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曾泛濫的老鼠都去哪了?城市也不見了蹤影,老鼠會不會滅絕?
2023/09/27

老鼠又名「耗子」「田鼠」「老蟲」,是一個你能夠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都會看到的「強悍」物種老鼠不僅身手十分矯健,小小的腦子里更是裝了800多個心眼子。

老鼠的侵擾行為,經常把人類鄰居氣得直跺腳,它們曾十分囂張地在農村、城市留下它們的偷糧亂啃的「成績單」。但近來,已經很少能夠看到老鼠的身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身懷絕技的老鼠

老鼠的天性如何?經典電影《貓和老鼠》早已為我們揭曉答案。老鼠杰瑞機靈矯健、反應迅速,常把湯姆貓耍得團團轉。在現實生活中,貓遠遠沒有電影中的那麼愚笨,但是老鼠也比電影中還要機警狡猾。

老鼠體型偏小,毛色以灰色、褐色為主。尖尖的嘴、圓滾滾的身子以及長長的尾巴,使老鼠遠遠地看上去像一個數字「4」。老鼠種類繁多,多達450種,又屬于胎生,繁衍的速度是相當的快鼠媽媽產下的后代,在幾個月之后,就迎來了繁殖期,這就有點「接力繁殖」的意味。

對環境絲毫不挑剔的它們,可以從容地在廚房灶台抽油煙管下水道垃圾場里活動。在吃的方面,老鼠更是來者不拒。

各種水果、堅果、馬鈴薯、肉類都可以成為老鼠的盤中餐。

實在沒東西吃的時候,老鼠也會充當「撿漏王」「清道夫」的角色,把人類的剩飯剩菜都吃進胃中。來去神速、無影無蹤的老鼠,可能只有在吃撐的時候,才會顯得行動遲緩。

因此,人類在設置陷阱的時候,經常以美食誘鼠入甕,等它們開開心心吃飽喝足之際,也是鼠生完結的時候了。

農村里的野路子

那麼看上去呆萌小巧的老鼠為何遭到人類的討厭呢?因為它們屬于嚙齒動物,牙齒不停長的同時,還會產生疼、癢的感覺。

這驅使老鼠流竄到人類的地盤啃咬傢俱、糧罐、衣物等。同時老鼠覓食的需求也使得它們「明目張膽」地啃咬人類的糧食、地里的農作物。

從小在村子里「摸爬滾打」的老鼠十分強悍,生命力和適應力都極強。農村的生活環境差,冬天要抗冷,夏天要抗熱的生活早就讓老鼠練就一身抵御極端天氣的能力。

并且,老鼠在農村也是有天敵的。它們就是大名鼎鼎的貍花貓,貍花貓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貓,號稱「貓界一哥」。貍花貓脾氣不好,作風強悍,還極為擅長捕捉老鼠,而且一逮一個準。

農村的老鼠每天與貍花貓斗智斗勇,生存能力自然比安逸地呆在城市討食的城里老鼠強。所以說,農村的耗子上能繞梁偷食,下能打洞逃生,主打的就是一個野。

另一方面,老鼠「不講衛生」的行為,也使得人類退避三分。老鼠喜歡在人類家里和類似垃圾堆的腐敗場所來回穿梭。因此,它們身上不僅會產生病菌,還會將傳播病的原菌帶到人類社會中,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鼠疫就是這樣來的。

但目前,農村老鼠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先進的防鼠技術以及殺鼠工具對使農村老鼠從根本上得到扼殺。

并且,農村衛生意識的提升以及環境升級改造,老鼠可以棲息的地方銳減,致使老鼠的總體數量減少了很多。

農村里很多的家庭,也已經不像以前一樣,在家里長期屯糧了,一部分老鼠找不到吃的,也就重新回到了野外生存,與人類打交道的機會自然也減少了。

惡貫滿盈的竊賊

有一個俗語叫做「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生動地詮釋了老鼠泛濫成災時期人類的憤恨。

老鼠似乎是天生扒手當它們密集地流竄到人類的生活空間,比如餐館、曬糧場、豬肉鋪的時候,就意味著地表之下的「新生代老鼠窩」已經形成。

屆時會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患以及糧食危機

被老鼠啃過的水果、糧食等,幾乎就不能再食用了。老鼠是病菌的媒介,比蒼蠅、蚊子攜帶的病毒要強得多。人類要是誤食老鼠踩踏過、啃食過的食物,會有很大的安全風險。

早起,人類還曾想過與老鼠共存。哪知,老鼠沒了限制,更加張狂。攜家帶口大搖大擺地流竄于人類的廚房偷油、偷米,老鼠所到之處,幾乎沒有完好的地方。不僅偷竊,還肆意毀壞人類的衣物、電線、水管,更是罪加一等。

不僅如此,老鼠還會將排泄物、垃圾殘渣、病菌攜帶物傳播得到處都是,嚴重干擾了人類正常的生活秩序,極大地威脅了人類的生命安全。

這一點是最為致命的。十四世紀的歐洲鼠疫是人類史上的巨大浩劫,街頭亂竄的病鼠使整個歐洲付出了5000萬條健康生命。這個由老鼠引發的歷史教訓不可謂不慘痛。

鼠跡罕至的城市

現在,我們已經很少能夠在富麗堂皇的城市中尋覓到老鼠的身影了。經濟飛躍加速了城市化速度,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規范管理、城市文明,已經很少能夠給老鼠提供「隱秘的天堂」。就算老鼠的頭再鐵,也穿不透城市里從街道鋪設到屋內的大理石地板磚。它們的數量只是少了,但智商仍舊在線。

在城市里消失的鼠群要不是被人類捕殺,要不就是不適應環境被淘汰掉了。還有一部分鼠群轉移到更適合它們的地方生活。比如城市的下水道區域,再比如偏遠的垃圾掩埋地。

老鼠數量得到控制是一件好事,說明人類已經有足夠的智慧以及技術應對這些頑劣的生物,使得它們的存在不足以干擾人類的正常生活。

但是老鼠整個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其存在有一定的意義。老鼠族群為生物多樣性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健康鼠群的存在也使貓頭鷹、蛇、貓等物種有充足的食物來源,保障了整條食物鏈的穩定。

老鼠畢竟是種群基數十分龐大的動物,它們的底子擺在那里,就算它們的數量在人類的干預下得到控制,但是已經演化了數千萬年的它們不會就此滅絕。

老鼠數量的泛濫以及所帶給人類的鼠疫災難已經深刻地改變「人鼠共存」的美好構想。而現在,老鼠的數量開始減少,說明人類的生活品質在逐漸好轉,更有能力構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大環境。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