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跑了!
9月9日的夜里到10日,廣東一場暴雨,讓茂名彭湖村附近一家鱷魚養殖場里水位上漲,甚至越過了圍墻, 鱷魚池里71條鱷魚,不知道趁機跑了多少只。
(出逃后在洪水中游弋的鱷魚)
當地立刻通知居民一定要做好防護,不要靠近養殖場,尤其是各種水塘,同時組織搜捕。 到9月14日,已經抓回了36條鱷魚。
但是養殖場里的積水還沒能抽完,現在根本沒法計算到底跑出去多少條鱷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逃跑的幾乎都是成年鱷魚。
要是在路邊積水里看到這個,誰都要起一身雞皮疙瘩
人類對鱷魚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一種自保機制,畢竟一條成年鱷魚可以輕松咬死一個人,再加上長得又丑又兇,實在讓人生不出好感。
這麼危險的鱷魚,究竟是誰在養呢?人如果遇到,鱷口逃生的機率有多大?鱷魚和人類,究竟誰是誰的天敵?
此次茂名出逃的鱷魚,是趁著連日暴雨河水上漲,而后趁機逃跑的。當地政府隨后在鱷魚可能出沒的區域設置了警示牌, 警告附近村民遠離水面,尤其不能下水捕魚。
原因也很簡單,水下是鱷魚的樂園,主動接近甚至下水,幾乎就是去給它「送肉」去的。對比之下,鱷魚如果離開河水上岸活動,它的活性和攻擊力都會大大降低。
(養殖場的暹羅鱷)
在茂名,養殖鱷魚戶眾多,有的養殖場的鱷魚達到了12000條。平日里,養殖戶會用圍墻和鐵絲網圍住飼養區保障安全。但是暴雨導致的洪水漫過圍墻,可能一些養殖戶的鐵絲網損壞,最終才讓它們有機可乘的。
逃走的鱷魚全都是 暹羅鱷,又叫泰國鱷,屬于外來飼養品種。從性情上來看,暹羅鱷相對溫順,沒有其他熱帶地區鱷魚的攻擊性高。
不過,茂名高州市的一位養殖戶也表示, 個性溫順不代表它沒有攻擊力,尤其是成年的暹羅鱷,體長兩米甚至超過三米,體重在100到300公斤之間。加之它們是逃跑,很容易在外部環境中受到刺激,攻擊性很可能會增強。
遠在中山市的胡誠禮有著三十多年的鱷魚養殖經驗,出逃后的這幾天,他接到過茂名很多人打來的電話, 他聽說有的鱷魚的體重達到了250公斤。
(胡誠禮的鱷魚養殖場)
當地已派出了包括公安和消防在內的專業人員開始抓捕,茂南區應急管理局也已派人前往協助抓捕。 截至到9月14日,抓捕人員利用聲納設備已抓到36只。
一位有著多年鱷魚屠宰經驗的村民也參與了抓捕,方法是 確定好鱷魚的位置后,用220伏的電棒將其電暈,而后活捉捆綁。
如果有的鱷魚藏匿在深水或者水草茂盛的區域,便由武警開槍擊斃。
(已被抓獲的出逃鱷魚)
除了電擊之外,胡誠禮也表示,用漁網將鱷魚罩住,再有專業人員騎跨在鱷魚背部,最后用扎帶纏繞其嘴,也能將鱷魚捕獲。
不過出于安全考慮,當地只是采用了電擊或者擊斃這兩種簡單粗暴的方式
參與抓捕的人員也向媒體表示, 這些出逃的鱷魚由于幾天沒吃到東西了,所以攻擊性很強。
外界更擔心的是,假如最終沒有抓完,散落在外的鱷魚是否會構成長期威脅?有專業人員表示,因為暹羅鱷的老家在泰國,那里是熱帶季風氣候終年如夏,所以這類鱷魚不耐寒。
而茂名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相對于泰國較低而且有起伏, 所以鱷魚脫離飼養場的情況下,整體活力會有所降低。哪怕有的成年鱷魚僥幸在外面繁殖了,鱷魚的幼體也會在冬天到來的時候被凍死。
(幼年暹羅鱷)
因此,出逃鱷魚雖然有攻擊性,但是長期威脅并不用擔心。此外截止到目前,還沒有發生出逃鱷魚攻擊人類的報告。
