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來源/古風文史作者/古風文史談起三國風流人物,諸葛亮悍然位列其中,他與劉備之間的故事,不僅在政治上給予后世無數創業者許多啟示,也在職場上給予后世的普通人許多指點。
君臣早年間有「三顧茅廬」的佳話,既是劉備愛才惜才的展示,也是給諸葛亮出山的造勢。
劉備臨終,將后代與江山托付于諸葛亮,甚至給了一個假設,后代無君主之才,諸葛亮可另立門戶。
又至劉禪即位后,諸葛亮寫下《出師表》,其后忠臣形象流芳百世。
可以說,蜀國的江山有諸葛亮一份功勞,但后世人卻認為諸葛亮發動的北伐給他這份功績抹黑。
諸葛亮于228年,萬物伊始的季節開始第一次向北開拔,攻打曹魏,帶著統一中原的先主遺愿出發。
對于此次討伐曹賊,軍中魏延向諸葛亮獻出計謀,先發兵在子午谷突襲潼關,不出十日以內便可到達長安。
奇襲會突然打亂駐守的曹軍軍隊,由于曹魏大戰前換司馬懿以夏侯楙,這個夏侯楙用兵沒有謀略反而過于膽小。
奪取長安在魏延眼中猶如囊中取物,而且出發時便與諸葛亮兵分兩路,諸葛亮可以領兵從斜谷趕往長安,二十多日內,兩軍成合攏之勢奪取長安、潼關。
諸葛亮演算后,對于這個計謀倒不是很贊成,子午谷地勢險峻,且難以制定后備計劃。
諸葛亮否決魏延的計劃,而是采用聲東擊西的計謀。用趙云帶隊的兵馬在箕谷駐扎,曹軍以為蜀軍會攻擊郿城,其它部隊趕來布援。
實則是要攻擊祁山。
戰爭開打,勢如破竹,敵人料想不到,接連丟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
見大事不妙隴右的五郡有三郡的將領領兵投降,剩下隴西郡難以攻克。
這場北伐驚動魏國君主魏明帝,帶領更多兵力坐鎮長安,其他將領馳援郿縣,一部分兵力攻擊南安郡。
見敵軍回防,諸葛亮遣馬謖設防于街亭。同時,繼續攻擊列柳城城池,防止敵人成合圍態勢。
后曹軍在街亭與駐守的將領馬謖相遇,馬謖犯了戰略性的失誤,蜀軍被困在險峻的山上,軍中水源被敵軍切斷。
最后,馬謖敗兵逃走,一同指揮的平王后退至諸葛亮的防線。
這次戰敗導致陣地失守不說,隨后曹軍攻破列柳
諸葛亮擔心的敵軍合圍近在眼前。
諸葛亮見自己布置的戰略一步錯步步錯,已經失去了大軍出發的士氣,傷亡慘重,只能退回漢中。
北伐結束,為了穩定軍心,諸葛亮事后對于有功的平王論功行賞,對于丟失重要戰略位置的馬謖押解。
當時蔣琬希望諸葛亮念在舊日情分,不要殺害馬謖,尋求其他的懲罰。
但諸葛亮深知,此次戰敗,正是由于街角亭戰略位置丟失導致整個軍線潰敗。
不殺斬馬謖,難以對被他害死的士兵交代,他打了敗仗,不懲罰他,更難對活著的士兵有交代。
此次北伐失敗,回到宮中諸葛亮上書劉禪,請求懲罰。
一時之間,蜀國國內元氣大傷,軍中民間都對此次北伐的失敗頗有微詞。
后世之人,紛紛猜想,如果不用諸葛亮自己制定的計謀,而是使用魏延的子午谷計謀會不會統一中原在望。
進一步分析魏延的計劃,會發現他的計劃中沒有考慮蜀國當時的綜合國力情況。
魏延的計劃當然值得肯定,的確能從地形上體現奇襲的可能。
但是只要大軍開拔前透露一點點風聲,或被魏軍看到一點點端倪,魏軍將會派出多于蜀漢幾倍的兵力殲滅。
魏軍的兵力能夠兵分兩路,一路攻打陽平關,一路守住長安,蜀漢短時間內不能取得勝利,又被另一路兵線堵死子午谷。
及時蜀漢有幸打下長安,東吳孫權也不會袖手旁觀。
此時蜀軍兵疲馬困,且沒有周圍城市的支援,容易處在孤立無援的地位位置,如果敵軍趁此時攻打大本營,兩面為難。
首次北伐的失敗非常慘烈,蜀國失去11位赫赫有名的猛將,兵力大傷,諸葛亮要想再次北伐,必須得先發育起來。
可是其后幾次北伐,幾乎是每年都發動一次,對于國力不如魏國和吳國的蜀國來說,這無疑是以卵擊石。
諸葛亮的謀略的確為劉備打下一分江山做出卓越貢獻,但是打江山后守江山更難,僅憑諸葛亮一人難以解決蜀國國內的各種問題。
在這一點上,蜀國不如秦國,國力不強的時候,要避開強國鋒芒,勉強有一戰之力,要使用計謀,讓敵國間猜測進行無用的消耗。
人們常說諸葛亮才智過人,但沒有劉備的諸葛亮也無法挽回漢室頹勢,指揮和作戰必定要協同配合,到了蜀國后期,那些名將紛紛隕落,注定國家走向消亡。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