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洗殘暑,初秋生嫩涼。」
初秋之際,殘余的暑熱還未完全退卻,幾場雨過后,早晚間已有了絲絲涼意。季節的到來,總是這樣猝不及防。
蟬依舊在鳴,已沒有了先前的熱鬧聒噪;暑氣未消,已失去了炙烤的勁頭,一切都在向涼意緩緩推進。被炙熱折磨了整個夏天的人們,新秋之際,欣逢初涼,多麼讓人歡悅可喜。
01
一枕新涼,清歡有味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
秋風發微涼時,它是伴著怎樣的腳步,悄悄來到我們身邊的?
是天清氣爽的疏朗:當涼風襲來,天更清澈了,落日仿佛熔金般,沒有了夏日的熱烈蒸騰,帶著蕭然的味道;云朵幾重,飄浮空中,著色淡淡,有了疏散之意。
是七月流火的微涼:火氣日漸西沉,熱力在悄然隱退,勢頭已呈日薄西山之勢。涼意已占了上風,終究是另一個開端了,火熱的尾聲稍縱即逝,新的歡顏即將開啟。
是微雨瀟瀟的況味:如果風是秋的信使,雨則是秋的助推器。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仿佛帶著使命而來,讓人們在領略物候的變化時,也著實感受到季節的況味。
秋雨,不像春雨纏綿多情,也有別于夏雨的疾馳驟降,它是帶著果香、伴著爽利,施施然中自有一份貼心。
它是這般讓人喜愛,不僅消除燥熱,給人帶來清涼,還可以安撫心情,靜心享受愜意時刻。
聽雨聲低吟淺唱、輕打花枝,享受天籟的佳妙;還可以做一些心儀的事,品茶、習文、讀書,沒有暑熱的侵擾,與天地間的曼妙奏成和諧的音符,這種感覺,實是美妙。
云淡天高,一枕新涼,就讓我們挽著習習晚風,攜著秋語呢喃,枕著好夢入眠,去享受這份自在與安然。
清歡有味,歡愉有時,共度良辰美景,共享好時光。
02
秋色清淺,風姿乍現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花事,在綠肥紅瘦中,漸顯風姿。這風姿,因秋的渲染多了幾分韻味。
夏意未盡,荷塘里依舊翠葉覆池、亭亭如蓋。只不過,風乍起時,總有一兩片荷葉,帶著金箔質感的淡黃色邊,若有若無地掩映在群葉深處,仔細觀瞧,也別有一種視覺上的清新。
隨著秋深漸濃,雨的侵襲、風的摧殘,荷綠將向窄處行,紅淡花瘦間,端的有了一種傲然風骨。秋,就這樣賦予柔美嬌姿的花事一場洗禮,在生命里注入一股沉凝的氣息。
如果花事是一場春爛漫、夏張揚,到了秋天則呈內斂之勢了。自開自落、卷合之間,已是平淡灑然。猶如人到中年,對生命的狀態多了思考,起承轉合間有清矜之意。
放眼望去,不僅是荷葉,周圍的花草似也淡然清朗,紋絡更加清晰,顏色逐漸向縱深邁進,已有了對抗風寒的樣貌。
山水也有了些微的變化,近觀遠望,凸顯靜態之美。夏日里,山巒疊翠,水汽漂浮,視野上給人一種霧靄蒙蒙的感覺。
立秋之后,景色便不同了,群山沉淀出一種墨綠色的光,山峰更顯瘦削、立體,水更沉靜無波。清風拂過,粼粼波光,群山倒映,天光云影共徘徊,讓人在畫意中生發一種思緒。
秋,就這樣悄然向人們走來,當微涼初現,花瘦葉淺時,它在提醒我們,時節已轉入了一個新的周期。要按照它的節奏,順時而為,穩步過好自己的生活。
萬物逐漸蕭瑟時,去領略它的意境和風姿;在物候的變化中去感受秋的氣息,天地間的優雅與風情盡在其中。
03
涼風有信,豐收可期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愛登其質。」
秋天是收獲季,「在三四月間做的事,到八九月間自會有答案。」當春天的種子播撒在田間,經過雨的潤澤、風的催化,與夏日的汗水融入在一起,期然的勢態銳不可當。
「壟香禾半熟」,稻谷彎了腰,玉米籽粒豐滿,生命的巔峰狀態觸手可及。這是金秋的歡愉、季節的賞賜,也是勤耕苦耘了半季的農人,翹首多日的期盼。
果園亮出「橙黃橘綠」的斑斕,炫人耳目,葳蕤繁茂處,累累碩果垂在枝頭,成熟的氣息,日漸濃郁。
此時的田間地頭,到處是蓄勢待發的盎然生機,頗有戰鼓擂緊、沙場點兵的態勢。是的,辛苦多日的等待,只爭朝夕間,終會迎來最終的圓滿。
漁季捕獲期,各種海貨上市:活蹦亂跳的鮮蝦,輕移緩步的螃蟹。買回來給家人嘗個鮮,或清蒸、或爆炒,也不枉時節的贈予。
林語堂曾坦言對初秋的喜愛:「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
秋風乍起,暗香浮動,蟹肥菊黃,各種豐饒都在秋季得到完美呈現。
把稻谷收割歸倉、果實采摘,農人臉上的喜悅盡在不言中。感恩天地賜予一派祥和的雨順風調,這不動聲色的豐足,是季節的禮物,更是人們精神的愉悅與內心的滿足。
四季之美,在于流轉。在周而復始地循進中,日子充滿著希望,也讓人生豐富多彩,滿是生機。
人生在奔波忙碌中,有歡欣、有辛苦,各種悲欣交集融匯其中,只要對萬物復蘇抱有期待,見過秋風金谷的瑰麗時刻,生命自會厚重飽滿。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好風景、好時節、好味道,穿梭成秋的獨特韻律。
在清淺的時光里,感受秋的風雅;在歲月的啟示中,把握成長的點滴和生命的可喜;在寬寬窄窄的人生際遇里,把握好眼前,悉心品味秋的從容與安然。
嫩涼初生,秋光乍現,愿珍惜當下,不負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