而且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以往鱷魚傷人致死的事件,基本上都發生在國外。
2016年夏天,美國奧蘭多,一個兩歲的男孩和父母在湖邊玩耍的時候, 湖中的短吻鱷突然暴起將男孩拖入水下。
事發時男孩的父親曾跟鱷魚搏斗導致手臂受傷,母親也嘗試營救可沒有成功,整個過程持續了不到一分鐘。
事發后,救援人員殺死了湖中5條鱷魚,并一一對其開膛破肚,但并沒有發現男孩的尸體。直到16小時后,尸體才被搜尋到。除了咬痕,尸身基本完好。也就是說,鱷魚只是襲擊而沒有吃人。
(2016年遇害的男童)
今年7月,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也發生鱷魚襲人事件, 69歲的老人在遛狗時遭遇鱷魚襲擊,等救援人員搜尋的時候,尸體已被啃食的殘缺不全,而那只襲擊的鱷魚還在旁邊守護著自己的「獵物」。
每年,全世界鱷魚襲擊人類的事件超過一千起,大部分的襲擊都發生在非洲、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比如在非洲,每年會發生幾百起襲擊事件,一半左右的受害者在遭襲后都會死亡。
之所以襲擊多發生于這些地區,跟鱷魚的分布區域有關。全世界除了歐洲和南極洲之外,其他中低緯度地區基本都有野生鱷魚分布,這跟鱷魚不耐寒,喜歡潮濕溫熱的環境正好相契合。
(2022年,印尼一起鱷魚襲人事件,兇手嘴里叼著受害人的殘肢)
有意思的是,美國以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除了非洲和東南亞之外,鱷魚襲人事件最多的國家。
尤其是美國,其南部佛羅里達半島上分布的都是 短吻鱷,性情相比于全球最大的灣鱷以及非洲的尼羅鱷要溫順多了。
之所以還會不斷發生襲人事件,是因為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鱷魚的棲息地受到侵占擠壓,人鱷之間的土地之爭越來越突出。
佛羅里達州,鱷魚的數量超過了100萬條。南卡羅萊納州,近20年30%的人口增速,跟越來越多的鱷魚襲人事件呈正相關。
至于非洲和東南亞,一個是尼羅鱷的老家,一個是灣鱷的老巢,兩種鱷魚不但體型巨大而且攻擊性也強。
只要有人無意間闖入它們的領地,發生不幸的機率就會增加。更何況,非洲和東南亞兩地的人口密度很高。
相比之下,我國雖然有本土的揚子鱷,但它似乎是一個「戰五渣」,網傳其連大鵝都打不過。
一方面,相對于熱帶地區的鱷魚,揚子鱷性情確實相對溫和。另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恐怕還在于,如今揚子鱷已蛻變成為珍惜保護動物了。
歷史上,國內揚子鱷的分布甚至能到達黃河流域,但由于氣溫變化尤其是人口持續的增長,揚子鱷的分區逐步壓縮到了長江流域。
時至今日,揚子鱷的分布只剩安徽南部地區。野生的數量,更是只有兩百多條。截止到2022年,人工飼養再放養的數量也僅有1000條左右。
要知道,國內的揚子鱷和美國的短吻鱷屬于近親,在美國的鱷魚親戚都敢大張旗鼓的吃老太太了,國內的揚子鱷卻還得躲避老婦在河邊洗衣時舉起的棒槌。
別真的以為揚子鱷就是個「棒槌」,歸根結底是棲息地沒了,數量變少了。汪仁平是安徽揚子鱷保護區的調研員,他表示揚子鱷的咬合力為800公斤,能輕松把烏龜殼咬碎。
所以說,假如國內揚子鱷的水平在將來也恢復到百萬級別,到那時候再看看誰追誰吧。
(一只潛于水中的鱷魚)
