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英國剛接手香港時進行了一次人口統計。當時島上共有居民3650人,當中有逃犯,也有一些失地的游民,基本上都是些走投無路的人,他們來到這里,只是為了逃稅、躲債,或者擺脫官府的追捕。
開埠之前的香港
之后的一百年里,香港經歷了多次移民潮,其中有因戰爭前來避難的內地良民,也有大量歷次戰爭中的殘兵敗將。第一波香港黑幫起于洪門,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香港開埠時期。
一、天地會、洪門、三合會
先來說一說全球第一黑幫洪門。洪門最早是反清復明組織,創始人是鄭成功。清初,鄭成功占領台灣,但在大陸還留有很多舊部,于是派陳永華秘密返回福建,收容舊部,建立天地會,陳永華化名陳近南,出任天地會總舵主。
金庸的《鹿鼎記》里對天地會有很多描述,誰不知道「平生不識陳近南,縱稱英雄也枉然」啊。
天地會是對外的說法,內部一般自稱「洪門」,據說這個稱呼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洪武」。
天地會最終一事無成,風消云散。但「洪門」的名頭一直都在,從江浙到兩廣,很多小黑幫都自稱是洪門子弟,奉洪門為正朔,洪門的分支也遍布全球。
因為香港是法外之地,很多勢力借洪門名義起事,事敗后有些就逃亡香港。這些組織與天地會并無實際傳承關系,但他們是香港最早的黑幫。
香港第二波黑幫起于洪門的分裂,名頭最響的就是三合會,這一枝可能是洪門里最純正的天地會血統了。
《鹿鼎記》里天地會總舵的那副對聯「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里邊的「三合河水」其實是代指「洪」字,「三合會」之名從此而來。
三合會在晚清鬧得挺大,隨太平天國起事,最后幾乎全軍覆滅。
但三合會的名號在香港已成為傳奇,于是又有人重建了三合會,改名為「和合圖」。這位人物叫賴忠,綽號「盲忠」。
二、和合圖
賴忠不是盲人,因他眼小,經常雙眼瞇縫成一線,所以才被稱為「盲忠」。「盲忠」是廣東東莞人,母親是跌打師傅,武藝高強,據說他自幼習武,擅使一對倀雞爪,這大約是一種罕見的奇門兵刃。
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因為香港的碼頭工人與一艘法國貨船起沖突,最終釀成全港貨運大罷工,罷工雖然失敗,但香港碼頭的26個堂口中有12個堂口愿意共奉「盲忠」為老大,成立了和合圖,這是香港歷史上第一個注冊在案的有名目的社團。
和合圖主要吃碼頭飯,幾乎壟斷了港口貨運,而且還拓展到了短途水運、水產買賣等許多行業。周星馳電影《食神》里,為爭「瀨尿蝦」和「牛丸」市場而「講數」的兩撥人,就挺有和合圖的氣質。
和合圖後來又分為和安樂、和勝和等分支。關于和勝和,在香港電影《和聯勝》中有所體現。和勝和的權力傳遞是選舉制,龍頭老大是有任期的,選舉考量的一個重要標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要能賺錢。
三、青幫
1937年11月,上海灘大佬杜月笙來香港避難,當時三合會想綁架杜月笙。
杜月笙屬于青幫大佬。青幫歷史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的漕幫,屬于合法組織,在電視劇《戲說乾隆》里有一個鹽幫,其實和漕幫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晚清時,漕運百弊叢生,到太平天國時期,江南陷于戰火,漕運中斷,漕糧改海道運輸。這一巨變導致江浙滬一帶海沙幫勢力興起,漕幫沒落,青幫開始迅速黑化。
到了民國時期,青幫又搭上蔣介石,與國民政府有了聯系。1937年,老蔣讓上海灘三大亨到香港避禍,黃金榮和張嘯林不肯去,只有杜月笙去了。
杜月笙(中)抗戰時期去香港
杜月笙到香港并不是為了發展勢力,每日里無所事事,沒想到卻卷入了當地幫會爭斗。杜月笙在別人邀請之下參股了一家香港賭場,而這家賭場原屬三合會,被某個小幫派搶了,又拉杜月笙入股撐腰。三合會以為青幫要搶地盤,心生恨意,準備綁架杜月笙。
一天下午,幾名三合會成員攜手榴彈沖進賭場,杜月笙在保鏢護衛下迅速離開。三合會徒眾引爆手榴彈,炸傷了賭場的客人。
當夜,杜月笙派人將鬧事的三合會成員全部殺死。次日派人登門拜訪三合會話事人,表示自己之前并不知情,愿將股份全部移交洪門,分文不取,但涉事會眾要取他性命,這事無法原諒,只好先斬后奏了。
後來杜月笙去了重慶,晚年進退失據,既不愿去台灣,也不肯留上海,最終選了香港作為安居之所。攝于往昔的余威,香港幫會也沒有人上門滋事。
四、新義安、14K
目前比較新派的香港黑幫,主要是新義安和14K。新義安創始人向前是國民黨軍統少將,戴笠的得意門生。抗戰勝利后,向前奉軍統命令赴香港開展間諜活動,其創辦的義安工商總會、太平山體育會等,都是遮掩其間諜活動的幌子。
