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是一種熱帶水果,營養豐富,價格也高,所以長期以來都被稱為「水果之王」。
除了價格貴,榴蓮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臭」。
就因為受不了那個味道,所以很多人都還沒吃過榴蓮吧。其實扒開厚厚的外殼,里面的榴蓮肉一點都不臭,吃起來香甜綿密,像奶油冰淇淋般絲滑,所以沒吃過的快試試吧。
水果的公母,都是通過形狀來區分的。母榴蓮的形狀比較圓潤,果形飽滿,有一個一個的鼓包,鼓包里就是果肉,這樣的榴蓮通常有很多肉。
而公榴蓮是又細又長的,殼比較厚,沒有多少果肉,味道通常比較酸,沒有母榴蓮甜。
同個品種的榴蓮,外形和果臍圓一些的,里面的榴蓮果肉通常要更多一些,并且皮相對也沒那麼厚。
和「圓榴蓮」相比,個頭和果臍偏尖的榴蓮,果殼較厚,里面的榴蓮果肉較少,也不夠飽滿。
榴蓮的外表,有個很明顯的特征,果殼上長滿了一根一根的果刺。
榴蓮外殼上的尖刺,也和榴蓮的成熟度、味道有關系,記住2點即可。
①捏住相鄰的2根尖刺,如果捏不動,說明成熟度不夠;如果能捏到一起,說明比較成熟,肉多味甜。
②尖刺又細又長,這樣的是公榴蓮;尖刺又粗又短,是母榴蓮。
另外味道甜的榴蓮,它的果刺可以捏動,這說明榴蓮的成熟度高,挑選榴蓮時,可以捏捏看。
有些榴蓮的果刺,看上去又短又大,并且分布得比較稀疏,這是因為里面的果肉把外面的刺撐開了,因此這樣的榴蓮,果肉要更多一些。有些榴蓮的果刺,看上去又長又細,分布得較密集,說明里面的果肉比較少。
因此,在買榴蓮時,大家還可以觀察下榴蓮殼上果刺的狀態,優選果刺看上去比較短,且分布較疏的榴蓮,這樣的榴蓮,果肉通常要更多更厚。
如果榴蓮外殼已經開口,而且開口比較大,說明熟透了,容易污染變質,不要選。盡量挑選,剛剛開口,或是沒有開口,刀子輕輕就能撬開的榴蓮。
大家在買榴蓮時,不要選擇裂口大的。如果急著吃,可以選一些輕微開口的;如果不急著吃,就買沒裂口的,在家里放幾天,也會裂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