥哥李建成和另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李元吉。這樁駭人聽聞的弒親大罪,讓李世民處心積慮要彌補的同時,也為他日后種下隱患。
父親李淵對李世民此舉極為憤怒和痛心,在讓位給李世民前,李淵與其約定,李世民必須保證自己的弟弟們平安,絕不能再犯弒兄的罪行。李世民誠懇發誓,絕不重蹈覆轍。李淵雖然憤怒,但想到國家大局,也只能忍痛讓賢。至此,李淵心如死灰,將皇位傳給李世民,自己退隱深宮,過起逍遙自在的生活。
李淵隱居深宮后,吃喝玩樂,與世無爭,也不再過問政事。他每日只知吟詩作畫,彈奏音樂,觀看歌舞。李世民時常前去看望父親,向他詳說朝政大事與百姓疾苦,傾聽李淵的意見。李淵也漸漸釋懷,笑談宮中趣事,對李世民頗為欣慰。
李淵整日游玩在宮中景點,聽著宮女們彈奏各類樂器,觀看她們翩翩起舞。有時,李淵也親自作畫寫詩,頗有仙風道骨之感。李世民每次前來探望,也總能看到父親洋溢的笑容。李淵所有的煩惱和不快,似乎都已卸下。他享受著難得的閑暇時光,不再過問朝堂事務,任由李世民全權處理。
在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中,李淵又生了30多個子嗣。這些皇子公主們生來就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榮華富貴,李世民對他們也極為寵愛。李淵的心結似乎也因此解開,他欣慰地看著這些孩子在皇宮中嬉戲打鬧,仿佛通過他們,補償自己因李世民所失去的其他孩子。
這些皇子公主們也成了李淵晚年最大的樂趣。他時常帶著他們在宮中游玩,觀看他們些許孩童的表演。看著這些可愛的孫兒孫女們,李淵感到前半生奮戰沙場的辛勞也已值得。現在,他只想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
李淵于貞觀八年去世,李世民心中悲痛,為父親厚葬于昭陵。李淵去世后,李世民成了這30多個弟弟妹妹唯一的依靠。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重擔,李世民沒有絲毫怨言,只是在朝堂之余,盡心盡力地教導他們學習,并陪伴他們長大。
李世民努力擠出時間陪伴弟妹們。有時忙碌了一整天政事之后,李世民還要抽出時間和弟弟妹妹們說說話,看看他們的學習進度,解答他們的問題。李世民為人謙和平易近人,弟弟妹妹們都很喜歡這個溫柔的兄長。李世民也不吝嗇自己的愛,盡可能地滿足弟妹們的要求。
李世民也時常暗自自責,若不是自己的錯手,也許李建成和李元吉還會陪伴在這些弟弟妹妹身邊。他無時無刻不在反省自己的過錯,以及對父親李淵諾言的虔誠履行。李世民對弟弟妹妹們的疼愛和關心,也成了彌補自己罪孽的一種方式。
當這些孩子們漸漸長大,李世民也給他們封爵授官,賞賜金銀珠寶,想讓他們過上優渥的生活。李世民看著弟弟妹妹們逐漸成人,心中也充滿驕傲與欣慰。他希望他們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為國家盡責。然而好景不長,這些養尊處優的皇親國戚們漸漸養成了浪費奢靡的毛病,使李世民倍感頭疼。
這些王爺們整日無所事事,只知吃喝玩樂,賭博廝混。他們揮金如土,鋪張浪費,還互相攀比誰的婚禮彩禮更豪華,誰送出的嫁妝更多。王爺們甚至公然在宮中橫行霸道,無視禮法,將許多官員臣子視為無物。李世民對此極為苦惱,多次約談勸導,但這些小王爺們絲毫不聽勸告。
李世民曾多次與這些弟弟們談心,告訴他們要勤勉治學,日后承擔起國家大任;對小公主們也再三叮囑,要知書達理,學習女紅。然而這些兄弟姐妹們都故我不受教,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不把李世民的話放在心上。
