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大司馬和丞相,到底誰的權力更大?扒一扒漢朝高層的架構重組!
2023/11/12

很多人在讀漢朝歷史的時候,往往都被那些官職的名字,搞得一頭霧水。

因為在不同的時期,國家最高官職的名稱,可能截然不同。比如說秦朝權力最大的丞相,到了漢朝就變成了大司馬。而到了三國的時候,又變成了丞相!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實際上,中國古代不同時代,最高官職的名稱,確實可能有很大差別。但每次變化背后,其實都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歷史變革。

用現代話來說,每次變化,就是國家的一次‘架構重組’。而每次架構重組,絕對不是‘又蠢又沒意義’,而是一定有很多歷史原因在這里面。

所以,我們不妨捋一下古代最高官職變化背后,大致的歷史故事,我們或許就能搞清楚這些官職的含權量了。

首先,在先秦時代之前,很多諸侯國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往往會找一個人,做國君的助手。

這就好比現代企業,一個諸侯國就是一個家族企業。國君就是董事長,而找來的這個助手,就是企業的總經理。

而在先秦時期,不同的諸侯國,對于總經理這個職位的叫法,可能截然不同。比如說楚國,就管這個職位叫令尹。而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國,則是管這個職位叫‘相邦’。

所以,當年秦國的管理模式,基本就是國君管大政方針,然后相邦負責日常工作的細化執行。但是後來,隨著秦國越來越大,相邦這個總經理的工作,越來越多,所以自己也需要找幾個助手。

所以接下來,秦國就給相邦設置了幾個副手。這個副手,就叫做‘丞相’。

另外,在周王室那邊,這個官職叫做太宰!雖然在周王室那邊,還有幾個比太宰更高的官職。但是因為當年周公輔政的時候,周公的職位就是太宰。

所以後來,這個官職就潛移默化,成了周王室那邊的最高職位。

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周王室衰落了,但是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後來,大家就把‘太宰’和‘相邦’,混合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詞,叫做‘宰相’。

所以在先秦時期,宰相其實并不是一個實際官職,而是一個形容。如果一個官員,在一個國家內部掌握了行政大權,那他就可以被稱作‘宰相’。比如說秦國的相邦,楚國的令尹,其實都可以叫做‘宰相’。

而再往后,就到了秦朝。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秦始皇發現:相邦這個職位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很容易威脅到他的皇位。

比如說在秦始皇登基之初,那位大權在握的秦國相邦呂不韋,權力就有點過大。秦始皇喜歡獨掌大權,自然不喜歡有人能威脅到他的位置。

所以秦朝統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就把原本相邦的權力,一分為三。

在這次改革里,秦始皇直接取消了相邦這個職位,同時讓原本做相邦副手的丞相,接手相邦處理日常政務的權力。同時,秦始皇還設置了太尉和御史大夫,太尉接管了丞相手里的兵權,而御史大夫則是接管了監察權。

就這樣,在秦朝的時候,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統稱為三公。這三個職位,瓜分了當年相邦的權力。同時,丞相下轄九卿,九卿對應九個具體職能部門,負責日常行政工作。

不過,三公九卿制出來之后,秦始皇依然不太滿意。丞相和御史大夫倒還好說,唯獨太尉這個官職,秦始皇還是覺得,權力有點太大了。畢竟,一個能管轄全國軍隊的官員,完全可以指揮軍隊造反。

所以後來,在秦朝這十多年的歷史上,就始終沒有任命過任何一個人做太尉。

兵權一直由皇帝自己來把控,然后皇帝下面,直轄幾個將軍,直接管理軍隊。

秦朝之后,經過一場秦末混戰,就到了接下來的漢朝。

漢朝開國之初,劉邦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直接抄襲了秦朝的所有制度。包括官職名稱,也都完全一致。而在那場秦末混戰當中,因為劉邦長期在前線和項羽打仗,他需要一個官員,在背后替自己主持日常工作。而秦朝的丞相,權限又不足以完成這些工作。

所以當時劉邦就選擇,恢復了當年秦國的相邦職位,讓蕭何擔任這個官職,替他坐鎮后方。但同時,因為劉邦本人名字里,帶著一個‘邦’字。所以為了避諱,相邦後來就改叫‘相國’。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在史書上,大家都管蕭何叫蕭相國的原因。

再後來,等到劉邦去世的時候,天下已經徹底平定。

到了這個時候,相國的權力,就又顯得有些過大了。所以後來呂后掌權的時候,就延續了當年秦朝的制度,再次把相國改為丞相。從這時候開始,西漢玩的又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套玩法了。

這套模式,大概持續了七八十年的時間。直到漢武帝時期,這套制度再次出了問題。因為漢武帝要打匈奴,國家常年開戰。如果按照原本的制度,應該是下面的武將向太尉匯報,然后太尉再向漢武帝匯報!