不過,時下因為揚子鱷的溫順,尤其是今年南京動物園還推出一項「釣鱷魚」的游玩項目,從而讓不少人信心倍增,以為遇到鱷魚能輕松自救并逃生。
「釣鱷魚」項目就在南京動物園, 人乘船停在湖水中央,而后伸出釣竿讓水下的揚子鱷去吃上面的食物。
網傳視訊顯示,甚至有心寬的家長,讓自家孩子也這麼玩。網友看到視訊驚呼,要是孩子被扯拽入水咋辦。
(南京動物園的釣鱷魚項目)
很顯然,這些家長沒看過柬埔寨鱷魚吃人的新聞。此前, 柬埔寨一名兩歲女童不幸跌落鱷魚池,而后她的父親親眼看著女兒被啃食的只剩下頭顱。
根據此前鱷魚襲人的案例來看, 被襲擊者是全年齡段,不分男女老幼,除此之外,遭襲地點有水中也有陸地。可見只要遭遇鱷魚,人類只要沒攜帶趁手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白送。
尤其是在水中,鱷魚碩大的體型和巨大的咬合力,分分鐘能讓一個人享受「死亡套餐」。不過,也不是沒有例外的情況。
2017年3月,澳大利亞昆士蘭一個18歲的少年,在被鱷魚拖入水中后居然逃脫了。但是,他本人也付出了左手臂骨折和嚴重撕裂傷的代價。
救援人員事后認為, 最關鍵的因素是少年設法回到了岸上,否則在水中他完全會喪命。
(一只尼羅鱷正在襲擊角馬)
這件事似乎說明人還是能自救的,可實際在赤手空拳的情況下,多數人一旦被咬,其實很難掙脫鱷魚的控制。加之混亂中情緒高度緊張,即便一時沒有被咬死,入水之后也可能窒息而亡。
所以, 極端個案無法代表全部,最好的自救,還是應該遠離鱷魚出沒的地方。
其實,野生鱷魚的攻擊性,和人工飼養鱷魚所獲取的經濟價值并不矛盾。
(鱷魚養殖場)
以我國為例,由于鱷魚的生活習性, 目前人工飼養鱷魚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飼養的種類,根據2003年林業局公布的可經營野生動物名錄,有灣鱷、尼羅鱷、暹羅鱷三個品種。
此次茂名出逃的鱷魚為 暹羅鱷,養殖場 每條的經濟價值為兩萬元。鱷魚的經濟價值,主要是食用、制作皮革用品以及入藥。近年來,異寵愛好者也將鱷魚當成寵物飼養。
在云南河口縣,有省內最大的暹羅鱷飼養基地, 一公斤的鱷魚肉200元,一張鱷魚皮可以賣到5000元。一個飼養場的年產值,就能輕松達到千萬級別。
(鱷魚皮)
甚至于近年來由于國內逐漸流行起了鱷魚肉,遠隔重洋的非洲都有了飼養和屠宰鱷魚的產業。每年,非洲出口到我國的鱷魚產品,占市場份額的85%。
所以,根據鱷魚產業的規模來看,你會發現另一個事實。
人類渺小,赤手空拳的情況下能輕松被鱷魚咬死吃掉,場面極其血腥。然而,人類一旦拿了武器,鱷魚就不具備任何優勢了。
每年,鱷魚襲擊人類的事件很多,那不過是站在人類自身的角度去看的。反過來看, 每年喪命于人類之手的鱷魚才是多數。
在肯尼亞基圖伊郡的一個養殖場,每年宰殺的鱷魚有3000條。而在海南的東方市,一年的鱷魚產量就能達到20萬條。
(被屠宰后的鱷魚)
可見,再兇殘的動物,也敵不過科技和文明。
參考資料:《鱷魚跑了》 中國新聞周刊 2023年9月12日《出逃鱷魚搜捕人員講述抓鱷細節》新京報 2023年9月13日《美國迪士尼樂園慘劇 男童被鱷魚拖走身亡》 新華社 2016年6月17日《美國69歲婦人遛狗,遭鱷魚攻擊拖入水慘死》 星島環球 2023年7月5日《戰力不及大鵝!?你真是我認識的那只揚子鱷麼?》 央廣網 2022年7月11日《河口建云南最大鱷魚馴養基地 年出欄1萬條鱷魚》 昆明信息港 202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