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國時,國庫有2000多斤黃金,而吳國為何連白銀都沒有?
都知道西漢建立初年的時候,因為常年的戰爭,所以國庫里沒有什麼東西,這也就是為什麼劉邦和呂雉在開國初年的時候選擇黃老之學,雖然最后漢朝還是滅亡了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勵精圖治即便是這個國家變得四分五亂,生產力上去了卻是不可爭的事實。
在生產力得到顯著提高之后隨即又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特別著名的三國鼎立時期,三國鼎立時期可以分為三個國家,分別是魏國吳國和蜀國,其中國力最強盛的應當是魏國,再是吳國,最后才是蜀國。但是根據史書的記載,在這三個國家滅亡之后,最窮的卻是吳國,比國土面積最小的蜀國還要窮。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孫權一手建立的國家變成最后這個樣子呢?
我們先來看看水果,蜀國雖然劉備是一個沒有什麼大的才能的人,但是他的手下有諸葛亮啊。諸葛亮號稱中國留學生出現了一個奇才,能為能武能治得了國家也能帶兵打仗。有諸葛亮的輔佐,蜀國即便是處在一個寸草不生的地方也會開出一朵花來。
事實也證明諸葛亮做得確實不錯,在諸葛亮去世之后,蜀國的國庫還是非常的充裕,即便是劉禪是一個沒有才能的君主,也不至于把蜀國的國庫給揮霍一空。據說當時魏國,對蜀國發動戰爭,蜀國的君主劉禪覺得自己的國家實在沒有,抵抗的能力,也就不在頑固抵抗,直接開了城門向敵方的將領投降,當時據清點國庫的人說蜀國雖然有一個昏庸的君主,但是國庫卻非常的充裕。
按理說蜀國滅國之后國庫都這麼充裕,曾經那麼強大的吳國應該也守著一大筆的財富,但是事實卻相反,當吳國被魏國所滅之后,吳國的國庫卻連黃金的半點影子都沒有看見。
在蜀國被魏國所滅之后,魏國自己的朝政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國被司馬炎篡權奪位變成了西晉。而后就隨機對吳國發動了戰爭,吳國的君主相比流產而言,不僅昏庸,而且是一個喜歡揮霍錢財的人,在昏庸喜歡揮霍錢財這一點上,還要加上他這個人脾氣不太好。這樣的一個君主,可謂是讓吳國的百姓苦不堪言。
古人常常說到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代。這一點可能被孫權深信不疑,孫權在位的時候就勵精圖治,將整個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在他去世之后,自己的國庫可謂是非常的充裕,自己的后代哪怕是時不時的揮霍一點也沒有關系,但即便是這樣充裕的國庫,在吳國滅亡之后,居然連黃金的影子都看不到,可想而知吳國最后的君主是多麼的昏庸。
至于為什麼,到最后這個國家會變得如此貧窮,也給出了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孫皓這個家伙喜歡不斷建新的宮殿,建各種高樓大廈,他國庫里的大部分錢財是用來建新的宮殿。這些宮殿是用來干什麼的?無非是用用這些新建的宮殿來吃喝玩樂。
第二個原因就更加的可笑。雖然他是一個暴戾的君主,但是這個人居然非常的疼惜自己后宮的妃子。
最后一個原因則是最搞笑的一個原因。據說當時外敵入侵時,他見自己國家的兵力并不充足,士兵也都一個個無心戰爭,只想著逃跑,他便花了大把的銀子來激勵士兵,想告訴士兵誰能夠建功,誰就可以領錢,但是後來他卻沒想到,他把自己的金銀珠寶花出去之后,這些士兵卻拿著他的錢全部跑路。士兵都跑沒了,這一至于他後來和劉嬋落的一樣的下場。但自己沒有士兵可以抵御外敵的入侵,他也直接把城門打開向敵方的將領投降。
曾經勵精圖治,要把國家變得最為強大人,后統一天下的孫權,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家財最后居然讓這麼一個敗家子給敗光。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