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尷尬的問題,小九想跟大家討論一下:
在公共場所,咳了口痰,但是身邊沒有紙巾或袋子,你會怎麼辦?會選擇吞回去嗎?
好不容易卯足了勁,一口咽下去,又出現了一個令人忐忑的問題: 痰咽下去會不會有事啊?
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花花:24歲還是學不會吐痰,我哭死
@愛的變化:我就不會吐,每次咳嗽完卡在喉嚨,很想吐出來,半天還是只能咽下去
@菲菲不是飛飛:有人說咽著咽著就習慣了
......
有的人覺得不會吐痰也不會怎麼樣,但也有人認為, 痰中有很多細菌、毒素,吞進去對身體傷害很大 ,到底那個才是對的呢?
為什麼會有痰這種東西啊?它是怎麼出現在我們體內的?好像一直是個謎。
其實痰的來源可以說是一種 正常的生理反應 。一般情況下人體也會自動產生痰液,但痰液量比較少,大家沒什麼感覺,常見是由 肺部和支氣管受刺激 或者 出現炎癥 后,分泌出來的粘液,其中也不乏一些細胞代謝物,然后聚集在喉嚨,等待咳嗽送出體外。
有人說痰里面有細菌,最好不要咽下去。這個說法只能說 不完全對 ,一般是生病的人起了痰,會含有 病毒細菌 。像支氣管炎患者的痰就包含了很多病原體細菌,在發生親密關系時,就很容易傳染給另一半。
所以把痰咳出來很重要,咳痰可以看作是給我們的呼吸系統做一次保潔,因為痰液除了本身是人體分泌的粘液外,也附著了很多空氣中的顆粒、細菌、病毒和細胞代謝物,簡單來說就是 咳痰可以幫助排出有害物質。
雖然咽痰的行為有點惡心,但正常情況下,咽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畢竟健康人的痰無非就是些 水、蛋白質、脂質或花粉灰塵 等,就算咽下去,進入胃部后也會被 胃酸 攔截。
即便 痰液的95%還是水 ,但有 呼吸道感染 導致起痰時,還是盡量咳出來為好,畢竟胃酸雖強,但部分細菌仍然可以存活,特別是 肺結核患者 痰液中的結核分枝桿菌,胃酸根本殺不死,還可能導致消化道結核病,得不償失,建議還是最好咳出來。
正常人的痰液呈現無色清透狀,異物感不強而且還能有效吸附塵埃、細菌等微生物,保持呼吸道濕潤,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的肺有保護作用。
但是當呼吸道出現病情的時候,痰液就會出現不同的表現,最明顯的就是顏色會有所變化,那麼,不同顏色的痰液代表著什麼呢?
1、黃膿痰
代表體內有 化膿性感染癥狀 ,一般由支氣管或肺部發炎感染引起,表現為黏稠塊狀或化膿式不透明狀,警惕進一步感染風險。
2、綠痰
一般只有感染了 銅綠假單胞菌 才會出現,肺部感染后會分泌大量的綠色膿狀分泌物,所以痰液會變成綠色。常見于支氣管擴張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3、痰帶血絲
這里的血絲一般來自呼吸道粘膜上的毛細血管,破裂后混合痰液產生。長期 吸煙 的人痰帶血絲比較常見。
4、鐵銹色痰
往往是大葉性肺炎的前兆,患者會伴有 發熱、胸痛、怕冷、呼吸急促 等癥狀。
5、灰色及黑色痰
雖然看著恐怖,其實這種痰主要和 人的職業環境 有關,像挖礦或者鍋爐房的工人,主動吸入大量的煙、炭、塵,附著在痰上,就會導致黑色痰液,但少數也有可能是呼吸道出血,在喉嚨里過了一夜后的表現。
所以,平時吐痰時可以多留意下,如果出現 增多、變色、味難聞 的情況,建議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不要諱疾忌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對于咳痰困難星人來說,當喉嚨有痰時,咳不出,又不想咽不下,真的會讓人十分難受,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有效祛痰呢?
1、飲食調理
其實大自然有很多化痰的食物,像新鮮的蔬果中的微量元素,可以幫助人體化痰止咳。 比如柿子、絲瓜、薏米等化痰療效極佳,但是也不要過量食用。
2、多喝水
喝水可以很好的稀釋痰液,同時也能舒緩炎癥感染對氣管粘膜的刺激,專家建議成年人一天至少要喝1.5升的水,化痰和潤喉止咳都有一定的效果。
3、鹽水漱口
鹽水可以殺菌消炎,如果有咽喉炎癥容易起痰的患者,建議多用一些淡鹽水漱口,通過改善咽喉環境的同時,也能化痰消炎。
4、增加空氣濕度
加濕生活環境空氣,可使氣道黏膜濕潤,同時稀釋黏液,讓痰液不難麼粘稠,容易咳出。
總的來說,起痰后的「排痰」方法還是很多的,如果很難咳出來可以多嘗試一些上述方法,畢竟將痰咳出來從感官上來說也比無意識地吞咽好。
參考資料:[1]《上年紀為何痰變多》.人民網-生命時報.2019-08-31[2]《喉嚨里有痰怎麼能化痰?》.光明網.2023-06-21[3]《「痰生百病」的隱喻分析》.中醫雜志.2022-04-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