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憑借覺遠傳授的半本《九陽真經》,領悟出了武學真諦,開創了武當一派。在《天龍八部》中,少林就已經是武林的泰山北斗,而武當在「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中才剛剛崛起。
但武當開山祖師張三豐是一位百年罕見的武學宗師,不過幾十年間,武當就一躍成為跟少林并駕齊驅的名門大派。
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主要描述了武當祖師張三豐和二代弟子武當七俠的相關情節,武當三代弟子著墨不多。在武當三代弟子中,張無忌和宋青書算是佼佼者。
但宋青書因為癡戀周芷若而鑄成大錯,最后被逐出師門,不再是武當弟子。今天「史書凌軒閣」就用這篇文章來看看武當的九大高手,其中張三豐上榜,俞蓮舟僅排第三。
9、莫聲谷;8、殷梨亭
在武當七俠中,老七莫聲谷、老六殷梨亭的武功偏弱。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他們兩人年紀最小,張翠山下山探查俞岱巖受傷真相時,莫聲谷和殷梨亭才十幾歲,還不能獨自下山行走江湖。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兩人的武功并不是張三豐親自傳授的,而是由大師兄宋遠橋代為傳授的。
莫聲谷和殷梨亭的武功雖然在武當七俠中偏弱,但他們倆放在江湖上也都是響當當的一流高手。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老七莫聲谷曾經跟白眉鷹王殷天正比拼劍法,結果是莫聲谷略遜一籌。周芷若練成九陰真經后,殷梨亭能夠在她手下支撐一百多招后才落敗。所以,殷梨亭和莫聲谷的武功大概在同一檔次,殷梨亭略強于莫聲谷。
7、俞岱巖
俞岱巖是武當七俠中的老三,也是武當七俠中最先出場的一位。俞岱巖行走江湖時,他偶然得到了屠龍刀。殷天正的兩個兒女殷素素、殷野王一心想搶奪屠龍刀。
殷素素、殷野王兩人再加上天鷹教的各位長老,以他們的實力居然都不敢跟俞岱巖硬搶,而是靠暗算偷襲。如果俞岱巖沒有被「大力金剛指」打傷,他的武功應該不會弱于張松溪。
6、張松溪
武當七俠中,老四張松溪的年齡跟張翠山差不多,兩人的武藝也相差不大,但是張翠山的武學天資更高。總體來說,張松溪是武俠七俠中的中等水平,他的武功較為全面,以機智多謀著稱。
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張松溪可以戰平白眉鷹王殷天正。雖然此時殷天正已經擊敗了華山派的三位高手,體力消耗不小,但由此可見張松溪的實力比明教四大法王差不了多少。
5、張翠山
《倚天屠龍記》原著中,張三豐曾經說過武俠七俠里面張翠山的資質最好,武學天資最高,他本來是承接張三豐衣缽之人。在明教四大法王中,金毛獅王謝遜的武功最強,在王盤山上力壓江湖群雄。才20歲出頭的張翠山多次跟謝遜較量,雖然他無法擊敗謝遜,但在場面也沒有輸得太多,張翠山甚至可以跟謝遜硬拼內力。
張翠山下山探查俞岱巖受傷真相時,他曾經在龍門鏢局中被少林高手誤解。四五位圓字輩的少林高手,都奈何不了一個張翠山。
4、宋遠橋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大部分時間都在閉關,武當派中的事務都是由宋遠橋打理。在武當七俠中,宋遠橋的武功僅次于老二俞蓮舟,他還是殷梨亭、莫聲谷的半個師父。如果沒有讀過《倚天屠龍記》原著的讀者,應該不會知道書中的一個小細節,宋遠橋還有一手削弱版的「擒龍功」,喬峰是隔空取刀,宋遠橋是隔空取茶碗。
《倚天屠龍記》原著描寫如下:宋遠橋袍袖一拂,一股疾風隨著這一拂之勢卷出,祁天彪、云鶴、宮九佳三人身前茶幾上的三只茶碗突然被風卷起,落在宋遠橋身前的茶幾之上。三只茶碗緩緩卷起,輕輕落下,落到茶幾上時只托托幾響,竟不濺出半點茶水。
3、俞蓮舟
武當七俠中,武功最強的就是老二俞蓮舟。縱觀《倚天屠龍記》全書,俞蓮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人。在原著中,宋青書學會了部分九陰真經。范遙在跟宋青書動手之前,還專門找張無忌請教克制九陰白骨爪的方法。而俞蓮舟根本不用請教張無忌,他在百招之后把宋青書打成了廢人。
在原著后期,俞蓮舟的武功已經超過了楊逍、范遙。通過三渡神僧這塊試金石,咱們能看出后期周芷若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楊逍。俞蓮舟在單挑周芷若時,他能用自創的「虎爪手」跟周芷若同歸于盡。而且俞蓮舟還繼承了張三豐衣缽,學會了太極拳劍,成為了武當的第二任掌門。
2、張無忌;1、張三豐
為何俞蓮舟在武當七俠中武功最強,還只排在第三位呢?因為張無忌也算是武當弟子,張三豐是張無忌的太師父,武當六俠是張無忌的師叔、師伯。不僅僅是因為張翠山的關系,張無忌還學會了張三豐的絕學太極拳劍,所以張無忌也是武當弟子。張無忌的武功自然是強過了俞蓮舟,但張無忌比起張三豐來還差了不少。
武功大成的張無忌,他在單挑玄冥二老時也挺吃力,用了三四十招才把兩人制服。張三豐的表現遠遠強過了張無忌,他一把就按住了鶴筆翁,幾乎就是秒殺。咱們就用《倚天屠龍記》原著中的一句話來結尾吧:
「張三豐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干干凈凈,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是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除了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親眼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