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宿舍一樓廚房的窗戶突然被打破,然后一顆棕熊腦袋出現在窗外,它似乎知道自己是國家保護動物,有恃無恐的和宿舍里的人對視,完全不見慌亂。
這頭棕熊好像很了解廚房是人類存放食物的地方,把人嚇跑之后,進來一頓搜刮還連吃帶拿, 最后把電飯鍋都給端跑了。
這是 西藏昌都一位小哥9月3日發的視訊,他抱怨道:「經常有棕熊深夜造訪宿舍,怎麼辦?」網友在評論里問他為什麼不報警,小哥的回答卻讓眾人哭笑不得: 「我就是員警!」
小哥拍攝的視訊截圖
難道連警察叔叔也拿這些反客為主的熊沒辦法?這些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生活的西藏棕熊該如何治理?
夜間,院子中有兩頭藏馬熊鬼鬼祟祟地活動
西藏棕熊,是 棕熊的青藏亞種,也被叫作 馬熊、 藍熊、 藏馬熊等等,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藏馬熊身體粗壯強健,頭寬而吻尖長,全身呈棕黑色,只頸部帶有一圈白色領環。
藏馬熊,身材健壯,肌肉發達
藏馬熊通常生活在高山、森林和高原地區,主要分布于中國喜馬拉雅山以北、以東的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貴州和云南西北等地。且是 雜食性動物,以植物、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據說生活在高山地區,尤其是在喜馬拉雅山脈等地區, 「雪人」、 「雪怪」的傳說流傳甚廣,不同文化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故事和描述,但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身材高大、覆蓋厚毛皮、生活在嚴寒的高山地帶。
「雪人」通常被描述成的形象,腳非常大
雪人的存在一直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些傳說可能是基于誤解或對已知動物的誤認。
盡管如此, 雪人的傳說仍然引發了廣泛的興趣,吸引了冒險家、探險家和科學家前往高山地區進行調查和尋找證據。埃德蒙·希拉里爵士領導的探險隊就是其中之一。
埃德蒙·希拉里
埃德蒙·希拉里爵士是著名的新西蘭登山家,以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而聞名于世。然而,他也對神秘的雪人傳說充滿興趣。
登山時追捕的「雪人」腳印,看起來雪人是赤足行走
在前往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的一次探險中,希拉里領導的團隊獲得了兩塊被當地人認為是「雪人毛皮」的碎片。這些碎片具有濃密的毛發,在當時引起了團隊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當時轟動一時的、所謂的「雪人皮毛」
然而, 後來經過科學鑒定,這些皮毛碎片最終被確定為藏馬熊毛皮的一部分,而不是傳說中的雪人。
藏馬熊是否為「雪人」傳說的原型,我們不得而知。但在現實生活中,本應在高山雪原中的藏馬熊和人類的交際卻并不罕見……
想不到吧,「雪怪」竟是我?
近年來,西藏等高原地區成為了一連串「熊出沒」的熱門場所。但千萬別認為這是人與自然多麼親切的場景,外地人也許還不能理解藏馬熊帶來的危險,但高原地區的人們早已深受其擾。
五月的一個深夜,多只藏馬熊出現在巴青縣貢日鄉檢查站門口,它們的到來嚇得看門的犬只四處逃竄, 隨后這些「龐然大物」甚至掀翻了檢查站的大鐵門,仿佛進入了無人之境。
檢查站的大鐵門直接被藏馬熊暴力拆毀
六月底,當地居民拍攝視訊稱,一頭藏馬熊出現在巴青縣的大街上, 這頭熊似乎對人類充滿了興趣,見人就追。隔天,它又大搖大擺地在城區大街上漫步,毫不介意成為當地市民的特別「游客」。
而在八月,有一群驢友在前往夏曲卡鎮的558國道上,也遭遇了「熊出沒」的經歷。聽說,現在西藏地區的藏馬熊已經變得如此大膽,可以 毫不客氣地向游客討要食物。
公路旁的藏馬熊,千萬不要近距離接觸!
一位游客更是發文稱, 早上一覺醒來,露營的賬篷已經被藏馬熊撕得破爛,好在當晚她臨時決定睡在車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網友發布的視訊截圖,賬篷已經嚴重損毀,事發后仍心有余悸
藏區當地人也多次告誡游客:「 最近很多來西藏旅游的人去投喂藏馬熊,但大家根本不知道這東西的危險性!一般被它拍死了以后是找不到臉皮的,我們見過太多被它襲擊過的人,活下來的都沒有臉皮了!」
人家可不是只吃素的,餓急了更兇猛
藏馬熊屢次闖入人類領域發生沖突的事件不禁讓人們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野生藏馬熊的異常行為?是環境變化、食物供應問題還是人類干擾的結果?