李世民心知他們從小生活在溫室中,不知人間疾苦,也無法體會辛勤治國的艱辛,但這樣下去,國庫遭殃,他們自己也難逃滅亡的命運。李世民責備自己太過溺愛這些弟弟妹妹,從小就給他們鋪平了道路,結果卻養出了這些靠山吃山的「蛀蟲」,如今竟也對他們毫無招架之力。
然而,李世民終究舍不得對自己的骨肉親手下重手。他寧可忍痛割愛,也要遵守對父親的誓言。李世民暗自嘆息,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讓他們生來就能享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這原本是自己的心愿,如今卻成了無奈的心結。
在李世民去世后,武則天掌權,她決心整肅李氏勢力,彌補當初玄武門之變的罪孽。于是她開始針對李氏一族,壓制李家勢力的蔓延。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嘉正是其中典型的紈绔子弟。
李元嘉整日游手好閑,依仗自己是皇親國戚,在宮中為非作歹。他縱馬馳騁,差點撞傷路過的宮女。有次他打獵時誤傷平民,還大發雷霆,把那個可憐的百姓打得半死。李元嘉已經完全沉溺于優渥生活帶來的驕奢淫逸之中,對武則天的政令更是不屑一顧。
這次見武則天打壓李氏勢力,他憤然指責武則天不應如此,并要挾以皇室身份。沒想到武則天毫不留情,直接以謀逆罪名將李元嘉處斬,震懾了其他李家子弟。眾人才意識到,武則天身為女皇帝,比任何男性皇帝都要強硬與果斷。她是真正要整肅李氏的人,必須小心對付。
李世民的兒子李貞見狀,憤而發動越王之亂反叛。然而,其部下都沉溺安逸太久,無心戀戰,所以這場叛亂很快就被武則天平定。 越王之亂失敗后,武則天更有理由對李氏進行血洗了。
李貞本就是個無能的廢物,只會吃喝玩樂。他試圖發動叛亂,卻連自己手下的軍隊都控制不住。這些士兵已經習慣了和平生活,一聽說要打仗,個個面有難色,都想逃避征戰。李貞又不能激勵士氣,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部隊四分五裂,叛亂很快敗北。
越王之亂失敗后,武則天將李貞流放邊疆。她認為李氏已經成為心腹大患,必須予以嚴厲打擊,以絕后患。于是,武則天決定利用此事為借口,徹底血洗李氏勢力,并將李世民的諸多子侄也一并處決,永絕后患。
在這場血洗中,李世民的諸多弟弟妹妹都被株連處死。他們中有直接參與叛亂的,也有完全無辜的。 然而在武則天眼中,他們的身份注定了與她勢不兩立。于是,武則天下令,將李世民的弟弟妹妹全數處死。
血雨腥風過后,李家勢力被徹底削弱,皇權收回。而那些原本奢靡的皇親國戚也在這場血案中灰飛煙滅。武則天鐵血手段,確實解決了這個「皇家蛀蟲」之患。只是其背后代價慘重,生靈涂炭,也讓人不免唏噓感嘆。
李氏一族幾乎全軍覆沒,死狀凄慘。有人被斬首,有人被凌遲。武則天下令搜查李氏所有家族成員,連嬰孩也不放過。那些原本錦衣玉食的王爺們,也尸骨無存,葬身非命。武則天鏟除了這個禍國殃民的皇室毒瘤,使得皇權重新 집中到她自己手中。
盛世背后,往往隱藏著無法言說的痛苦。李世民一生反思弒兄之罪,卻也因此放任了皇室弟兄的蔓延。而後來武則天的血洗,雖然削弱李氏勢力,卻也種下怨恨的因子。在這權力與家族的撕扯下,個體的命運往往是悲劇收場。
興衰存亡,成敗榮辱,都在轉瞬之間。我們雖無法預知未來,但或許可以在今天珍惜眼前,免去來日的遺憾。也許正是歷史的反思,能給我們今生以警醒與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