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遇到任何問題都會向身邊的人求助,但是有些人總是怕給別人添麻煩,
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會選擇自己面對,即使這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也不會輕易地向別人求助。
對于這類人而已,他們習慣了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一旦開口向別人求助,內心就會產生巨大的愧疚感,甚至會因此而產生焦慮和不安,害怕因為自己的求助而給別人增添煩惱。
同時會覺得向別人求助就是欠下了人情債,總有一天會以其他形式還上。
但是,導致他們不愿意麻煩別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會害怕給別人帶來麻煩,心理學家認為,這個人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是圣母型人格。
這個人的性格通常比較內向,不善于人際交往,對于客觀事物也不同于其他人,實際上許多小事對于其他人而言都是舉手之勞,
但是在他們的內心當中自己的請求卻會給別人帶來巨大的麻煩。
他們并不會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觀點與別人不同,而顯得自己格格不入,或者是引起他人的反感。
這類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習慣性的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毫無價值,不會正視自己的真實情緒。
并且,這類人的內心其實有非常強的自尊感,因此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愿意向他人求助,
害怕會給他人帶來麻煩,也害怕他人拒絕自己,在這類人的心目當中,與其接受別人的拒絕,還不如自己咬緊牙關獨自面對困難。
當他們遭到拒絕的時候,內心會產生巨大的負面情緒,甚至會沉浸沮喪的情緒當中,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正常。
這些被拒絕時的負面情緒、壓抑、尷尬、憤怒都會逐漸累積在他們的內心當中,并且時不時地在腦海當中浮現。
這類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差,情緒控制能力差,因此很難能夠在被負面情緒包裹的時候,能夠找出快速的疏解方式。
這類人更傾向于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積壓在內心深處,不愿意與人交流,更不會向他人傾訴,因為他們的內心十分敏感和脆弱,害怕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反而遭到他人的嘲笑。
他們的思想較為悲觀,無論在面對任何情況的時候都會做好最壞的打算。
一、性格缺陷
圣母型人格實際上是一種性格缺陷,這類人在生活當中通常表現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參加任何社交活動,總是游離在集體之外,在群體當中也總是默默無聞的那一個。
他們并不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示真正的自己,但又過于在乎他人的評價以及目光,他們的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能夠與他人建立起親密關系,又害怕在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受到傷害。
而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地維持他們心目當中的親密關系,他們會毫無止境地付出, 滿足對方所提出的任何需求,即使這些需求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他們也會一口答應,根本無法拒絕對方。
二、危險性
圣母型人格通常還伴隨著極度的自卑心理,他們的內心既自卑沒有自信心,又擁有超強的自尊感,因此會更加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
他們對于客觀事物缺少應有的獨立意識,對自己也沒有正確的認識。
在與陌生人的交往過程當中,他們總是會感到十分憂慮,他們總是會有意識地逃避社交活動,而當他們面臨問題的時候,也不愿意找別人幫忙,
即使這件事情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完成,他們也會選擇為難自己。而面對別人的主動幫助,他們也會果斷拒絕。
久而久之,他們會在這種壓力和焦慮的情緒當中逐漸崩潰,并且徹底否定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不可能有所作為。
這樣的負面情緒很有可能會影響身邊的人,并且導致他們遷怒旁人,認為自己陷入如今的困境,都是身邊的人造成的。
心理學家指出,圣母型人格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而在特殊因素的刺激下,很有可能會直接轉變成為攻擊型人格,并且做出不理智的決定,是自己和身邊的人受到嚴重的傷害。
三、如何改變?
在生活當中,不要害怕向他人求助,也不要害怕麻煩別人,因為您所請求的事情對于其他人而言,很有可能是不值一提的。
并且適當地互助還能夠促進兩個人之間的關系發展。想要做出改變必須邁出這至關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