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不含矛、標)為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號「百兵之王」。在《三國演義》之中,使槍之戰將比比皆是,出類拔萃者28人。以下28將,按其武力,戰績,排名如下:
馬超排名第一,其實是眾望所歸。三國有「前表呂布,后表馬超」之說。初上戰陣,誅王方、擒李蒙,令人刮目相看。潼關之戰,八九回合擊敗于禁、二十回合擊敗張郃,再戰李通,愈戰愈勇,一槍刺死李通,追殺曹操,使其割須棄袍,狼狽逃竄。大戰許褚,使其氣急敗壞,赤膊上陣。仗劍獨闖韓遂大營,砍落韓遂左手,以一敵五,誅殺梁興、馬玩二將,使楊秋、侯選、李堪各自逃命。
歷城城下,馬超于敗軍之際,以一敵八,擊殺楊阜宗弟七人,刺中楊阜五槍。萌葭關下,馬超窮途末路,大戰以逸待勞之張飛,不分勝負。三國第一槍,馬超受之無愧。
趙云橫空出世,大戰河北名將文丑五六十回合,不落下風。長坂坡縱橫萬軍之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北伐之役,擊殺韓德父子五人。一生戎馬,未嘗挫敗,號常勝將軍。斬將之多,為三國之冠。三國第二槍,名副其實。
文丑與顏良齊名,曾經擊敗并追殺公孫瓚時,大戰趙云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延津之戰,于敗軍之際,面對張遼、徐晃二將追擊,射落張遼、殺退徐晃,武力之高,可見一斑。
文鴦匹馬單槍,縱橫于魏軍大營,使司馬師驚嚇眼珠迸出。單挑鄧艾,大戰五十回合,面對魏營眾將,先后反復殺入敵陣之中,槍桃鞭打,擊殺數十員魏將,其勇猛足與趙云長坂坡七進七出,相提并論。
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前后大戰孫策、張遼不分勝負。而憑借高超絕妙之箭術,位列張郃、孫策、夏侯惇之上。
張郃名列河北四庭柱,前后與張遼、趙云、馬超、龐德、黃忠、張飛、魏延交鋒,雖然曾經二十回合敗在馬超槍下,三十回合敗在趙云槍下。然而後來三次大戰張飛數十回合,不落下風。至于三國后期,立馬橫槍,已是鮮逢對手,無人可敵。
孫策號稱小霸王,曾經兩軍陣前,喝死一將、挾死一將,神亭嶺大戰太史慈,不分勝負。
夏侯惇敢與天下數一數二猛將呂布、關平一爭長短。四武五十回合擊敗高順,追擊時備被曹性射傷左目,拔矢啖睛,鼓余勇一槍刺死曹性,其驍悍猛銳可見一斑。
張任號稱西川第一名將,「蜀中槍王」。前后敵魏延、射龐統、追劉備、困張飛,其武力高深莫測。後來諸葛亮用計,出動張飛、趙云、黃忠、嚴顏、劉封五將,方將其生擒。
姜維大戰趙云數回合,趙云稱其槍法與眾不同。然而以一敵二,與王平、張翼交鋒,未能取勝。而射殺郭淮、擊殺徐質,皆以巧取勝。前后三次與鄧艾交鋒,旗鼓相當。因此其武力在張郃、魏延之下,堪與關興、張苞并駕齊驅。
諸葛尚一上戰陣,匹馬單槍,以一敵二,擊退鄧忠、師纂二將,使二人負傷而逃。鄧忠曾經大戰姜維三四十回合,有驚無險,可見諸葛亮尚武力不可小覷。
高覽武力比較模糊,但于官渡之戰,出馬大戰許褚數十回合,不落下風。河北四庭柱之稱,應當不是浪得虛名。
樂進慣使長將大刀,曾經突襲孫權,一刀斬斷孫權左右護衛之雙戟,前后與臧霸、甘寧、凌統交鋒,不分勝負。
霸之武力,應當在張遼、張郃之下,曾經大戰樂進,不分勝負,後來銷聲匿跡。
丁奉為江東十二虎臣之碩果僅存,曾經射殺張遼。長興之戰,斬韓綜、誅桓嘉,老當益壯。
李典之武力,應當在樂進、曹洪之下,于禁之上。
徐盛之武力,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先鋒張普,憑此一戰,榜上有名。
于禁先后與張飛、馬超交戰,未十回合而不敵,但能全身而退,已是不易。
傅肜在夷陵之戰,于敗軍之際,率部斷后,誓死不降,以身殉難。
張嶷之武力,應當在王平、馬岱之下。南征時與祝融夫人交鋒,中飛刀被摛,北伐時被王雙一錘擊中后背。後來,段會之戰,為救姜維,死于亂箭之下。
曹遵是曹真賬下正先鋒,曾經與副先鋒朱贊奮力突破蜀將王平、馬岱、張翼、廖化之包圍,可見武力不俗,後來曹遵遇到魏延,被一刀斬于馬下。
申耽是申儀之兄,兄弟雄據上庸、西城三十年,司馬懿征討新城時,一槍刺死孟達。
孫禮有拔劍斫虎之威,然從司馬懿抵御蜀漢北伐時,被張嶷、馬忠圍困,倉皇奪路突圍。無單挑、斬將之戰績。
高干是袁紹外甥,躍馬提槍,氣勢不凡,未見其上陣單挑。
郭淮方策精詳而武藝平庸,曾經與夏侯霸交鋒,戰不十合,抵擋不住。鐵籠山之戰,郭淮縱馬提槍追擊姜維,當時姜維猝不及防,單騎帶一副空弓奪路而走,郭淮一箭射向姜維,竟被姜維用空手接箭反射,正中額頭,當場落馬而死。
陳泰以智謀顯名,武力非見所長。曾經與郭淮合力擊敗夏侯霸。鐵籠山之戰,陳三年單挑姜維,戰不三合,奪路敗走。
朱然在正史中名震敵國,而小說之中,遇上關羽,不敢交鋒。夷陵之戰,于戰陣之中遭遇趙云,交鋒未一合,被趙云一槍刺于馬下。
孟達雖說武力平庸,三回合敗在劉封刀下,但于新城一箭射殺魏國名將徐晃,後來兵敗勢窮,被申耽一槍刺死。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