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香港風月片重要組成部分,反應牛郎、應召女郎的題材一直層出不窮。
由于本身職業就極具話題性和獵奇性,讓應召女郎、牛郎的電影作品數不勝數,其中更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巧的是,很多香港藝人都拍攝過反映這些特殊群體的作品,甚至連張曼玉、吳佳麗、蔡卓妍都未能幸免。
作為香港男星的性感符號,任達華更是一口氣出演了《天生舞男》《舞男情未了》等風月片,其中不乏和葉玉卿、等當紅女星合作,至今成為不少觀眾的青春期啟蒙。
就連以性感示人的葉子楣,也曾拍出了女版「跛豪」的《霞姐傳奇》,讓這群風月女子的故事拍得蕩氣回腸。
即使到了21世紀,港片逐漸式微的年代,觀眾仍能看到《鴨王》這些從無知小白轉變為夜場浪子的「勵志電影」。
吳君如都為藝術獻身,連續拍出了《金雞》三部曲,吳君如在此系列中飾演失足女金如。
吳君如延續之前作品中的「傻姑」氣質,將一個長相平平、笨手笨腳,卻堅韌不拔,為愛人堅守的失足女性。
影片更是用金如這個不起眼的底層女人來觀察香港民間的眾生相。
曾志偉、劉德華、梁家輝、黃日華、張家輝、黃子華等一眾明星的客串,讓《金雞》反倒成為近些年港片沉浮的一個縮影。
金如成為振奮香港電影的精神圖騰。
表現應召女郎的作品眾多。但要說到最具能反映她們身份現狀的電影,《應召女郎1992》注定使繞不開的名字。
影片不僅匯聚了周慧敏、劉嘉玲、鄭伊健等一路明星。
片中劉嘉玲與鄭伊健上演破尺度戲碼。
周慧敏飾演老鴇的女兒,除了各種爆出各種粗俗的臟話,顏值更是驚為天人。
陳寶蓮飾演的角色更是飽受各種客人的變態要求,令人心疼。
今天為大家帶來這部由劉嘉玲、馮寶寶、周慧敏、陳寶蓮、鄭伊健等十幾位明星出演的電影
1992年
導演:林德祿 編劇:黃志
主演:馮寶寶 劉嘉玲 周慧敏 羅美薇 陳寶蓮 許志安 鄭伊健 李子雄
在風月片領域,林德祿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港片領域最早嘗試關注「舞男」「舞女」的導演,林德祿用寫實的手法讓這些底層人群不再只是一種職業符號,改變了大眾對這些人的有色印象。
林德祿鏡頭下的各路角色在燈紅酒綠之中反倒是襯托出都市奢靡的魅力。
比如文中開頭提到的《舞男情未了》《香港舞男》等片均出自林德祿之手,并一舉讓任達華充滿了雄性荷爾蒙,引人入迷。
1973年,電影《應召女郎》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導演龍剛用寫實的手法描寫了當時香港在「四大探長」「四大家族」的把控下魚龍混雜的現狀。
影片通過五個娼妓的視角對社會各種尖銳問題進行了批判。
老鴇和丈夫被黑社會逼死的悲慘結局更讓此片在亞太電影節斬獲殊榮,在港片發展史上意義深遠。
1988年,香港電影進入黃金年代,各種類型百花齊放。
林德祿決定把《應召女郎》進行翻拍,取名《現代應召女郎》,并叫來了張曼玉、馮寶寶、吳佳麗等女星參演。
更令人驚喜的是歌手齊秦也在此片出鏡,留下了寶貴的電影資料。
由于影片質量過硬,豪取一千多萬票房,雖然是給此類作品的繼續拍攝開了個好頭。
4年后,林德祿又找來了周慧敏、劉嘉玲、鄭伊健等更強大陣容,拍攝了續集《現代應召女郎(1992)》。
閑話少敘,我們開始聊今天的電影。
影片剛開始就用燈紅酒綠的長鏡頭,襯托了香港當時經濟的欣欣向榮。
在這個充滿了金錢的都市,自然也衍生了滿足男人欲望的職業——應召女郎。
