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帽上的兩根長翅的作用是什麼?為何皇帝也要佩戴它
2023/09/30

前言

從唐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文明在這幾個朝代達到鼎盛。其中宋朝開國之君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間不長,但他發明的「長翅帽」,卻成為這一時期的標志性飾物,其背后更是隱藏著統治者的心思。


一、政壇新星 趙匡胤屢建戰功

公元920年,趙匡胤出生于幽州一個軍人世家。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是后唐同光年間的左金吾大將軍,深得廢帝李從珂賞識。趙匡胤自小耳濡目染,世襲武將的剛健作風與略懂文學的教養。

早年隨父從軍,兼具文武雙全的才能。20歲時,趙匡胤游歷到鄆州,受到一位藏頭和尚的指點,投奔后漢高祖劉知遠麾下。

在后漢軍隊中,趙匡胤屢建戰功,從一個小校漸漸升遷至馬軍副指揮使。

947年,劉知遠死后,其子劉承祐即位,是為后漢隱帝。但劉隱帝昏庸無能,政出多門,軍國大事盡亂。951年,護國軍使郭威趁后漢國勢衰微之際發動陳橋兵變,一舉拿下都城開封,篡位建立后周。


此次政變中,趙匡胤立下了汗馬功勞,被郭威賞識。954年,郭威死后,其子柴榮繼位,即后周世宗。柴榮也重用趙匡胤,任他為禁軍統領。此后10余年間,趙匡胤跟隨柴榮北伐平定多個叛亂軍閥,屢建奇功,威名遠揚,在政壇上成為當之無愧的新星。

然而,趙匡胤內心并不甘于人下。959年,柴榮去世,7歲的柴宗訓繼位。

看準時機成熟,趙匡胤決心謀取天下,一展宏圖。


二、兵變稱帝 宋太祖建朝

960年初,契丹聯合北漢南侵后周。年幼的柴宗訓派趙匡胤率軍抵御來犯之敵。

趙匡胤深諳兵法,意識到這是最后爭取天下的機會。他率軍離開都城,卻極為警惕,生怕有變數發生。

就在這時,城內忽然傳出「擁立趙匡胤為帝」的言論。趙匡胤早已在城中安插心腹,此時那些親信們立即行動起來,四處煽動百姓響應,不久「萬歲」之聲四起。

趙匡胤順勢而為,立即率軍回京壓城,迫使柴宗訓禪讓。至此,趙匡胤的計謀得逞,他自立為帝,改國號「宋」,史稱宋太祖。


與其他篡位者不同,宋太祖沒有殺害柴宗訓一族,而是按照禮制將柴宗訓封為鄭王,遷居到房州。此舉既可宣示自己推恩顧及前朝宗室的仁義品行,又可防止柴宗訓日后反撲奪權。

宋太祖性格謹慎,即位之初就深感忐忑不安。他意識到靠兵變奪權的自己,正統地位不穩。因此他四處征召當世英俊杰出的大臣入朝助己,如韓維、寇準、楊業、范質等,倚重他們以鞏固政權。

三、長翅防串聯 宋太祖的妙計

雖然通過政變奪得天下,但宋太祖本人卻十分多疑善妒。他意識到大臣手握重兵,局勢對新朝廷還不十分穩定。


每次在朝堂之上,宋太祖都時刻警惕大臣之間的耳語、眼神,生怕他們在竊竊私語、暗通款曲,密謀不軌。

為防止大臣之間產生串聯,宋太祖想到一個巧妙的法子——改革官員的頭wear。他下旨在百官穿戴的幞頭上加裝兩翼,這就是后世所稱的「長翅帽」。

長翅帽的兩翼分別左右伸出,由鐵片和竹竿制成,長度約一尺。佩戴后,大臣們只要輕微轉頭就會發出喀喇喀喇的聲音,引起皇帝的注意。這給予了宋太祖極大的心理安全感。


據《宋史》載,宋太祖甚至規定大臣上朝謁見時必須佩戴長翅帽,以防他們私下交頭接耳,謀害自己。這種服飾從此成為宋朝官場的特殊配備,沿用了兩百多年。

當然,宋太祖沒有要求大臣隨時隨地佩戴長翅帽,這在生活上確實不太現實。長翅帽只限于在朝堂使用,以滿足皇帝的心理需求,維護他的權威地位。這種做法也可謂權衡利弊,既達到防范目的,又不過分為難臣工。


四、君臣共治 宋太祖也佩戴

有人問,既然讓大臣佩戴長翅帽就夠了,為何宋太祖自己也戴上?這其實反映了宋太祖的另一面。

宋太祖生于儒家世家,他本人也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他在位時提出「皇室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在他看來,優秀的大臣也是國家的精英,應當敬重愛護。

因此,宋太祖不僅親自佩戴長翅帽,還經常召見大臣商討國事,雖有疑慮但態度和善。

他希望通過這些舉動,拉近與臣子的關系,共同開創大宋的局面。


這種作風也深得士大夫的擁戴。雖然長翅帽讓人不太自在,但大臣們也理解皇帝的用心,所以沒有激起公憤。這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宋太祖的睿智和魄力。

五、性格多慮 宋太祖的故事

宋太祖之所以堅持讓大臣佩戴長翅帽,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他的性格——多慮善忌。

據《宋史》記載,宋太祖有一次深夜饑腸轆轆,四下翻找吃食,肚子咕咕直叫。他本想叫人準備牛肝,因為那是他最愛的美食。但是就在要開口的時候,他突然改變了主意,一聲不吭地又躺回被窩。


第二天,皇后呂氏詢問緣故,宋太祖這才說出實情。原來白天他看見農人和耕牛之間的感情,就想起朝中宰牛供應皇食的場面,唯恐一旦說出心中所想,朝廷的御膳房每天就得殺牛供給他,這豈不是給百姓增添了麻煩?

這便是宋太祖處事的態度,他性格多疑,常常陷入過度的憂慮之中,也因此產生了一些特殊的舉措,如設立長翅帽等,希望能夠杜絕隱患。

六、朝代更迭 長翅消失歷史

宋太祖在位僅17年便駕崩。其后宋太宗、宋真宗等英明君主接續即位,宋朝國力日強。長翅帽也一直沿用,成為這個朝代官場的一大特色。


1279年,宋亡于蒙古。元朝取而代之,奉行猛剛族的習俗。漢人在元朝被視為二等公民,漢族文化逐步被邊緣化。長翅帽作為漢人文化符碼,自然也就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退出了舞台。

今天我們看到的古裝劇里,宋朝服飾與其他朝代不同,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官員的頭頂上戴著兩翼分明、翱翔欲飛的長翅帽。

它的出現源于宋太祖防范大臣的心思,反映了那個時代統治階級強烈的防民之意。但它也成就了宋朝獨特的文化記憶。歷史的旗幟在時代洪流中不斷傳承和變遷,這就是長翅能飛揚四百年的意義。


結語

宋太祖功過參半,但他開辟的「文明宋代」,對中國封建文化影響深遠。

長翅帽只是這位開國皇帝留給后人的點滴記憶。

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既可應以諒解,也可汲取啟示。宋太祖用心良苦,但他的多慮和防民終非君主之道。期待著更開明、更信任百姓的新時代早日來臨。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