這種模式,漢武帝就很不喜歡。

和平時期的太尉,雖然名義上執掌國家軍權,但實際權力并不大,因為沒有多少機會調動軍隊。可是戰時就不一樣了,戰時需要經常調動軍隊,這就給了太尉做大的機會。

所以後來,漢武帝就廢了太尉,改由前線的將軍,直接向他匯報。

但是時間長了之后,漢武帝發現,這種匯報制度,效率太低。

畢竟作為皇帝,除了打仗之外,他還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做。這樣一來,他還是需要找幾個人,替他搞清楚下面的情況,然后再向他匯報。

而當時漢朝的前線軍隊,基本上都是由衛青和霍去病來統領的。這個替他整理匯報資料的人選,自然也就是衛青和霍去病兩人最合適。

所以後來,漢武帝就給他們倆人,單獨設置了一個‘大司馬’的職位。

從權力上來說,大司馬的權力,基本等于當年的太尉。但同時,因為漢武帝時期戰爭比較多,大司馬除了匯報之外,還需要幫皇帝進行決策,所以也有了一部分丞相的權力。

所以,在漢武帝時代,大司馬取代了太尉。而且,從這時候開始,大司馬的權力,要比丞相更大。

同時,在漢武帝時代,漢武帝覺得丞相的權力,還是太大,會制約他打匈奴。所以後來,漢武帝就設置了一個叫尚書台的部門,分去了一部分丞相的權力。

于是到了西漢中后期,丞相的權力被進一步限制。這時候漢朝玩的,其實已經不再是三公九卿制。而是二公九卿制,再加上大司馬和尚書台體制。

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了西漢后期。而到了西漢后期之后,因為大司馬權力太大了,后面的兩位皇帝,又想利用丞相和御史大夫,分去大司馬的一部分權力。

所以,漢成帝在位時,把丞相改名為大司徒。而漢哀帝在位時,把御史大夫改名為大司空。

就這樣,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這‘三大’的三公制度,終于出現了。

不過,如果忽略改名背后的權力變化,我們會發現:其實就是換湯不換藥,官職改個名而已。大司徒就是丞相,大司馬就是太尉,大司空就是御史大夫。

一直到這里,各種官名改革,其實都很好解釋。

但是再之后,來了一個特別令人無語的人,這個人叫王莽。

請注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絕大多數的官職改名,背后都有一段‘架構重組’的歷史背景。但只有兩個人,他們改名,不是為了架構重組,純粹是為了個人喜好。

一個叫王莽,另一個叫武則天。

這倆人掌權的時候,把很多官職、地面之類的東西,都給改了。但是他們改名的原因,不是為了降低某個官職的權力,也不是為了重新設計權力結構。王莽改名是因為比較托古改制,想要效仿先秦時期。至于武則天,大概就是純粹是為了自己叫著好聽。

而在王莽時期,王莽幾乎把九卿的所有官職的名稱,都給改了。但同時,他們的職權和工作,一點都沒變。

除此之外,王莽改革的時候,好像沒對最高的三公改名。這倒不是因為三公權力大,而是因為當時三公的名字,已經很符合周禮的要求了。

于是,在王莽時期,大家玩的還是‘大司徒、大司馬和大司空’這套制度。而這三個官職,對標的其實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這三個官職。

再往后,等到王莽被推翻了,劉秀開始逐鹿天下的時候,終于又來了一次架構重組。

劉秀當時面對的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大司馬的權力,實在太大了!要知道,劉秀招撫河北的時候,最初手里一兵一卒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再設置一個統轄全軍的官職,這個官很容易會直接篡取他的皇位。

所以,幾乎就在劉秀稱帝之后不久,劉秀就打著恢復西漢祖制的名義,把管軍隊的‘大司馬’,重新改名為太尉。而在改名的過程當中,劉秀極大的限制了大司馬的權力。改名之后,太尉名義上雖然還管全國軍隊,但實權已經遠不如當初的大司馬了。

就這樣,等到東漢統一天下之后,東漢高層就又變成了‘大司徒、太尉和太司空’模式的三公制度。不過後來劉秀想了想,覺得大司徒和大司空這兩個官,名字還是不太好聽。一個丞相,一個御史大夫,你權力再大能大到哪里去?還能比皇帝更大嗎?