無論原因為何,這一系列與人類接觸的事件都提醒我們,和這些野生動物的和諧相處是至關重要的。
可偏偏這些會危害人身安全的藏馬熊是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絕對不能隨意任人報復宰殺。 我們又該如何做,才能妥善地治理好這個問題,不再讓「熊出沒」成為常態?
帶崽的野生動物更加兇猛,碰見了就盡快移動出它們的視線
其實,頻繁出現在人類面前,不過是藏馬熊一種 無奈的生存策略。
藏馬熊的主要食物來源包括山林高原中的植物、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人類活動導致了森林砍伐和土地開發,這減少了藏馬熊的自然棲息地,迫使它們尋找新的居住地,通常選擇了靠近人類社區的地方。
同時,由于環境變化、生態系統破壞和氣候變化等因素, 它們的食物供應受到威脅,這也驅使它們進入人類居住區覓食。
2022年春,一只母熊帶著兩只熊崽闖入牧民家,先吃牦牛,又趕牧民,鳩占鵲巢,準備冬眠
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 保護藏馬熊的棲息地,這也有助于 維持它們食物源的穩定性,從而確保藏馬熊有足夠的食物可供選擇,而不需要進入人類社區覓食。
為了增加它們的食物來源,必須積極保護這些棲息地。這包括禁止非法砍伐樹木、不合法的土地開發以及環境破壞。
此外, 需要推廣可持續土地管理和農業實踐,以減少棲息地的破壞,確保藏馬熊的野生植物和昆蟲等食物來源得以維持。
生活在野外的三頭藏馬熊
藏馬熊所居住的高山、森林和高原地區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保護這些棲息地,我們同時也保護了其他野生動植物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健康。這對于維護整個生態平衡至關重要,因為自然界的各個物種都相互依賴、互相依存。
靚麗的高原風光
一位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網友,和大家講述過西藏地區人熊沖突激烈的問題:
「當時我駐地所在的村子, 在幾年前修建了垃圾場,因此引得棕熊聚居。」
「聽當地工作人員說, 曾經夜間在垃圾場的車內向外數熊,數目有二十只之多。我們黃昏時駕車外出,也會在山間車道看到有藏馬熊出沒。」
垃圾場中愜意的熊(示意圖,此為黑熊)
因此,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 改善垃圾處理系統,提高垃圾管理水平,特別是在潛在的藏馬熊棲息地周圍。 這可以通過使用密封的垃圾桶和垃圾堆放區域來實現,以防止熊被食物垃圾吸引。
拉薩市的垃圾分類管理,盡顯「綠色內涵」
西藏自治區「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有效的垃圾管理不僅有助于保護野生動物,還有助于維護人類的安全,減少藏馬熊進入人類活動區域的機會,降低人熊之間潛在的沖突和危險。
這兩項措施不僅有助于減少藏馬熊與人類之間的沖突,還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多樣性。
保護自然棲息地和改善垃圾管理不僅有助于藏馬熊的生存,還有助于人類與野生動物和諧共存,確保這一珍貴的物種能夠在自然環境中繼續繁衍生息。
原野上自由奔跑的藏馬熊
不僅如此, 教育和意識方面也要提高。
向當地和來藏人民提供關于與藏馬熊共存的培訓和教育,教導人們如何正確處理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并提供信息,以減少可能引發沖突的行為。
最重要的是,如果到藏區游玩,我們必須謹記—— 堅決不可投喂遇見的藏馬熊,不能養成它們依賴人類獲得食物的習慣,否則后患無窮。這既是在保護藏馬熊,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人身安全。
遇到野生動物,要緩慢駛離
此外, 對于頻繁進入人類社區的藏馬熊,例如文章開頭屢次闖入派出所「襲警」的那頭棕熊, 專業部門可以考慮將它們捕獲并轉移到遠離人類居住區的野外。
這需要謹慎的計劃和合法的程序。與此同時,對藏馬熊也不可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數據收集,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藏馬熊的習性、行動和棲息地需求,可以用于更精確地制定沖突管理計劃。
藏馬熊屢次來犯居民區,絕不意味著它們的數量已經泛濫成災。事實上,全球藏馬熊種群數量僅存5000多頭。
因此, 藏馬熊的保護不僅僅是為了維護生態平衡,還涉及到保護生態多樣性和維護生態系統健康。這些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維持著植被的穩定和生態鏈的平衡。
數量極其稀少
此外, 藏馬熊也是中國珍稀的野生動物資源,對于生態旅游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因此,保護它們不僅是對自然的尊重,也是對我們自身文化和遺產的投資。
總之,解決西藏棕熊頻繁進入人類居住區的問題需要綜合性的措施,包括生態保護、垃圾管理、教育和遷移等方面的努力。
只有通過全面的努力,我們才能實現與這些可愛而珍稀的野生動物和平共處,確保它們的生存和未來。 這是對自然世界的一種尊重,也是對我們自己和后代的一種負責任的行為。
不要讓它們奔跑的身影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