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古惑仔》劇照
70后80后的男人,沒看過港片《古惑仔》的,大概很少很少。
電影里的洪興銅鑼灣扛把子陳浩南酷拽的樣子,成為了很多青春期男生的偶像。
那麼,當年的香港黑社會,真的和電影上一樣嗎?兩大幫派對壘江湖?
真實的世界,其實遠比電影更加風云激蕩。
1978 年時,香港主要社團動大概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14 K,不算澳門的同門兄弟,大約5萬人。
和記,共有13個和字頭:和安樂3萬人、 和勝和1.7萬人、和勝堂5500人、和義堂5000人、和勇義1500人、和合圖8000人、和利和4000人、和勝義4000人、和洪勝1000人、和群樂500人、和群英500人、和一平700人、和二平400人。
四大,單義1萬人、同新和5000人、同樂700人、同義500人、聯英社7000人、聯群社1000人、聯義社500人、聯群英1000人、馬交仔1000人。
潮幫,福義興2萬人、新義安1.5萬人、敬義3000人、義群1000人。
《古惑仔》劇照
沒有洪興,也沒有東星,那是漫畫家牛佬文啟明編的,有人說洪興就是誰誰誰,東星又是誰誰誰,都不過是些「粉絲猜」穿鑿附會而已。
事實上,這些社團當時有將近20萬人,此外沒有正式入會的小弟還沒計算在內。而且社團㛑并非《古惑仔》里演的那樣組織嚴密、幫派色彩鮮明。
真實的社團,當然也具有約束力,坐館的也能夠發號施令,但在1978年后,大哥已經不再是一言九鼎,小弟也多按利益行事。
不過,社團的老規矩還在,甚至傳承著早期的洪門幫規,等級有香主、二路元帥、雙花紅棍、白紙扇、草鞋和四九。
香主還是每個字頭的最高掌權人,也稱一路或大路元帥。
有的社團如14K、和記和潮幫堂口眾多,但香主只能有一個。二路元帥就不止一個了,電影《黑社會》里的坐館,其實不是香主,而是二路元帥,各堂口至少有一位,有的堂口有好幾位,不一定都是坐館。
紅棍人如其名必須能打,雙花紅棍更是如此,此為一武。坐館大哥中紅棍出身的非常多。而白紙扇則是一文了,堂口的軍師都由白紙扇擔任,運籌帷幄,為坐館出謀劃策。
電影劇照
草鞋又在其下,主要為紅棍和白紙扇奔走。
草鞋之下是四九,四九是社團的基本力量,看場講數泊車,都是四九的工作。陳浩南號稱「兄弟多」,指的并非山雞、蕉皮、大天二,而是四九們。
正如紅棍能選坐館,四九和草鞋也有機會出人頭地,即使是四九,機緣到了,也能一躍而成白紙扇或者紅棍。
新入會的人,本是掛藍燈籠的,連四九都還不是,但也未必一定從底層做起,若是對堂口立下大功,只要有坐館大哥保薦,直接當上紅棍和白紙扇也有,江湖上人稱「平地一聲雷」。
新入會的藍燈籠,先要向大哥敬獻利是(紅包)一封,錢數須帶六字。這封利是,大哥按規矩只留一半,另一半充堂口經費。
入會的規矩是「無事三十六, 有事三百六」,何意?便是說,如是因避災躲難才來入會的,應加倍交納「會費」。
電影劇照
有些電影上講,一日入某會,永遠不得離開,其實并非如此。社團成員可以「轉會」,春點兒稱之為「過底」。從甲社團轉到乙社團,只須甲乙雙方的大哥應允即可,舉行一個「過底」的儀式,從此,便與原堂口脫離一切干系,只能為新堂口效力,不得再暗自助力老東家。
舊時江湖人說話往往有「春點」,又稱「海底」。
香港社團脫胎于洪門,自然也有自己的暗語,而香港人又主要講粵語(廣東話),暗語與內地舊時的春點已經大相徑庭。如褲子叫「橫角」,眼鏡叫「線超」 ,吸白粉叫「啤灰」(吸白粉),打架叫「開片」,小偷叫「文雀」等,外人聽了未免云山霧罩。
再者,大哥收進門的,除了拜關公,也會傳授社團人士「盤底」的的詩詞和手勢,叫做「過野」,不懂底的兄弟,二天遇到同道,弄不好就鬧誤會。
假如有人問道誰是你的大佬,誰是你的頂爺,你不懂大佬是誰,頂爺何指,那就大大地糟糕了。
初入社團,還須熟悉風、流、寶、印四詩,諸如「說我是風不是風,五色彩旗在斗中。 左邊龍虎龜蛇會,右邊彪壽合和同。」
任達華在電影里選坐館,搞得云起云涌,最后還弄出個龍頭棍來。其實香港社團選坐館并非劍拔弩張的搞法。各堂口坐館任期不一,不過大多數都是3年為限,到期「選舉」。
選坐館時,無非是堂口各路大哥共聚共飲,白紙扇和紅棍以上,都有權提議新任坐館候選人,倘若無人反對,新坐館就此產生;若有異議,其他人可再提議,直至通過為止。
坐館者若威望高,連任也不罕見。
電影劇照
如今,社團已成為歷史,許多曾經大名鼎鼎的社團人物,也都早就不在江湖。1992年在《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中飾演東星老大駱駝的陳惠敏,就是曾經是14K的一位大哥,赫赫有名的雙花紅棍,精通傳統武術「譚家三展拳」和西洋拳擊,在武術界曾與李小龍并稱「腿有李小龍,拳有陳惠敏」。而這位昔日社團大哥,也早就成為了一名電影演員,并且塑造了不少膾炙人口的銀幕形象,為人津津樂道。
同樣也有過社團經歷的吳志雄,也曾出演過電影《古惑仔》,後來也脫離了社團。如今,社團往事,只存在于杜琪峰等人的電影里了,這也是歷史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