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國際新聞
情感百態
设计
奇聞趣事
装修
歐洲王室
養魚
軍事
國畫
俄羅斯新聞
美食菜譜
明星
娛樂明星
歌曲明星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插畫趣聞
老年生活
育兒分享
星座课堂
熱點新聞
歷史趣聞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獅城資訊
趣味測試
美妝時尚
手工DIY
健身達人
動物社
創業職場
毛孩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體育競技
植物
历史故事
生肖解析
日本印象
影視新聞
酷車
生活小妙招
健康養生
萌寵樂園
生活常識
動漫影音
心靈語錄
老照片
搞笑貼圖
奇趣
古裝資訊
字母圈
金庸故事
全部
    
清朝滅亡時,國庫還剩下多少銀子?看完之后:亡的一點都不冤枉
2023/11/15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右上角的 「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來源/古風文史 作者/古風文史

1912年,辛亥革命的硝煙彌漫中,清朝宣告覆滅。新政府接收紫禁城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國庫,除了一堆欠條,已經一文不名,只剩下寥寥十幾枚銀元。這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清朝國庫的興盛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其前期的經濟發展是相當迅速的。清朝初期,順治皇帝平定了三藩之亂,統一了全國,恢復了社會秩序和生產力。

康熙皇帝繼承了順治的基業,開創了康乾盛世,擴大了版圖,增強了國力,促進了經濟的繁榮。

雍正皇帝繼續了康熙的治國方略,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整頓了財政,打擊了腐敗,使國庫更加充實。乾隆皇帝繼承了雍正的政績,達到了清朝的鼎盛時期,國庫的存銀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點。

據史料記載,清朝前期的國庫存銀數據如下:

康熙末年,國庫存銀約800萬兩

雍正末年,國庫存銀約6000萬兩

乾隆中期,國庫存銀約7380萬兩

清朝前期的國庫之所以能夠如此充裕,主要是由于清朝的財政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優勢。清朝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土地稅、關稅、商稅、鹽稅等,其中土地稅占了絕大部分。

清朝的土地稅制度是按照田畝的數量和質量來征收的,而不是按照產量的多少來征收的,這樣就避免了因為災荒或者戰亂而導致的稅收減少。

清朝的關稅和商稅也是比較穩定的,因為清朝的對外貿易是比較活躍的,尤其是與歐洲的貿易,清朝出口了大量的茶葉、絲綢、瓷器等,換回了大量的白銀。

清朝的鹽稅也是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因為鹽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清朝對鹽業實行了國家壟斷,由官府統一生產、運輸、銷售和征稅,使鹽稅成為了國庫的一大支柱。

清朝的財政管理制度也是比較完善的。清朝的國庫分為內府庫和戶部庫兩部分,內府庫是皇帝的私人財產,由內務府管理,主要用于皇室的開支和緊急的軍事支出;戶部庫是國家的公共財產,由戶部管理,主要用于國家的各項財政事務,如官員的俸祿、各地的賑災、各項的工程等。清朝的財政管理制度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實行「一條鞭法」,即將各種賦稅合并為一種,以銀兩為單位,簡化了稅收的形式,減少了稅收的環節,提高了稅收的效率。

二是實行「會計法」,即將各地的財政收支都上報到中央,由中央統一核算,增加了財政的透明度,防止了地方的隱瞞和挪用。

三是實行「會試法」,即定期對各地的財政進行審查,由會試院負責,對財政的虧空、浪費、貪污等進行清查,懲治財政的違法行為,保證了財政的規范和廉潔。

清朝國庫的衰落

清朝后期的經濟發展卻是一路走下坡路。從嘉慶開始,清朝就陷入了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國庫的存銀也開始急劇減少。嘉慶時期,清朝面臨了白蓮教起義、準噶爾叛亂、英國入侵等多重危機,國庫的支出大大增加,而收入卻沒有相應的增長。

道光時期,清朝遭遇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后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賠款2100萬兩白銀,國庫一下子虧空了近一半。

咸豐時期,清朝又遭遇了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捻軍起義等重大事件,國庫的支出更是無法承受,賠款更是高達2億兩白銀。

同治時期,清朝雖然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捻軍起義等重大事件,國庫的支出更是無法承受,賠款更是高達2億兩白銀。

同治時期,清朝雖然平定了太平天國和捻軍,但是又遭遇了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后又被迫簽訂了更多的不平等條約,賠款更是高達4億兩白銀。

光緒時期,清朝又遭遇了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的入侵,戰敗后又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更是高達4.5億兩白銀。宣統時期,清朝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國庫的存銀已經不足以支付日常的開支,更不用說應對辛亥革命的沖擊了。

據史料記載,清朝后期的國庫存銀數據如下:

嘉慶末年,國庫存銀約4000萬兩

道光末年,國庫存銀約1000萬兩

咸豐末年,國庫存銀約500萬兩

同治末年,國庫存銀約200萬兩

光緒末年,國庫存銀約100萬兩

宣統末年,國庫存銀約10萬兩

清朝后期的國庫之所以能夠如此慘淡,主要是由于清朝的財政困境和管理弊端的原因。清朝的財政收入在后期大大減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土地稅的固定化,即清朝的土地稅是按照康熙時期的田畝數和稅率來征收的,而沒有隨著土地的增減和價值的變化而調整,這樣就導致了土地稅的實際收入越來越低,而且也失去了調節土地分配的作用,造成了土地的兼并和貧富的差距。

二是關稅的減免,即清朝在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后,被迫放棄了對外貿易的主權,只能按照外國的要求,將關稅降低到很低的水平,甚至免除了一些外國的關稅,這樣就導致了關稅的收入大大減少,而且也使得國內的商品無法與外國的商品競爭,造成了國內的市場的萎縮。

三是商稅的減少,即清朝的商業在后期也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外國的商品的涌入,使得國內的商品失去了市場,商業的活力大大降低;二是由于清朝的商業管理制度的落后,使得商業的稅收很難征收,商業的監管很難實施,商業的欺詐很難防止,商業的信用很難建立,商業的風險很難承擔。

四是鹽稅的減少,即清朝的鹽業在后期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清朝的鹽業壟斷制度的僵化,使得鹽業的生產、運輸、銷售和征稅都受到了很多的限制,鹽業的效率很低,鹽業的質量很差,鹽業的價格很高;二是由于清朝的鹽業壟斷制度的破壞,使得鹽業的走私和私鹽的泛濫,鹽業的收入大大減少,鹽業的秩序大亂。

清朝的財政支出在后期大大增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戰爭的頻繁,即清朝在后期不斷地與外國和內部的敵人發生戰爭,這些戰爭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還造成了大量的損失和賠款,使得國庫的負擔越來越重,國家的安全越來越危險。

二是官員的腐敗,即清朝在后期的官員普遍存在著貪污、賄賂、揮霍、浪費等現象,這些官員不僅侵吞了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且還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支出,使得國庫的虧空越來越大,國家的信用越來越低。

三是皇室的奢侈,即清朝在后期的皇帝和皇族都過著極其奢侈的生活,他們不僅建造了大量的宮殿、園林、陵墓等,而且還舉辦了大量的慶典、祭祀、巡游等,這些活動不僅消耗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絲綢織物、珍奇異獸等,而且還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得國庫的開支越來越高,國家的形象越來越差。

四是賑災的頻繁,即清朝在后期經常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如旱災、水災、饑荒、瘟疫等,這些災害不僅造成了大量的人民的死亡和流離失所,而且還造成了大量的土地的荒蕪和產業的停滯,使得國家的收入大大減少,而國家為了救濟災民,又不得不增加賑災的支出,使得國庫的壓力越來越大,國家的穩定越來越危機。


清朝國庫的空虛

清朝滅亡時,國庫的空虛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新政府接收紫禁城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國庫,除了一堆欠條,已經一文不名,只剩下寥寥十幾枚銀元。據史料記載,新政府接收紫禁城時的情景如下:

「新政府的財政部長陳錦濤,率領財政部的官員,進入紫禁城,接管清朝的國庫。他們在內務府的庫房里,只找到了十幾枚銀元,還有一些銅錢和紙幣,總共不足一百元。他們在戶部的庫房里,也只找到了一些舊賬簿,還有一些欠條,總共有幾千萬兩白銀的債務。他們在會試院的庫房里,也只找到了一些空箱子,還有一些破舊的物品,總共沒有任何價值。」

清朝國庫的空虛,對清朝滅亡的影響和意義是非常巨大的。清朝國庫的空虛,意味著清朝已經失去了維持國家運轉的基本條件,也失去了應對國內外危機的最后手段,也失去了贏得人心和支持的最后機會,也失去了改革和振興的最后希望。

清朝國庫的空虛,也反映了清朝已經徹底衰敗,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已經無法解決國家的問題,已經無法維護國家的利益,已經無法延續國家的命運。

結論

我們看到,清朝的財政危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是清朝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衰落的反映。清朝滅亡時,國庫的空虛,也正是清朝亡的一點都不冤枉的證明。

有關清朝國庫的空虛,有一些名言或評論值得我們深思,如:

「清朝的國庫,是一個無底洞,無論投入多少,都填不滿。」——清朝財政部長張之洞

「清朝的國庫,是一個懸崖邊上的破屋,一旦倒塌,就無法重建。」——清朝改革家康有為

「清朝的國庫,是一個自取滅亡的罪魁,它既不能保障國家的安全,也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孫中山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站長推薦

超級雙效犀利士,助勃+延時雙效合一💪!半顆就讓你硬邦邦👊,超強續航⏰只需498元💵即可試用!!!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