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清主演的電影《我本是高山》啟動了超前點映,原本是想用點映的好口碑帶動后期電影票房,卻沒曾想遭到了一片差評,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與關注。
其中最主要的爭議點,當屬該片被網友指出有涉及污名化女性之嫌,故事原型的學生父親酗酒家暴,但在影片中酗酒家暴的人變成了學生母親。
這一改動,讓不少網友大跌眼鏡,質問編劇改編的心路歷程是什麼?
問編劇是在現實中哪個山村看過不干活酗酒家暴的婦女?還有人直接吐槽這個硬改不僅不合理,還感覺像在拍科幻片,毫無真實感。
或許是遭到網友們的質疑與差評,《我不是高山》的編劇袁媛也在社交平台上回應了。
她先是發文稱「目前電影遭遇的輿情,就像電影里阻擋女孩子上學的勢力一樣,他們不想讓更多女孩看到,他們害怕了,所以就滾成一團的黑過來。」言下之意跟自己的改編沒關系,主要是背后的輿情所致。接著她又說「但無論他們如何恐嚇,這樣的電影依舊會被拍攝,被放映。
」之后,袁媛又在某瓣上爆粗口回懟網友,稱「指責分裂分化女性的人!你們才是真正污蔑污名張老師的壞人!」言辭犀利、語氣不滿,卻還是沒有正面回應為啥要硬改成酗酒母親。
輿論沸沸揚揚之際,六公主也發文為電影發聲,一開始就批評了編劇的舉動是失態的,這無疑給輿論氛圍火上澆油了,同時也指出挑起性別對立爭論是不應當的,更不能斷章取義,讓人們只看到了「酗酒的母親」,沒有看到這個角色的后續。
此外,六公主還指出不少惡評與影片內容存在不符,有些評論者是用「詐騙」的方式做影片,挑動沒有觀影的吃瓜群眾們,同時歡迎大家在認真觀影后給出中肯的真實評價。
據悉,《我本是高山》是根據張桂梅校長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她以「教書救人」為己任,在大山深處創辦女校的動人故事。
影片匯集了海清、陳永勝、胡歌、劉雅瑟等眾多知名演員,原本是頗受大家期待的新片。不過點映以來,這部影片有不少爭議,最主要的兩個爭議一是被指涉及污名化女性。
有網友認為劇中的女配角們顯得很扁平化,好像被作為了「反面教材」與優秀高尚的男教師形成了對比,因此被指「抹黑女性」、「蹭女性熱點」,卻讓人有些觀感不適了。
而另一個爭議點則是胡歌的演技不被看好,被批演技很次、是影片中的一大敗筆。
這次胡歌是特別出演,飾演了張校長的丈夫董老師,雖然這位丈夫早逝了,但在劇中胡歌的存在感卻很高,時不時就被提及,還有不少感情戲冒出來。
且不論這些感情戲加的好與不好,單從觀感上來說就讓不少網友覺得莫名其妙。還有人覺得胡歌和海清的感情戲不在一個層次,顯得很突兀,尤其是胡歌讓人難以入戲,甚至有人直接說「沒有胡歌我愿意給100分」。
其實胡歌的戲份就短短幾分鐘,大家覺得故事的主人公是海清飾演的張校長,董老師這個角色簡單代入一下就好了,完全不需要加入一些莫名其妙的感情戲份。
再加上胡歌本身自帶關注點,卻又刻畫得突兀尷尬,實在是有種割裂感。
雖然目前對于《我本是高山》仍有一些質疑聲,但正如六公主所言應當是看過電影后發出中肯的評價,也不要去隨意抹殺中國電影人的辛苦吧,大家可以蹲下正式上映后的觀影評價。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