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里太癢了...」
李阿姨從今年年初開始,就覺得下體有些瘙癢感,一開始也沒在意,畢竟女人總有一些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注意點飲食,衛生搞好一般就自愈了。
最近,她發現癥狀越來越嚴重了,用了陰部清洗劑,也只能緩解一時,而且還會摸到一些小疙瘩,雖然自己也感覺到了不對勁,但因為過于隱私,因此也沒對家人說,就按婦科炎癥去藥店買點藥吃。
也是後來被女兒發現了她在吃藥,被磨了好久才把自己的癥狀說出來,然后就被女兒送來了醫院檢查,只是這一查卻直接確診了外陰癌。
醫生問了很多生活習慣的問題,才發現原來病因出現在她的這個壞習慣上。
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外陰癌,其實也正常,因為外陰癌也屬于 罕見病,一般在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只占2%~5%,常見于絕經后婦女。發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外陰的皮膚、黏膜及其附件組織,但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甚至逐漸年輕化。
為什麼女性會患上外陰癌?專家表示病因尚未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都與HPV感染有關系。
當然除了HPV感染外,外陰癌的誘發因素還可能和外陰非腫瘤性上皮病變,如硬化性苔蘚病有關;此外梅毒、尖銳濕疣等性傳播疾病以及長期吸煙等因素也會誘發外陰癌。
李阿姨大概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感染外陰癌竟然和不經常洗內褲這件事有關。
她年紀上來后,加上後來又絕經了,對于洗內褲這件事也沒有以前這麼積極了,經常換下來的內褲就先堆著,等衣服多了湊起來放洗衣機一起洗。
醫生解釋內褲如果不能及時清洗,上面就會滋生細菌、濕氣和污垢,加上和其它衣物一起洗,也會沾染上汗漬這些分泌物,一旦不干凈的內褲和生殖結構部位接觸,很容易感染炎癥,這也是她得病的罪魁禍首。
有數據顯示,有6成以上的婦科疾病都和內褲不干凈有關。
微生物學家們曾研究證實,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g的糞便,而0.1g糞便中就含有100萬個病毒、10萬個細菌和100個寄生蟲包囊,且大部分都是有害的。
一旦進入人體,就會誘發陰道炎、外陰瘙癢和宮頸糜爛等婦科病。甚至會增加泌尿和生殖系統感染風險,臨床很多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患者都發現類似情況。
這麼說來婦科病根本原因還是不良的衛生習慣,所以對于像內褲這種貼身衣物還是盡量勤快點洗吧。
小九建議洗內褲最好一天一洗,當天洗不隔夜,而且一定要手洗,機洗可能只是局部清潔,特別是本身就有婦科炎癥的人,內褲清洗后還要熱水燙洗,這樣更好殺菌。另外不管男女,內褲使用3~6個月就該換新的,適當斷舍離更健康。
最后提醒,很多女性喜歡用洗液沖洗陰道,雖然可以消滅部分細菌,但長期下來會破壞陰道自身菌群平衡,影響陰道自潔能力,導致抵抗力下降,所以健康狀態下過度清潔反而容易誘發婦科炎癥。
外陰癌雖然可怕,但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其實治愈率也很高,只是早期外陰癌癥狀不太明顯,因此醫生提醒,如果私密處出現了這4種表現,趕緊就醫檢查避免外陰癌的發展。
1、持續的瘙癢感
一般[私.處]出現短暫瘙癢感是正常的,但要注意如果是持續性的瘙癢而且久治不愈的,特別處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要小心外陰癌的可能。
2、局部有結節、腫塊
因為皮腺囊腫、毛囊炎出現的局部結節和腫塊,一般會在1到2周消腫,但外陰癌引起的腫塊會一直存在,建議超過兩周腫塊未愈的,需要就醫檢查。
3、外陰白斑
外陰癌患者早期出現白斑癥狀,表面有光澤感,但摸上去結實發硬的感覺。這是因為癌細胞引起的皮膚過度角化,等發展到后期就會形成凸出性腫物。
4、分泌物、出血
一般外陰癌還會引起外陰部出現少量分泌物或出血的癥狀,臨床表現為凹陷硬底潰瘍及感染,還有人會因此感到疼痛。
醫生提醒外陰癌雖然也屬于惡性腫瘤,但只要發現的早,大部分是可治療的,但是大多女性會忽略這些癥狀,或是位置尷尬羞于就醫,一拖再拖導致病情延誤,就成中晚期了,不得不面臨切除整個外陰的局面。
所以一定要注意貼身衣物的清潔,一旦出現上述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平時也建議定期進行婦科相關檢查,及時篩查可以避免很多疾病風險。
參考資料:[1]《一條內褲能有多「臟」?婦產科專家:60%以上的婦科病和它有關》.生命時報.2021-08-16.[2]《【指南與共識】| 外陰惡性腫瘤診斷和治療指南(2021年版)》.中國癌癥雜志2021-06-18..[3]《女性們注意這些疾病能從你內褲上發現! 》.健康時報.2016-08-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