1947年,港英政府取消了義安工商總會的社團注冊,于是向前將該組織改名為新安公司,以銅鑼灣為基地開展活動,江湖人稱「新義安」。隨著蔣介石敗退台灣,新義安徹底淪為黑幫。說起向前可能都不大熟悉,但說起他的兒子向華強、向華勝,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
向華強與向華勝
14K的創始人葛肇煌也是國民黨正規軍出身,黃埔系將領,早年還曾暗殺汪偽政府的廣東省長陳耀祖。1945年,他奉命搗毀日本支持的「五洲華僑洪門西南本部」的洪門組織,并自稱「洪門護法」。從那時起,他其實已經是一個半兵半匪的角色。
1949年,走投無路的葛肇煌率領殘兵逃入香港,聚集在西環一帶。港英政府既無力驅逐,也無力為這些人保障生計,只好不聞不問,任其在摩星嶺一帶自生自滅,14K在艱難困苦中發展至今,香港影星陳惠敏就是其組織成員。
陳惠敏
五、「五億探長」呂樂
下面要說的這個人不得了,通吃黑白兩道,號稱「五億探長」。他就是廉政公署成立之前混的風生水起的呂樂。呂樂是廣東汕尾海豐人,因家貧,40年代全家偷渡去香港謀生,每天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填飽肚子。二戰結束后,港英政府大舉招募協警,呂樂于是成了警察。
呂樂在警界左手收錢,右手行賄,仕途平步青云,後來做到了總華探長。呂探長對付黑幫很有一套,當時的新義安、14K、和勝和等幫派都得聽他的。
呂樂將香港的黃賭毒和高利貸全部統一劃區,公司化運營,統一進行管理,由警察充當保護傘,黑道當打手看場子,有事就找老大要人。香港街頭幾乎看不到黑社會火拼,破案率也極高,香港一下子變成了看起來治安特別好的天使之城。
呂樂
但這都是假象,1968年,48歲的呂樂急流勇退。1973年,他得知廉政公署將成立的消息,全家移居加拿大,後來又逃到台灣。在台灣呂樂深居簡出,極其低調地度過了余生。
六、澳門黑幫
澳門黑幫和香港黑幫不一樣,自回歸以后基本上銷聲匿跡。回歸之前,澳門黑社會大佬「崩牙駒」聲名赫赫,橫行澳門,結果在回歸前夕,「崩牙駒」數罪并發,獲刑13年,直到2012年底才得出監倉。
出獄之后,這位曾經的江湖大哥非常低調,最近一次在公開場合出現,是在2018年5月。世界洪門歷史文化協會總部在澳門成立,一大幫前黑幫成員集體亮相,「崩牙駒」在現場唱了一首叫《愿世上有青天》的歌。一個在刀口上舔血大半生的黑社會大佬,現在的心愿居然是「愿世上有青天」,可見解放軍對壞人的改造能力有多麼強大。
想當年,「崩牙駒」可是個狠角色。上世紀九十年代,「崩牙駒」跟過境搶地盤的香港黑幫發生多起暴力沖突,又與另一名本地黑幫人物「水房賴」爭奪地盤,動不動就砍翻一條街,連當時的澳督都拿他沒辦法。1998年5月,當時的澳葡政府警察司司長白德安的座駕被炸,據說就是他的手筆。
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1998年,他出資1400萬港幣,請香港影星任達華、蔡少芬、方中信、鄭則仕、郭可盈等人為他拍自傳體電影《濠江風云》,還曾出動數百馬仔為該片充當臨時演員。
濠江風云
這部電影在香港首映的時候,「崩牙駒」已被警方拘捕,但該片依然票房火爆。最終,香港和澳門當局對該片進行了禁映處理。香港無線電視台《城市追擊》節目因為做過「崩牙駒」的專訪節目,也被罰款10萬港元,無線後來還發表了道歉聲明。
而讓「崩牙駒」沒有想到的是,這部片在讓他惡名遠播的同時,居然還成了他黑幫生涯的重要罪證之一。這就是典型的「NO ZUO NO DIE」啊。
七、累?糊口啊,大哥
《功夫》里周星馳有句台詞:「累?糊口啊,大哥!」這可以說是香港黑社會真實的寫照。香港黑幫的歷史很長,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強大,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比較弱,才能活得這麼久。
當年古惑仔系列電影爆紅,讓許多人對香港黑幫頗為神往,但實際上,即便新義安和14K最鼎盛的時期,遇到警察依然是很慫的。陳惠敏曾說過,那些威風都是拍戲,條子真要動你的時候,罵到要你站多直就得站多直。
香港黑幫其實都是掙一口飯吃的可憐人。輾轉流亡的洪門,碼頭干苦力的三合會,徹底行會化的和合圖,失去靠山的新義安,殘兵敗將的14K,哪個不是苦力出身。
翻翻香港的歷史,普通香港人在近200年來的時光里多數過著及其艱辛的日子,港英政府從來不是香港人的福音。港英政府對香港華人的態度就是:「你生活過得怎樣與我無關,只要你凄厲的哭喊聲別讓我聽見就好!」
自1840年以來,港英政府一直在讓香港人自生自滅,所以大家只能抱團形成各種各樣的大小幫會以求生存。這種局面持續了100多年沒有任何本質變化,所以呂樂這種人才會在香港如魚得水。現在連日本山口組,都在賣奶茶呢,但凡有奶茶可賣,誰會去做黑社會呢?
老版《雷洛傳》有這樣一幕,劉德華站在池塘邊發愣。下人說:「太太叫你去吃飯呢。」劉德華忽然問他:「你知不知道人這一生,打生打死為的是什麼?」那人說:「不知道。」
劉德華說:「就是為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