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地有一種個頭特別大的象海豹,雄性體重能達到4噸以上,為了交配打起架特別兇狠,贏家可以獲得滿滿一個海灘的老婆,都等著和它傳宗接代。
但它最胖的老婆也只有1噸左右,不少雌性沒死在天敵嘴里,反而是交配時被自己老公活活壓死。
一只雄性象海豹甚至能同時擁有二百個妻子,整個繁殖季它都在為傳宗接代而努力,有時為了趕著去和一個老婆交配,甚至可能把路上別的老婆生的孩子給壓死。
這麼狂野的象海豹,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因為居住地址不同,象海豹分為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
南象海豹的「房地產開發」較廣。南喬治亞、凱爾蓋朗群島和麥覺理島及周邊地區都有分布,因為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種群,分為南大西洋亞群、印度洋亞群和次南極太平洋亞群。
北象海豹則是比較宅,不樂意開疆擴土。僅僅生活在北美洲西海岸,美國和墨西哥西部沿海地區。
除了生活地區不同,南北象海豹的體型特征也有很大差別。
南象海豹是一群勇猛的大胖子,雄性象海豹體重在2.2到4噸之間,吉尼斯世界記錄甚至有5噸的超級大胖墩。而雌性象海豹只有800斤到1.6噸。
雌雄之間的體重差異,使得每次做羞羞的事時,雌象海豹都要九死一生。
搞不好就要被壓成象海餅。
北象海豹是一個小胖子,它們講求的是男女平等,雄性平均體重2噸,雌性平均體重1.4到1.6噸。兩個差不多的小胖墩在一起,婚姻自然也穩定和諧。
雖然它們看起來肥胖臃腫,在陸地上行走像在擦地板一樣。但是到了水里,魚鰭狀的四肢有了用武之地,在水中一陣扒拉,瞬間成了靈巧的胖子。
不但游泳厲害,象海豹還是潛水界的佼佼者,它們一次能夠潛入水下400到1000米,潛水時長在20到40分鐘之間。最厲害的一個小胖下潛到了2388米,成功刷新了哺乳動物下海的最高深度。
它們潛入水下除了躲避一些天敵,就是抓一些魚、磷蝦和甲殼類動物等一些小可愛作為食物。它們通過敏銳的視力和胡須來感知海水的情況,身上的每個地方為了干飯都能物盡其用。
與吃對立的一大欲望就是睡,象海豹將兩者完美結合了一起,在下潛捕食時,它們也會屏住呼吸偷偷打瞌睡。
象海豹在下潛時,會在水面上進行一到兩分鐘的深呼吸。然后屏住呼吸,下潛到水里。
當到達虎鯨與鯊魚無法到達的深度時,它們就會開始睡覺了。
根據腦電波顯示,這個時候的象海豹進入了稱為慢波睡眠的深度睡眠階段。
象海豹在進入快速眼動或快速眼動水面麻痹時,這些瞌睡蟲們就顧不得自己睡姿優不優雅。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它們就像落葉一樣旋轉下降,被研究人員稱之為「睡眠螺旋」。
在一些較淺的海域,它們直接下潛到海底才開始睡覺。
雖然40分鐘的潛水時間它們有30分鐘是在睡覺,但它們不是在偷懶。在這30分鐘小眠中,象海豹能獲得相當于兩個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比在沙灘上打盹10個小時更有效。
可能是在沙灘上隨時擔驚受怕,在水里沒人打擾吧。
后宮佳麗兩百不是吹的,象海豹有這個實力。
但,有且只有一個。
每年的12月到1月,是象海豹的繁殖初期,這個時候為愛戰斗的勇士們就會齊聚一堂,進行比武招親。
擂台打響,敵方象海豹先使出一招「獅吼功」,將高隆的鼻子指向天,通過鼻子將聲音發出來,起到震懾對方的作用。
若是遇到膽小一些的象海豹,可能就被這渾厚的聲音嚇退,對方則不戰而勝。
不過我方象海豹不是好惹的,它選擇無視對方的音波攻擊。立起了身子,用重達4噸的贅肉砸到敵方的腦門上,敵方像是怒了,也站起來用Q彈的肚皮進行反擊。
雙方身上的脂肪都很厚,碰來碰去不分勝負,這時候就有雌性象海豹用自己的語言勸架,「你們不要再打了,這樣是打不死的。」
見到有美女在一旁觀戰,對方開始使用牙齒作為武器,一口咬住我方象海豹。好在象海豹脖子上的脂肪也很厚,這一咬并沒有造成多大傷害。
我方立刻開始反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將牙齒咬向對方脖子。