于是在這之后,劉秀就把大字給摘掉了,變成了‘司徒、太尉和司空’的三公制度。

除此之外,後來東漢徹底平定天下之后,劉秀又覺得,以往的三公制度,哪怕把權力分給三個人,權力依然還是太大了。所以到了劉秀在位后期的時候,劉秀開始把三公的位置,變成了一個顧問性質的職位。允許他們參政議政,但是不允許他們直接去管很多事情。

而這樣一來,三公分攤出來的工作,該由誰來做呢?劉秀想了想之后,就開始把當年西漢設置的尚書台,大力抬升起來,讓尚書台干這些活。

而尚書台這邊,作為一個機構,也需要一個老大。所以接下來,劉秀又把當年作為閑職的‘太傅’,提了出來,讓太傅去管尚書台。

當然,絕大多數時候,尚書台是直接由皇帝領導的。只有極少數時候,比如說皇帝太小了,或者皇帝不想管事的時候,太傅會管尚書台。但同時,太傅手里沒有兵權。

而且,因為很多時候,尚書台是皇帝自己管理的,根本就不需要太傅。所以在東漢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太傅這個官職。只有在少數時候,才會設置太傅。但只要有太傅這個官職在,太傅就一定高于三公。

另外,東漢後來還有另一個不經常設置的官職,叫做‘大將軍’。雖然太尉在名義上,統領全國軍隊,但實際上已經被架空了。大將軍就不一樣了,大將軍在權力上,也可以完全控制軍隊。

所以,東漢時期的高層,基本上就是‘三公加大將軍加太傅’的格局。三公雖然常年設置,但只有參政議政權力,實權不大。而大將軍和太傅,雖然不是常設職位,但權力卻大的驚人。

于是我們會發現,後來東漢時期,某個外戚掌權的時候,他們的官職,要麼就是大將軍,要麼就是太傅,原因其實就在這里了。

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東漢末期。

下一個跳出來,再次進行架構重組的人,名叫董卓。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東漢京城這邊,爆發了宦官和外戚的互殺。在此期間,地方軍閥董卓,帶兵入京,掌握了大權。而董卓入京之后,不滿足于擔任已有的官職。因為所有已有的官職,不管是大將軍還是太傅,權力都小于他需要的權力。

所以這個時候,董卓就提出,讓皇帝給他再設置一個官職。

在董卓的逼迫之下,最后大家不得不新設置了一個官職,叫做太師。太師其實也是周朝的官職,但是後來就沒有了。而在董卓這時候,董卓只是需要太師這個名字,至于職位的權力,已經和當年周朝時候的太師,完全不一樣了。

簡單來說,太師的地位,在諸侯王之上,只在皇帝一人之下,同時掌握所有的軍政大權。

另外,這時候董卓還在保留原有三公的基礎上,重新設置了‘丞相’這個官職。其實從職位上來說,此時的丞相,已經和司徒重合了,當時的司徒是王允。但問題是,按照之前東漢的官員制度,司徒就是一個虛職,沒有丞相那麼大的實際權力。

就這樣,最后董卓自己給自己加了一個太師的官職,同時重設了丞相的職位,自己又兼任了大將軍的職位。這樣一來,整個東漢的所有權力,就都在他的手里了。

正是因為董卓抓穩了所有權力,接下來,他才有能力直接廢了漢少帝,改立漢獻帝為皇帝。不過這個行為,也直接導致地方上紛紛開始起兵,討伐董卓,之后就是三國演義里面的劇情。

而董卓被殺之后,各地的割據勢力,一直在忙著相互打仗爭地盤,沒人管漢獻帝。所以這個時候,官職已經不重要了,地盤和軍隊才重要。

直到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成了一個吉祥物。這個時候,官職對于曹操來說,才重新重要了起來。

而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過程當中,曹操剛過來救漢獻帝的時候,漢獻帝任命他為‘錄尚書事’,也就是管尚書台,相當于之前的太傅。等到漢獻帝到了許昌之后,曹操又被加了一個大將軍的頭銜。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已經是軍政大權一把抓了。

而軍政大權同時抓穩時候,僅僅只過了兩個月,曹操又兼任了司空。司空就是當年的御史大夫演變過來的,所以自此之后,監察權也在他手里了。

等到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并且徹底統一北方之后,這時候的曹操,又覺得自己官職太多,太過麻煩。所以在打赤壁之戰以前,曹操一邊忙著訓練軍隊,一邊宣布,廢除當年東漢的‘司徒司馬司空’的三公制度,重新恢復丞相制度,曹操自己親任丞相。

這樣一來,曹操雖然只有一個丞相的官職,但卻可以合法的管所有的工作。

而當了丞相之后,因為曹操一直到死,都沒有篡位。所以丞相這個位置,就成了他的終點。雖然後來曹操又加了魏王的爵位,然后還可以‘劍履上朝,贊拜不名’,但那些都是爵位和榮譽,而不是官職。

而且,曹操這個丞相,和以往的丞相是不一樣的。以往的丞相,只管日常行政工作,但是曹操這個丞相,幾乎可以管一切。

包括管皇帝。

而曹操去世之后,沒過多久,曹丕就篡位了。到了這里,東漢也就徹底亡了。再往后,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就是他們玩各種架構重組的故事了。

所以,漢朝的高層官職,雖然多次變遷。但每次變遷的背后,基本上都有一段歷史故事。相對來說,官職改名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背后的權力斗爭。

畢竟,像王莽這種為了迷信或者思想崇拜,就隨意給官職改名的人,歷史上一共就沒幾個。更多的時候,大家改名,都是為了爭奪更多的權力而已。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