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功成身退的4個名人,個個都是智商情商爆棚,堪稱經典
2023/09/30

前言

古代官場殘酷,要想功成身退歷史不容易。李靖、張良、蕭何、王翦四人,均是一時英明,卻也深諳退隱之道,靠高情商化解君王猜忌,保全性命。他們雖然來自不同朝代,卻都展現出極高的智慧,值得后人學習。


一、李靖:大唐邊疆安定之臣

李靖,出生于隋朝一個顯赫世家,自幼便聰慧過人,精通文武百科。他繼承家學,涉獵兵法,是一位典型的武將出身。

李靖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征戰沙場,立下汗馬功勞。他率軍大破突厥,一舉擒獲可汗,為大唐永除后患。此戰一戰成名,李靖聲名遠揚。

然而明智如李靖,并不因戰功驕傲。

他深知邊疆形勢嚴峻,自己必須繼續效力國家。于是他開始故意裝成驕奢淫逸的形象,大肆搜刮財寶、美女,讓朝中傳言自己沉迷享樂。


李世民聽說李靖「邊打仗邊貪污」的行為,表面上義正言辭地訓斥他,其實內心卻松了一口氣。因為一個沉溺享樂的將領,對皇權不會造成威脅。

等李靖凱旋歸來,李世民也只是態度強硬地批評了幾句,就沒有深究,重新派他出征。

李靖運籌帷幄之中,深諳人情世故,他利用自己的高情商化解了李世民的猜忌,順利退居二線,保全了性命。而他對國家的貢獻,也永載史冊。


李靖其人,性情沉穩,善于察言觀色。他謹言慎行,深得唐太宗賞識。然而,他也明白,自己若是功高震主,勢必招致滅頂之災。

這一次出征突厥,李靖率領大軍深入沙漠腹地。途中水草匱乏,士兵疲憊不堪,李靖卻始終與眾將士同甘共苦,夜以繼日督促糧草接濟,鼓舞士氣。

在與突厥的決戰中,李靖果斷調動各路軍隊,殲滅敵人主力。這場大捷立下汗馬功勞,使唐廷邊防得以大定。然而李靖并未沾沾自喜,他深知自己必須繼續謹小慎微,小心求全。


于是他故意在戰場上搜刮財寶,帶回大量良馬美女。他明白這會讓他在朝中聲名受損,但這正是他希望之事。一個沉迷聲色的將領,自然不會威脅到皇權。

李世民確實對李靖大肆搜刮表示不滿,但也僅僅是做做樣子,沒有過多追究。李靖如愿以償地化解了皇上的猜忌,保住性命。這種通情達理的手段,正顯示出他的政治智慧。


二、張良:漢初救命恩臣

張良,手握漢初朝政大權的謀主。他出謀劃策,數次化險為夷,使劉邦脫離危難,對漢王朝的建立起到關鍵作用。

可張良仕途生涯卻并不順利,他曾三次辭官告退,都被劉邦挽留。張良不善權謀,性格直率,曾多次觸犯劉邦的權威。

漢初之世,權力斗爭激烈。劉邦為人多疑,動輒誅殺大臣。張良深知如果不退隱,自己難逃一死。

于是他第四次提出告老還鄉,果斷拒絕劉邦的褒賞和封地,只求一隅清靜。

劉邦不甘心張良離去,但終究還是同意了,讓張良得以幸免于難。


張良憑借其高度的政治敏銳和退讓之能,逃脫了殘酷的宮廷斗爭。他放棄權力,保全性命,最終還鄉,成為罕見的政治倖存者。

張良這個人,行事沉穩內斂,不喜張揚。他雖為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卻從不貪圖權力。劉邦多次想封他為王侯,他都婉言謝絕。

在楚漢相爭之時,張良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出使到項羽身邊,從中斡旋。他甚至不惜讓自己受辱,也要為劉邦爭取更多優勢。


