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8090后,年輕時都學過「古惑仔」的樣子

黄朔 2022/08/13 檢舉 我要評論

「古惑仔」一詞源自粵語,意為不良少年,在北方,被叫做小混混。

而讓這個詞火遍全國,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則是因為《古惑仔》系列電影,相信每個8090后,年輕時都學過《古惑仔》的樣子。

《古惑仔》系列是影響了整整兩代人的黑幫電影。

只要《亂世巨星》的音樂一響起,就知道陳浩南、山雞、大天二等人帶著一眾小弟以酷帥拽的方式出場了。

那個時候,很多年輕人想出去混大都是因為這部電影,羨慕里面的江湖秩序與兄弟情義,女生們有也喜歡屌屌的小混混。

《古惑仔》改編自牛佬的系列漫畫,但漫畫的出現與香港黑幫電影息息相關。

漫畫家牛佬因為看了周潤發主演的黑幫片《我在黑社會的日子》,從而有感而發。

其中洪興老大蔣天生的原型就是周潤發飾演的黑幫龍頭李萬豪,陳浩南的原型是照著劉德華《天若有情》的造型畫的。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里大佬B的扮演者吳志雄,其實他是漫畫的策劃以及電影的編劇。

吳志雄在八十年代就是銅鑼灣的話事人,負責賭檔、夜店等生意,后來經商失敗,欠下巨債,進而進入演藝圈。

他將自己過去故事的素材交給了文雋,這才有了《古惑仔》系列的推出,就此成為九十年代香港最成功的系列電影。

電影里的兄弟情誼、江湖道義,成就了《友情歲月》,只要歌聲一起,「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曾共度患難日子總有樂趣」便會回蕩在耳邊。

《古惑仔》系列正傳一共有六部,第一部《人在江湖》為此系列開了個好頭。

1996年的香港電影市場,還屬于「雙周一成」的天下,其他人想從中分一杯羹很難,更別說用時不到15天拍完,且主角無一人是大牌的《人在江湖》。

當時《人在江湖》上映時,院線老板根本不看好,為它安排的檔期是圣誕后,春節前的淡季。

可是,雖然被排在了午夜場,但是《人在江湖》依舊勢不可擋,終以2100萬的票房位列全年票房榜第六位。

電影的爆冷大賣令鄭伊健、陳小春等人一炮而紅,成為如日中天的明星。

王晶嘗到甜頭后,自然不肯就此罷休,乘勝追擊啟動第二部,但由于鄭伊健只能空出四天檔期,《猛龍過江》便以山雞為主來敘述故事。

結果不言而喻,票房狂收2200多萬,排在年度票房第五位,也是《古惑仔》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

兩部《古惑仔》收割四千多萬票房,讓嘉禾嘗到了甜頭,遂令文雋等人趕制第三部,在暑期檔上映。

與前兩部相比,第三部在劇情上更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有了老一輩和新生代的對決,也預示了江湖即將改朝換代。

