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團圓夜,本應喜氣洋洋的氛圍里卻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急診室里一位母親趴在病床前,而床上正躺著她窒息死亡的孩子。
據了解,事發的時候孩子正在家里吃月餅看動漫,一邊學著電視人物的動作台詞,一邊嚼著月餅,不想突然一個喘氣,孩子喉嚨就被一小塊月餅給噎住了,瞬間倒地不斷捶胸。家長發現客廳里安靜的出奇,就過來看看,卻見孩子倒在地上,撕扯著脖子,神色痛苦的翻滾。
家里人一哄圍上來,七手八腳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喝了幾口水都無法將月餅咽下,無論是把孩子背過來拍嗝,還是把孩子倒吊著都沒用,異物卡在孩子喉嚨里就是出不來,眼看著孩子被折騰的越來越難受,家人才慌里慌張的打算開車送醫院。
一路上,孩子呼吸越來越微弱,臉色也是
黑青的,全身像泄了力一般,媽媽在旁邊呼喚,孩子也全無反應,甚至瞳孔都無法聚焦了。
當孩子被送醫院搶救室時,醫生還沒來得及實施搶救措施,就發現孩子瞳孔散大、沒有任何光反射,醫生摸了摸大動脈,神色難過的低下了頭,原來孩子已經活活憋死了。
每年因為異物卡喉導致窒息死亡的人間慘劇不在少數,但為什麼還是會頻頻出現呢?
每年因為異物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的事件不在少數,孩子從發病到死亡可能只需4分鐘,識別窒息癥狀,解除呼吸道梗阻,刻不容緩。
氣道一旦被堵塞,人體換氣功能被影響,容易呼吸困難,如果完全氣道梗阻在耐受期4~6分鐘內無法解除,就會造成窒息甚至
心跳停止。但只要搶救及時,救治成功的幾率就會增加。
家長朋友要注意,異物阻塞多發于5歲以下幼兒階段,據統計,每年近3000兒童因此死亡。美國兒科協會曾發表過《防止兒童窒息》一文,他表示異物造成的窒息,是兒童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當孩子被異物卡喉,出現氣道梗阻時,有輕癥重癥之分,要注意辨別:
1、輕度氣道異物梗阻
咳嗽能咳出,呼吸不受影響,意識清醒。
2、重度氣道異物梗阻
呼吸受阻,無法咳出異物,無法說話同時臉色逐漸發紫,口唇顏色變深。
很多人一看到別人被噎住就想到海姆立克急救。但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特別是兒童。
1歲以下的小嬰兒出現氣道梗阻,
不適合使用海姆立克法,容易導致上腹受沖擊,損傷肝臟。
如果出現危急情況,施行手法也要注意:曲膝跪坐,讓寶寶的臉朝下,倚靠在大人膝蓋上;以單手用力拍寶寶兩肩胛骨,拍背5次,再翻正用食指及中指在胸骨下半段按壓5次,不斷重復,直到咳出異物為止。
而1歲以上兒童如果只是輕度梗阻,不用做海姆立克法急救,而是幫助繼續咳嗽,排出異物。當出現癥狀梗阻,無法呼吸說話的情況下,才應該立刻使用海姆立克法進行緊急救援。具體步驟如下:
1、腹部擠壓5次;2、家長應弓步站姿,前腳屈膝伸到孩子的兩腿之間,后腳跪在孩子的身后。一只手握拳拇指對準孩子肚臍以上兩指的位置,另一只手快速向上地推擠腹部5次,直到異物排出。
成年人出現氣道梗阻,無法自我緩解因
立即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立刻繞到患者身后,一手抱住臍上的腹部,一手快速向上沖擊患者腹部,重復直到異物排出。
假期是意外發生的高發期,如何應對生活中高發意外傷害,這一整套的急救處理方法建議收藏!
1、燒燙傷
被燒燙傷后,記住5字訣:沖、脫、泡、蓋、送。
立刻把患處用冷水沖洗,減少疼痛和水泡發生,如果有衣物覆蓋,應立刻剪去,如果傷口持續熱痛,應浸泡冷水中半小時左右,然后使用干凈的無菌紗布包裹傷口,避免創口二次污染,情況嚴重的話應立即送醫。
2、兒童高熱驚厥
孩子發熱時會有發抖的癥狀,是體溫上升導致的寒戰不是冷,應脫掉衣物散熱,同時用濕毛巾冰敷
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身體也可以促進散熱。同時多喂水防止脫水。
3、蜜蜂蜇傷
蜜蜂蟄傷后立刻將毒刺拔出,然后擠壓傷口周圍部位,將毒液擠出,用氨水或蘇打水涂抹患處。
4、急性酒精中毒
過節期間,家庭聚會自然是少不了的,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酒精或含酒精的飲料,就有可能造成急性酒精中毒。
首先要預防嘔吐物阻塞口腔導致窒息,應該把患者的頭偏向一側,患者還清醒的時候,多催吐胃里的酒,喂服蜂蜜水等糖水以促進酒精代謝,同時預防低血糖。
如果患者已經不清醒,無法呼吸或心跳變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并盡快送醫。
5、觸電
切忌用自己的手直接觸碰患者,首先切斷電源,用干燥的絕緣物將患者從電源處拉開,對觸電者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急救。
急救方法別輕視,緊急情況可以救命,日常多了解學習如何實施急救,在遇到緊急情況下,可以減少更多悲劇的發生!
參考資料:[1]《家長請注意「問題」玩具槍或致兒童窒息》.人民網.2017年10月25日.[2]《彈簧螺釘花生米竹簽……那些年孩子吞掉的「奇葩」異物》.新華網.2023年2月16日.[3]《專家教你幾招急救常識》.光明網.2008年1月14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