為了在聲色犬馬的地方生存下去,每個應召女郎都練就了各種討好客人的技能。
因為與客人發生矛盾被開除的華女(劉嘉玲 飾)投靠了自己的干媽紅姐(馮寶寶 飾)。
紅姐做的是街邊生意,自然不能和那些大地方相提并論,生意自是慘淡。
看到紅姐的窘境,華女本想留下來幫助干媽,卻被紅姐婉言拒絕,畢竟她把華女視為己出。
其實紅姐并沒有孩子,他的女兒小玲(周慧敏 飾)雖然已經成為影視明星,但因為嫌棄母親做皮肉買賣,所以一直不肯與母親相認。
其實,小玲并沒有瞧不起母親的資本。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為了能接到更好的影視資源,小玲不得不接受潛規則,主動陪老板以謀取更多的拍戲機會。
為了幫助小玲接到女主角,紅姐設計陷害了小玲的老板,小玲非但不領情反而更加深了她對母親的恨意。
華女看不過去,更是與小玲發生了爭吵。
每個女人下海的目的并不一樣,老家在內地農村的綺華(陳寶蓮 飾)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來到香港干起了應召女郎。
除此之外,幫助阿海(李子雄 飾)出人頭地,也成為綺華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可阿海顯然就是現代版的陳世美,在香港上學工作期間結識了富家小姐,反倒讓綺華與阿海的關系不清不楚。
父老鄉親就是無底洞,綺華只能靠不停滿足各種變態客人的要求來賺取更高的酬金。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和李麗珍合作過《蜜桃成熟時》的潘震偉也露了一把臉,出演了一個變態客人。
除了上面幾位姐妹各有苦衷,剛剛踏入風月場所的的阿玉顯然也沒有好到哪里。
為了能到國外讀書,阿玉(羅美薇 飾)被男友逼良為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期間更是和皮條客小丁(許志安 飾)成為一對歡喜冤家。
阿玉本就想從良上岸,但男友白臉高顯然不讓,更是逼迫皮條客為阿玉掏出巨額分手費,為此阿玉不得不陷入白臉高背后的黑幫追殺。
但為了息事寧人,阿玉只能忍受白臉高的百般羞辱,端茶賠罪。
由于知道小玲從小怕火,紅姐特地來劇組探班,她的慈愛換回了小玲對母親的思念。
可還沒等母女二人冰釋前嫌,拍攝突然出現意外,為了解救被烈火包圍的小玲,紅姐受了重傷。
由于礙于紅姐的身份,小玲并沒有在搶救書上簽字,這反倒激起了華女對她的嘲諷。
由于報復了白臉高,阿玉和小丁遭到了白臉高大哥的追殺,不得已為人仗義的華女只能親自出面以喝光一瓶洋酒的代價替阿玉兩人解了圍。
紅姐終究沒有是沒有挺過來,她臨終前要求華女這些姐妹將自己風光大葬。
影片的結尾,五位沒什麼交集的女主角因為一場葬禮出現在同一個鏡頭。
以現在的眼光看,《現代應召女郎》仍是一部觀賞性極高的故事片。
導演并沒有放大風月元素,而是用更平緩更溫和的視角審視了片中的角色。
除了沈威、吳啟明、劉兆明等一眾奸角飾演反面人物外。
各路明星客串飾演嫖客也成為影片的一大看點。
鄭伊健罕見地飾演了一個純情處男,與劉嘉玲上演了一場讓人忍俊不禁的對手戲。
向來游走于各種限制級電影的翁世杰更是出演了一個對十字架敏感的變態,也直接導致陳寶蓮失手殺了他,鋃鐺入獄。
作為一部群像戲,幾位女主演都相當出彩:
見過大風大浪的紅姐,即使面對警察吃白食仍處事不驚。
但面對女兒時,又露出了慈愛溫柔的一面。
