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寵物圈可謂是包羅萬象,除了貓咪、狗狗、倉鼠、兔子、觀賞魚這些比較常見的寵物之外,還有飼養蛇、蜥蜴、蛙類、節肢類動物的人,這些寵物統稱為「爬寵」,而飼養爬寵的鏟屎官們彼此之間也會互相稱呼為「爬友」。無論外界怎麼看,無論普通人能不能接受,不可否認的是爬寵圈已經成為寵物界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些相貌各異但是又充滿魅力的動物。
但是說到底,爬寵圈至少在國內還是比較小眾的圈子,醫療相關的技術也不像貓咪和狗狗那樣發達。如果家里養的爬寵出現了健康問題,很少有寵物醫院能夠進行全面治療,據我所知目前只有幾個一線大城市有專門為「異寵」開設的醫院,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寵物醫院會越來越多,爬寵的醫療水平也會穩步提高。
蛇是爬寵圈的常見寵物,可能有些人出于好奇心,也可能是真正喜歡它們,從而把蛇買回家飼養。但是在飼養過程中,有的鏟屎官卻會發現自家的蛇出現拒食的現象,無論怎樣就是不肯開口吃東西。沒經驗的爬寵圈新手面對這樣的問題往往會惶恐不安,但是不要著急,萬事皆有因,寵物蛇出現拒食現象,有很大機率是出現了五個方面的問題,大家只要對照著看一看,并做好后續觀察,問題一般也就迎刃而解了。
1.給錯了食物
這是新手爬友們很容易犯的錯誤,我們知道大部分人在養蛇之前會進行相關知識的了解,但還是有小部分人可能出于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或者只是覺得蛇蛇可愛,又或者干脆就是想炫耀一下,就一時沖動把蛇買回了家。怎麼養?不知道,反正就在家擺著唄。所以本文僅針對認真負責的鏟屎官,如果你真的想把蛇養好,就必須對它有所了解。所有的蛇都是食肉動物,而且基本只吃自然界現成的動物個體,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吃老鼠、吃蛙、吃魚、吃鳥(因種類而異,大部分寵物蛇都吃白鼠,活的死的都可以),但是不能吃火腿腸、臘肉、爆米花、鴨脖。
2.喂食頻率問題
搞清楚了蛇到底吃什麼東西,但是蛇還是突然拒食的話,就要考慮一下喂食的頻率問題。蛇的代謝率低,消化比較慢,喂蛇的頻率大約在每周一次到兩次,越大的蛇就需要量越大的食物,而量越大的食物就會造成消化時間更長。很多人對喂食寵物的印象還停留在養貓養狗或者養魚的經驗上,但是蛇不一樣,它們吃進肚子里的食物需要3天左右才能消化,消化完了才排泄,而且往往會排泄不止一次。所以不能喂蛇太頻繁,肚子里的沒消化完就最好不要急著喂。
3.溫濕度不合適
蛇消化食物不僅僅需要自身消化系統的努力,還跟周圍環境質量密切相關,例如溫度和濕度等。蛇是變溫動物,很多蛇在野外會進行冬季蟄伏,所以有些新手鏟屎官會覺得到了冬天就應該讓蛇冬眠。但實際上冬眠是一件很傷身體的事,生命體征降低,自身脂肪持續消耗,很多冬眠的動物往往會死在冬眠期內。所以如果你不是專業的爬寵繁育人士,不想讓它們進行繁殖,就沒必要搞「冬化」,冬天來臨之前就做好加溫措施,溫度過低也會導致蛇拒食。
4.喂食時機不對
這個問題可以拆成兩方面說,即蛇的適應期和蛻皮期。首先第一個方面,如果蛇剛到新家或者剛換了新的環境,那麼它會有一個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在這期間我們要進行「靜養」,也就是把飼養箱放在安靜的環境里讓蛇自己去適應,適應期間的蛇隨時有可能出現應激,也會拒食。第二個方面,蛇是靠蛻皮來生長的動物,蛻皮期間蛇的戰斗力和活力都會下降,自然也包括食欲。這一點通過觀察就能看出來——蛻皮前的蛇,鱗片顏色會變得黯淡,雙眼蒙上一層灰白色的皮,就像白內障一樣。蛻皮期間要注意加濕,并且不能打擾,等蛇蛻皮成功至少3天以后(通常是一個星期),才可以繼續喂食。
5.受傷或罹患疾病
蛇跟人一樣也會受傷和生病,嚴重了就會痛苦,痛苦就不想吃東西,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一般來說會導致蛇拒食的傷病包括但不限于:口腔炎、肺炎、腸道疾病、寄生蟲病、環境惡劣導致的嚴重皮膚病、受傷導致的傷口感染等。但是市面上的寵物蛇大都是人工繁育了很多代的,基本不存在寄生蟲問題,但市面上也會有很多那種國內有野生種群分布的蛇,例如赤鏈蛇、赤鏈華游蛇、虎斑頸槽蛇、紅紋滯卵蛇、短尾蝮、舟山眼鏡蛇等,市面上的這些國產蛇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野采」獲得,也就是抓的野生的蛇來流通到寵物市場。這些蛇就有可能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體,性格還不穩定,一旦控制不住病情,別說拒食了,暴斃都是正常現象。所以大家挑選蛇時一定要選擇CB個體(即人工繁育出來的個體)。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