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耕時代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刪除
-
婆媳關系一直是家庭關系中的一大難題。
關系太近被人說很假,關系太遠又被人說無情,總之,這個火候的掌握十分困難,很多人無法做到。
許多兒媳對婆家的事不聞不問,能不往來就不往來,這背后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不想摻和。
01:不想摻和,是不愿越界
最初,兒媳在婆家的處境往往比較尷尬。
在家庭關系中,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系最為微妙。
婆婆是長輩,兒媳是晚輩,二人愛著同一個男人,也因為他的親疏遠近而頗有微詞。
若不是這個男人的緣故,這對婆媳一生只是陌生人,因此,彼此之間有疏離感實屬正常。
這種距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兒媳不想過多摻和婆家的事。
在傳統觀念里,兒媳在婆家的角色定位,往往是晚輩和客人。
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兒媳不再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是更為獨立的個體,與男人成立了家庭,代表一定程度上,男人也離開了自己的家。
新的小家組成以后,婆婆儼然成為客人,而不是一個大家族的女主人。
在這種角色定位下,兒媳沒有必要真正融入婆家的生活。
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雙方都在試圖掌握家庭的主導權。
兒媳不想越界,是因為她們不想成為婆家的家庭關系中的局內人。
她們這樣做,也是為了告訴婆家人「互不干涉」的原則,讓他們也不要摻和自己小家的事情。
尊重的給予是相互的,兒媳不摻和婆家事,也是在警告婆婆,不要越界。
02:不想摻和,是不惹麻煩
除了角色定位的問題,兒媳對婆家的事不聞不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想惹麻煩。
很多兒媳認為,婆婆是長輩,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自己作為晚輩,應該尊重婆婆的意見和決定。
即便雙方的觀念和想法存在很大的差異,兒媳也無須對婆婆指手畫腳,無論善意的規勸,還是惡意的諷刺,都對家庭和諧產生不好的影響,屬實沒有必要。
她們深知,如果糾結于誰更理性客觀,只會讓彼此更為生疏,這種觀點的討論,往往會導致矛盾和沖突。
例如,在姑姐工作或者婚姻的問題上,兩代人的觀念一定存在差異。
婆婆可能會按照自己的經驗來引導孩子,而兒媳則可能更傾向于現代的處世理念。
為了避免因為不同聲音而產生的矛盾,兒媳往往會選擇不摻和婆家的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麻煩能不惹就不惹,這是保持家庭和諧的聰明之舉。
不摻和,不是冷漠無情,而是保持適當的距離,也避免了很多紛爭。
我們應該理解并尊重每個人的處境和想法,同時也要盡可能地與自家長輩保持良好的溝通。
但無論怎樣,也不要不分你我,避免自己陷入困境,影響夫妻感情。
在講究生活獨立性的時代,就連夫妻之間也不見得無話不談,更何況是并不相熟的婆媳。
尊重他人選擇,放下助人情結。
這句話適用于任何人際關系,當然更包括敏感而復雜的婆媳之間。
END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