可一旦戰事結束,張良便毫不猶豫地告退隱居。他不希望被卷入朝堂黨爭,保全自身安全才是上策。這種知進退的智慧,正是張良的政治手腕。

劉邦一再挽留,張良仍然決意離去。他明白,自己必須離開權力中心,才能避開 pools忖臆。這種高度的政治敏銳,幫助張良化險為夷,最終還鄉全身而退。

三、蕭何:出人頭地的漢初輔臣

如果張良是隱退之臣,那麼蕭何就是披荊斬棘的輔臣。他與張良不同,一直在朝中負重要職責,協助劉邦建立漢朝統治。


蕭何深得劉邦信任,擔任漢初丞相。他功勛卓著,但劉邦性格多疑,臣子哪怕稍有異動便要殺頭。

蕭何如何化解君王猜忌,保命至老?

他便開始裝模作樣地收受賄賂,獲得更多權力。見劉邦有所顧慮,他又故意抹黑自己形象,表現出貪婪相。

劉邦見狀,蕭何已經不再是權力威脅,遂任由他發展壯大。等到功成身退之時,蕭何已坐擁巨額財富,遠離朝堂爭斗,最終壽終正寢。

蕭何博學多才,為人處事圓滑,深受劉邦信任和倚重。他曾多次以計謀化解劉邦的危機,挽救漢王朝的命運。


然而,他也明白劉邦性格多疑,自己必須小心求全。于是他開始故意收受賄賂,在朝堂之上表現得貌似貪婪。

其實,蕭何得到的財富都用于軍隊建設和修建水利。他只是利用貪婪的名聲將自己從權力中心移開,以避開劉邦的猜忌。

劉邦見蕭何已經沒有政治野心,也就由他去了。等蕭何功成身退之時,他靠這種策略積累了足以兒孫繁榮的財產,安享晚年。


這種通權達變的手段,既消除了劉邦對自己的戒心,又讓蕭何功成身退,可謂一箭雙雕。正是他的睿智和總綱,化險為夷,保住性命。

四、王翦:秦末蹈火退隱之臣

王翦,秦朝著名將領,曾大敗趙軍,攻占楚地。他深諳軍機,又能得人心,是秦王嬴政最信任的臣子。

只因王翦太過英勇,秦王也忌憚他會驕橫跋扈。于是王翦開始故意提出過分要求,先后五次向秦王索要錢財物資。


嬴政對王翦愛才,只得一一答應。王翦趁機斂財,同時也消除了秦王的猜忌。他的退隱之計,讓嬴政放心將大軍交予他調遣。

王翦輕車熟路地利用君王的喜怒,退居二線。他沒有權力欲望,只想保命終老。最終他也功成身退,成為秦末少有的存活之臣。

王翦從小便勇猛過人,深受秦王寵信。他以大勝楚軍為秦國奪取了整個江東之地,一戰成名。


但王翦也明白,自己的軍功太顯赫,勢必招致嬴政的猜忌。為化解危機,他便開始提出無理要求,一次又一次向嬴政要錢要糧。

嬴政對王翦愛才,只能一一應允。而王翦也趁機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同時化解了嬴政的戒心。這種妙計,既讓王翦退而不失尊嚴,又保全了性命。

當秦王有難,重新啟用王翦的時候,王翦也不計前嫌,率軍力戰,終于為秦國保住江東之地。他先退為進,既展現出對國家的忠誠,也保全了自身的地位。

王翦深諳退隱之道,既為秦國效力,又讓嬴政放心。正是他的睿智決斷,讓王翦成為秦末動蕩時期的幸存者,功成名就,頤養天年。


結語

李靖、張良、蕭何、王翦,都身經百戰,是一代英明。但他們不因功臣身份驕奢,都意識到離開權力中心才是自保之道。

古者云,官場如履薄冰,退隱方能全生。他們靠智慧化解猜忌,功成身退,為后世留下一份寶貴遺產——智慧終老的可能。這也許正是古代官場中最值得學習的精神吧。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