票房成績同樣喜人,入賬1900多萬,一年內連推三部系列電影,都進入了當年的年度票房榜前十。

《人在江湖》的故事主要交代了陳浩南、山雞等五人從小就是好友,皆因無心學習,走上混混之路。

只不過,他們得罪了當時還是大佬的靚坤,為了不受欺負,幾人選擇跟著另一位老大大B哥混。

不甘受氣的靚坤伺機報復,令陳浩南的兄弟巢皮慘死,自己被下藥與山雞女友發生關系,老大大佬B全家遭滅門。

靚坤的步步緊逼令陳浩南忍無可忍,在好兄弟山雞的幫助下,一舉打擊了靚坤的囂張氣焰,致使他死于巡邏警槍下,陳浩南逐漸成為銅鑼灣話事人。

第二部《猛龍過江》和第三部《只手遮天》延續了前作的水準。

在劇情上推陳出新,前者加入了情婦丁瑤(邱淑貞飾演)這一角色,有了更多情愛,后者頗具史詩范兒,多了陰謀陽謀,新老對抗。

但是最出彩的當屬張耀揚飾演的烏鴉,由此衍生出「不能跟烏鴉同一桌吃飯,因為他在沒開始吃時就會掀桌子」的梗。

導演劉偉強本打算以《只手遮天》作為系列的最終章,所以讓烏鴉連續滅了洪興老大蔣天生、東星大佬駱駝以及陳浩南的女友小結巴。

可是,事實證明,在香港電影低迷的九十年代中后期,嘉禾與王晶根本不會放過這塊「金字招牌」。

次年,《古惑仔》系列第四部《戰無不勝》如約而至,這也是最后一部改編自漫畫的電影。

為了多點新意,《戰無不勝》讓大天二被摔死,讓蔣天養多了教父感,也加入了吳君如、李嘉欣、莫文蔚等演員。

第五部《龍爭虎斗》山雞缺席,讓錢嘉樂飾演的大頭仔成為了古惑仔的一員;第六部《勝者為王》多了台灣政斗和日本山口組。

只不過,此時的《古惑仔》頹勢盡顯,票房一降再降,由千萬變為百萬,直至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除了六部正傳之外,《古惑仔》還有許多外傳和番外篇。

如謝霆鋒、吳彥祖主演的《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吳君如、舒淇主演的《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以及梁朝偉、陳小春主演的《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等。

這些正傳、外傳、番外,獨立電影,加起來一共有十幾部,以現在的眼光看,就是一出古惑仔宇宙。

可惜的是,當時的王晶與嘉禾也許沒有「電影宇宙」這個概念,這些電影之間的劇情、線索沒有多少聯系,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系列。

等到了2013年,王晶重啟「古惑仔」系列,但編劇文雋依舊以老眼光改編新電影,卻難以適應當下的新時代。

老套的正邪對立、惡俗的街頭激戰、狗血的癡男怨女,都讓《古惑仔之江湖新秩序》披上爛片的外衣。

至此之后,《古惑仔》電影再無新傳出現,《古惑仔》漫畫也迎來了大結局,幾代人的江湖青春隨之結束。

《古惑仔》系列電影從未在大陸的院線公映過,卻在地下如野火般蔓延。

從北方縣城到南方小鎮,幾乎每家錄像廳都在放映《古惑仔》,陳浩南、山雞、大天二等人成為了8090后年少時光里不可磨滅的記憶。

多少小孩開始逃課留發、拉幫結派,在自己的學校或家鄉成立洪興、東星,封自己為某地的扛把子,上街打架混戰。

如果是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有一定社會閱歷的成年人,《古惑仔》對他們來說,充其量就是部美化過的黑幫片。

但對于尚處于叛逆期的懵懂少年,他們的世界觀并未成熟,《古惑仔》所產生的負面作用堪比[毒·品]。

有很多年輕人因為崇拜里面的角色,加入了黑社會,過上了打打殺殺的荒唐日子,整日車子、票子、妹子、葉子。

正如《征服》里孫紅雷說的那句「不氣盛叫年輕人嘛」讓許多人入了監獄一樣,《古惑仔》的江湖激斗同樣讓一批人缺胳膊斷腿。

一眾主創至今都在為拍攝《古惑仔》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愧疚,因為很多人把電影代入現實,以為他們就是真實的混混。

大飛哥的扮演者黃秋生在節目中說過:「我到內地拍戲的時候,遇上當地的青年,見我就叫我大飛哥。

年少時看了古惑仔加入黑社會,很崇拜我,但我看他手指都被砍斷了,心里是后悔的。以前拍這種電影,教壞了不少后生仔。」

山雞的扮演者陳小春曾說:「我街上碰到一些剛坐完牢出來的人,他們說,雞哥、雞爺,我很喜歡你,從小看你點電影長大,我有今天都是謝謝你啊。

我要謝謝這兩個角色,韋小寶跟山雞,它們讓我有今天這樣有成績。他們還記得這個角色,作為一個演員是很開心的,但他們之后遇到的,不關我事啊。」

陳浩南扮演者鄭伊健也委屈的吐槽過:「我們本身是歌手,但是拍完《古惑仔》,很多機構顧及形象,不會找我們合作。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提到這個角色都很敏感。」

也許很多人因為《古惑仔》學會了多如牛毛的壞習慣,也許主演們因為《古惑仔》被指著鼻子罵過。

不可否認的是,《古惑仔》確實給8090后帶來了中二的時光和逗逼的歲月,只不過小混混們激情燃燒的歲月,一長大就結束。

但是兩代人的青春,都曾因這部電影改變過。

推薦閱讀

像葛優這樣的演員,國內可能再無下一個

甄子丹,香港最后一位打星

中國武俠劇早已沒落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