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和金庸筆下的其他主人公是截然不同的,他沒有郭靖為國為民的俠者氣質,沒有楊過死生契闊的忠貞愛情,也沒有陳家洛滿腹經綸的儒家筆墨。他有的只是一張左右逢源的嘴,和一手出神入化的千術。
但是,偏偏就是這樣一位什麼武功也不會,什麼文學修養也沒有的市井混混,最后卻能夠身居高位,甚至抱得美人歸。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天仙一般的女子,一個個投懷送抱,爭相嫁他為妻呢?我想,書中應當有我們想要的答案。 下面我就以蘇荃為例,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產生的一些原因。
第一個原因:懷孕
首先,蘇荃在遇到韋小寶之前,她的地位是不低的。神龍教教主夫人一職雖說抵不上鹿鼎公、通吃伯,但在那遠離內陸的神龍島上,蘇荃還是有著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權力的。書中曾直言,正是蘇荃的到來,使得教主洪安通逐漸將教中事務交于她打理,由此甚至引發了教內的大動亂。
此外,蘇荃一開始并不知道韋小寶的身份,并且韋小寶的鹿鼎公、通吃伯等爵位也是在她嫁給韋小寶之后才被康熙授予的。換言之,蘇荃并不在乎韋小寶的地位,她所作的一切完全是下嫁。難道說,這韋小寶身上有什麼魔力,使得蘇荃非嫁不可?
魔力自然是有的,而且還不少,其中有一點就極為的關鍵,那便是懷孕。蘇荃懷孕一事,因麗春院事件而起,至陸高軒的一句話而被戳破。在這一整個過程中,蘇荃有足夠的時間去解決掉這個孩子。但她卻沒有這麼做,反而想安心養胎。顯然,她想把孩子生下來,她想撫養韋小寶的這個孩子。可見,在清朝那個特殊的背景下,傳統女子對孩子的束縛還是非常大的。
因此,無論蘇荃喜歡或是不喜歡,無論韋小寶武功低微還是地位低下,她都會義無反顧的嫁給韋小寶,因為腹中的這個胎兒使她別無選擇。從原著的角度來看,也曾有多處細節佐證了蘇荃為了孩子而保護韋小寶的事實,比如的下面這一段:
洪教主眼中如欲噴出火來,低沉著嗓子道:「我不殺你。是誰的孩子?」洪夫人緊閉了嘴,神色甚是倔強,顯是早將性命豁出去了。
第二個原因:與洪安通感情不和
當然,從書中的解釋來看,蘇荃嫁給韋小寶,除了懷孕這個直接原因外,其實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那便是她與洪安通的感情不和。從金庸的描述來看,我們雖然無法得知蘇荃的來歷,但她與洪安通的關系,絕非你情我愿那麼簡單。
按照原著的形容,洪安通應當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頭,武功雖高,但卻過分癡迷,由此冷落了蘇荃:
洪教主近年來修習上乘內功,早已不近女色,和夫人伉儷之情雖篤,卻無夫婦之實。
而這蘇荃又是一個身材曼妙的年輕貴婦,長此以往,她怎麼可能忍受得了這種沒有絲毫樂趣的[夫·妻·生·活]呢?更何況,當初蘇荃還是被粗魯的洪安通直接搶來的,二人是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可言的:
夫人跪下磕了幾個頭,輕聲說道:「你雖強迫我嫁你,可是……可是成親以來,你自始至終待我很好。我卻從來沒真心對你。你死而有知,也不用再放在心上了。」
但我們反觀韋小寶,雖說他武功低微不學無術,但他年輕、滑頭,一嘴的花言巧語早已哄得蘇荃甚是喜愛,下面的這一段便是最明顯的印證:
韋小寶為人別的沒什麼長處,于錢財器物卻看得極輕。見洪夫人對這匕首十分喜歡,心想要拍馬屁,就須拍個十足,說道:「這柄匕首,屬下獻給夫人。常言道得好:胭脂、寶劍,都要……都要獻給佳人。天下的佳人,再也沒有佳過夫人的了。」
對于這樣一個男子,即便談不上愛,但至少也是不會排斥的。更何況,又懷上了他的孩子,這自然更加堅定了蘇荃嫁給韋小寶的決心。
于是,在一切塵埃落定、洪安通隨神龍教全盤覆滅后,蘇荃便對韋小寶說出了那句動人心扉的話:
蘇荃也輕輕靠在他身上,低聲道:「太平日子陪你,不太平日子也陪你。」
不管蘇荃從前如何,也不管蘇荃到底是不是出于本心,但從這一刻起,她已打算將自己的所有都托付給韋小寶,而這些皆是由以上兩個原因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