戰斗結束,我方象海豹取得勝利,獲得了這片海灘的所有妞,成為了這里的海灘主。
就這樣,海灘主奪得了所有雌性象海豹的交配權,可以將自己的優良基因大范圍地傳承下去。
那些失敗的象海豹們,在被勝利者驅趕前,小心地在海灘邊徘徊者,試圖用自己的長鼻子發出聲音吸引異性。王的女人們當然不太看得起這些失敗著。但王只有一個,如果寵幸不到自己,它們就只好與這些失敗者偷情。
能在被驅逐前將血脈播種出去的成功率不高,完全靠自己的運氣。
每年只有2%-3%的雄海豹能把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
有科學家研究了福克蘭群島的一個海灘上族群,記錄了兩年內出生的125只小象海豹,有110只是同一個父親,這些都是王的后代,另外的15只則是撿漏者的杰作。
根據統計,有72%的雄性沒有發生過一次交配。由此可見,在象海豹群里,成為處男的機率很高,不想斷子絕孫,就要練好身體。
雌性南象海豹懷孕9個月,最長12個月以后,就會生出小象海豹寶寶,這段時間,象海豹媽媽會分泌大量的乳汁喂養小象海豹寶寶,乳汁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在小寶寶的長久吸食下,象海豹媽媽體重會變輕。
象海豹寶寶則會在出生一個月后,體重由原來的50公斤,上漲到200公斤,直接翻了四倍。很好地繼承了父親的優良胖子基因。
象海豹寶寶出生的時候,剛好又是新一年的繁殖期,新的求偶大戰又要開始,這些剛出生的寶寶很可能會被殃及,最終碾壓至死。
那些在這場混戰中活過來的象海豹寶寶,除了面臨著單身至死的危機,還有許多未知的危險在等著它們。
號稱「海豹終結者」的北極熊,與南象海豹不相往來,但是跟北象海豹還是會有所接觸。
象海豹是群居動物,雖然相對于北極熊,它們肥胖的身體行動遲緩,但如果是一群象海豹群毆的話,北極熊是吃不消的。
雖然北極熊打不過成年的雄性象海豹,但雌性和未成年的象海豹還是能輕易制服,將其變成口中餐。
盡管如此,北極熊也很少打象海豹的主意,一來萬一捕食小象海豹時遇到它爸爸,少不得被揍一頓。二來北極熊還有更多的捕獵選擇,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象海豹的主要天敵就是虎鯨和大白鯊。
雖然象海豹的體重令人震撼,但在真正的大佬虎鯨面前,就只有人家的一半。而且它們的爪子只是用來游泳行走,沒有攻擊性的利爪,牙齒也只能將對方咬破皮。遭遇到鯊魚虎鯨時,還手對于對方來說只是撓癢癢,最后落得個任其宰割的命。
虎鯨對象海豹進行捕獵時,不會直接進行撕咬捕殺,而是成群對其進行撞擊,輪流將象海豹帶往深海,在象海豹精疲力盡時再進行捕食。
虎鯨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自身的損傷,避免體力的消耗。對于捕食者來說,如果受傷或者體力消耗,就可能被餓死或被其他捕食者蠶食。
對于自然界的敵人,其實人類才是最可怕的。
由于象海豹體型巨大,皮膚下面有著厚厚的脂肪,貪婪的人類瞅準了這一商機,對象海豹進行大肆捕殺,利用其脂肪煉油。
有人統計過,倫敦一年就使用了兩萬噸象海豹油。到19世紀末的時候,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北象海豹已經滅絕了。好在1910年發現了一小批幸存者,還在延續著種群。
南象海豹也曾經遭到大量屠殺差點滅絕,最后因為去南極捕獵的成本太多,剩余的南象海豹較少,才停止了這一瘋狂捕殺,南象海豹的數量得以在短暫的和平期慢慢回升。
如今過度捕撈,海洋污染,氣候變暖等對象海豹的生存依舊構成巨大的威脅。
油類的替代品很多,人類沒必要一定從這些活生生的動物身上奪取。正是有了這些生命,地球才會多姿多彩,如果哪一天這些生物都消失,那人類的貪婪心,能夠撐起自己在一個孤寂的星球上面生存下去嗎?
同樣生存在地球上,人與動物應該是一家人,而不是扮演者掠奪者與被掠奪者的角色。我們不知它們消失后地球將面臨著怎樣的災難。但我們應該知道,地球的主人不是只有人類,沒有其他生物的支撐,遲早會毀滅。
參考文獻:1.地球最大的食肉目動物,近6米長、重達4噸,只有虎鯨才能威脅 到它2.象海豹在深潛到海面以下時進入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