最為正直,最像主角的華女因為長期應酬而不能喝酒,但仍會為了救人冒著生命危險干掉一瓶洋酒。
面對鄭伊健飾演的小安追求時,華女更是大膽向小安父母承認自己的小姐身份。
看到親女兒小玲估計里面不肯與紅姐相認,華女更是當面揭穿小玲的虛偽。
華女深知自己的身份,但積極向上的態度叫人喜歡,也充滿了正面形象。
因為特殊身份,小玲因為母親學業、愛情雙雙受挫,這才讓小玲對紅姐恨之入骨。
甚至在心里早就沒有了這個母親。
但紅姐這麼全都是為了女兒,即使女兒不認自己,她依舊會守在電視機旁仔細觀看電視中的女兒,自豪又感慨。
紅姐的死頗有諷刺意味,為了能混進女兒劇組,紅姐充當起龍套。
紅姐被砸傷,導演非但沒有著急救人,反而讓小玲把戲拍完,耽誤了紅姐的最佳救護時間。
影片一種冷酷的口吻訴說了底層人命不值錢的現狀。
羅美薇和許志安的組合調和了影片悲壯的氛圍,幾次用計戲耍客人的場景現在看仍叫人忍俊不禁。
可悲的是,幾乎片中所有的女性都曾被男人毒打過:
華女剛烈堅強,在反抗老板時,仍會被掌摑辱罵。
小玲在拍攝時不用替身,被演員暴打,即使受傷仍被劇組要求再來一遍。
為了脫離白臉高的魔掌,阿玉更是受盡了屈辱。
正是由于表演用力,飾演阿玉的羅美薇也憑借此片獲得了金馬獎的提名。
但影片并沒有一味營造悲劇氣氛。
說是描寫應召女郎,但里面的人物卻充滿了溫情。
紅姐會為了幫女兒爭取到角色,和華女設計陷害小玲的經紀人。
尤其是,夜總會老板賠禮道歉請求華女回去救場的戲碼更是叫觀眾大呼過癮,看得人相當解氣。
她打在老板臉上的五巴掌更是像是底層女性的一場發泄大會。
紅姐氣場全開用幾十年積攢的人脈壓住夜總會老板,更是展現出了不遜于男人的威嚴霸氣。
就像影片中反復提到的,這些女人雖然職業上不去台面,但她們也有自尊。
如今看來《現代應召女郎》更像是描寫底層女人的一部血淚電影,值得反復回味。
作為影片中最悲慘的角色,綺華可謂是嘗盡了人間的各種疾苦,心愛的男友另尋新歡,自己還要為了父老鄉親被客人各種虐待。
由于過失殺人,綺華被送進了監獄,可以說她是幾名女主角中下場最凄慘的。
即使在入獄時,綺華也并沒有和阿海確認關系。
飾演綺華的陳寶蓮不僅在劇中悲慘,她的人生更是和綺華如出一轍。
陳寶蓮生得天生麗質,但她卻是在父母的爭吵聲中度過幼年時光。
父親離家出走,獲得監護權的母親把她送到鄉下親戚家。
可顯然陳寶蓮的母親并不稱職,眼見女兒長得亭亭玉立。
欠下賭債的母親在陳寶蓮未滿18歲那年,不顧女兒的反對為其簽下了合同,
未經人事的陳寶蓮就這樣出演了各種限制級電影。
以另一種方式走紅。
以至于,當觀眾談到陳寶蓮時,只能竊竊私語,因為她的作品大多數都上不去台面。
雖然電影里大膽豪放,可現實生活中陳寶蓮卻并沒有戀愛過。
當莫少聰闖進她的視野里時,陳寶蓮全身心地愛著莫少聰,但她愛錯了人。
莫少聰只是渣男,并沒有對陳寶蓮付出真心。
貪戀陳寶蓮美貌的富商黃任中開始對其進行了瘋狂追求,雖然黃任中長相丑陋,但被糖衣炮彈打中的陳寶蓮誤以為黃任中對自己真心,再次投入到了這段年齡懸殊的戀愛中。
可惜,陳寶蓮又錯了,她只不過是黃任中其中的一個玩物。
「被迫分手」的陳寶蓮受到打擊變得神經失常,甚至經常自殘。
在29歲那年,陳寶蓮突然產下一名男嬰,選擇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但孩子的父親是誰不得而知。
陳寶蓮悲劇的一生也作為眾多靠風月片起家女性的一個縮影,令影迷們唏噓。
或許就像《現代應召女郎》中飾演的綺華那樣,陳寶蓮真映襯了「戲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