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勝和連「書記官」都沒有,以新聞報道為事實記載。揸(zha1)數,前面說了,相當于會計兼監委,應該不干「書記官」的事情。要不怎麼說「以新聞報道為事實記載」。
黑幫的名字要麼是向當局注冊的,要麼是自注冊。
福義興的收據類似這樣的「鈔票」印刷
所謂社團字號,其實要麼是向政府當局注冊的名稱;要麼是,可以理解為自稱自封自注冊,比如自己「會產」機關屋宇牌匾上所寫的字號,相當于過去富貴人家的府邸牌匾名稱;房屋的名稱,相當于後來大樓大廈商廈的名稱。
這個社團,最終還是體現在一家某家所在之地,或公會會費及其其他收入租用的,或主要人物的家,尤其是主要創始人,比如新民學會就是在蔡和森在長沙的家。
香港最早的社團是福義興
香港有所謂「最老福義興,最大和安樂」。和安樂也是繼有國民黨政治經濟背景支援的老大黑幫失勢衰落后才有「最大和字頭」之說。
福義興也是潮州幫。潮州幫是厲害的。這麼說,潮州人在香港做幫會最早了。
娛哈蟹的視訊里,亞洲最大娛樂場所348的士高,洪漢義說感情出問題的小弟哭了他打他,洪漢義說「我們潮州人,流血不流淚的」。
1949年開始的兩大黑幫
新義興也是潮州幫。新義興被人推斷為受欺負「必定要采取行動」,不得不成了黑幫。按新義興注冊的是商會,後來成了幫會。這個想來也是必然的。
14k名稱又叫條四,冧(lin2)巴。
冧是粵語「哄」的意思。條是「個」的意思,大概是14簡稱。有待確證。
14k這樣的名字 ,只能屬于如同人大外號。既不見于類似「台賬」一樣的自登記歷史資料上,也沒有在政府注冊本上。
一般社團也有自己「書記官」,就像會計和台賬一樣。
和勝和,沒有設這樣的角色「書記官」記錄員,是采用「新聞報道為事實記載」,這就好像結婚請婚紗婚禮攝影一樣。還省了自己派一個崗位或官位。
也就是說他們的功過簿都以請或不請自來的新聞媒體記載報道為準。確實大節省工作,費用不知道哪一個,自辦買辦免費辦,更耗財力。
「單耳聯同全港九」四大公司
「單耳聯同全港九」。江湖傳聞,聯公樂有四大「公司」,即聯,同,全,東,共四個字頭。
這四大公司秉承的合作原則是「搭打不搭食」。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只要與別的幫會干仗開戰,就都行動參戰,但不在一起「吃飯」即「分配利益」。
這種風格,有人評論為「有難同當,有福自享」。
再說一說「單耳聯同全港九」下面的四大公司。
第一個,同字頭最早是「同樂堂」,大約有30多個堂口。
第二個,全字頭最早是「全義國」,1900年成立。
據稱由菜場菜販肉商屠夫組成,「發展出50個分支」。
第三個,東字頭,最早是「東福和」。
東莞碼頭工人組成,自英國海軍登錄,碼頭就是興盛之地。之前說過來,這些人有老鄉當時警界「諸侯」劉福撐腰,風頭一時無二。
第四個,聯字頭以聯英社為旗號,是聯英社旗下各個堂口的總稱。
后記
從1840年到1884年,第一個注冊成立的社團和合圖出現,這期間用了,44年。但香港警察的成立是1844年,距離香港警察成立用了49年。
但根據江湖消息,香港第一個社團不是和合圖,而是福義興。福義興大概是自注冊的。
福義興,其實是「義興公司」,據稱是福建洪門組織「萬寶山」派到香港負責籌集資金的部門。因是福建洪門,所以叫「福義興」。
和勝和沒有書記官,「功勞簿」和「過錯簿」全交給新聞報道辦理!
不要小看黑社會,陶成章孫中山等革命家等都是從黑社會中學習斗爭經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