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戲劇家馬致遠在《岳陽樓》第二折中,寫了這樣一句話:「看了他那嘴臉,我吃他吐的茶,就絕戶了也成不的。」
「吃絕戶」是封建時期的陋習。其意思是說,一個家庭,父母這一輩的人過世了,也沒有子女,所有的財產由村里的鄉紳做主,變賣了,然后請村里的人吃流水席,直到錢財全部消耗。
也有一些地方,只要父母沒有親生的兒子,女兒出嫁之后,大部分家財就歸親侄子,或者同族的侄子。家庭財產外流。
隨著時代的推移,陋習在慢慢被摒棄,但是有一些動歪腦筋的人,期待娶一個獨生女,便于繼承娘家所有的財富。這樣的現象,也被稱為「吃絕戶」。
如何才能避免「吃絕戶」呢?其根本,就是避免「絕戶」的征兆,讓家庭持續興旺。
01
家庭成為「絕戶」,是有征兆的,別太大意。
古人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通過一片樹葉的凋零,就知道是秋天來了。這就說明,任何事情,在擴大化之前,是留下了蛛絲馬跡的。
看幾個例子,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有的家庭,會絕戶。
第一個例子。
《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一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家里有萬金,還有一片田地。
他的哥哥做了壞事,外逃到省里去了,他承擔了責任,還花錢去官府打點。可是他的原配妻子,一病不起。
接著,他自己也生病了,但是舍不得花錢買補品,也很快過世了。
雖然嚴監生留下了一個孩子,卻夭折了。
他摳門一輩子,財富卻流入到哥哥家去了,因為侄子變成了繼承人。
第二個例子。
春秋時,晉國的權臣趙盾,其父親趙衰輔佐晉文公,功勞顯赫。他自己也很有智慧,還勸說晉靈公,要體恤群眾,別胡作非為。
晉靈公不聽趙盾的勸說,還設計謀害趙盾。最終,趙盾占了上風,晉靈公被謀。
晉靈公被謀之后,他身邊的寵臣屠岸賈懷恨在心。
趙盾過世后,屠岸賈開始反撲,導致趙家滿門抄斬。若不是趙莊姬留下了遺腹子,趙家就此結束。
從古人的例子中,我們結合現實社會,進行總結,就會發現,「絕戶」有三個常見的征兆。
其一,家庭格局太小,沒有深謀遠慮。
成家立業,千辛萬苦。但是毀掉一個家庭,卻輕而易舉。
有的父母,自己辛辛苦苦賺錢,但是不知道如何養育好子女,導致父母這一代人過世了,子女就越來越窮,也無法成家。
「父母的格局,兒女的結局」,這就俗話,說得就是這樣的道理。
現實社會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的一個農家,父母過分溺愛兒子楊鎖,導致楊鎖沒有勞動能力,在父母過世后,迅速吃光了老本。被大家稱為,懶死的人。
其二,家庭到處結仇,或者做了缺德的事情,埋下了禍根。
「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一個家庭,到處結仇,那麼別人報仇的時候,家人就會受到危脅。
也有一些父母,靠做缺德的事情來維持生計,子女也有樣學樣,從而家庭迅速衰亡。
其三,主動過丁克的生活的夫妻,沒有考慮好退路,大家庭的人丁也不興旺。
夫妻選擇過丁克的生活,并不奇怪,但是要考慮到大家庭的實際情況,是不是有人繼承家業,兄弟姐妹是否達成共識,并且保持良好的親情關系。
02
讓家庭持續興旺,是父母應有的智慧。
人活一生,送走上一代,管好自己這一代,養育下一代,就是最重要的意義。
當家庭越發不興旺的時候,要馬上調整自己,根據現實情況,予以改正。要是家庭面臨絕戶的問題,就更加要重視了。
絕戶,不僅會讓大家庭衰敗,并且自己在變老的時候,也面臨著「老無所依」的困難。畢竟,夫妻感情再好,還是有一個人會先走一步,剩下來的人,要面對孤獨。
建議父母們,在狠狠賺錢的時候,更要有持家的智慧,別只顧當下的幸福。
首先,建立正確的育兒觀,不要溺愛孩子,也不要過分窮養孩子。必須教會孩子多讀書,有創業致富的本領。
只要子女有本事賺錢,那就比父母留下萬貫家財,好一百倍。避免了啃老,也實現了家業興旺。
然后,世世代代都做滋養道德的事情,凡是缺德的事情,都不要做。萬一做了,馬上悔過。
德行多了,世上的仇人就少了。哪怕是和左鄰右舍鬧一鬧,也馬上會和好,大家不會互相攻擊。
違法的事情,就更不要去做了。一失足成千古恨,敗壞法律,就是給家庭蒙羞,也會得到對應的懲罰。
做善事,得善報,周圍的人都幫扶你的家庭,就會欣欣向榮。
最后,改變思想觀念,丟掉封建思想。兒子、女兒,都是傳后人,都要善待。哪怕家里只有一個女兒,也要教育好,學會自己去謀生,不能坐等家庭遺產。
說到底,一個家庭要避免「絕戶」,就要促成「天時、地利、人和」幾個方面的因素。
老天愿意幫助的,是那些積極向上、行善積德的好人家。就算這樣的人家窮一點,子女也不愁找不到對象,畢竟人品過硬的條件,擺在那里。
03
俗話說:「家有興衰之期,天無絕人之路。」
沒有無緣無故的興旺,一切都是「事在人為」。
人生是一個過程,但是一代一代人接續,就是永無止境。
當我們在中年的時候,就要謀劃家庭的未來,考慮到一百年之后的家業。
當我們老了,把家業交出去,也把幸福的種子,留給子孫去耕種。
「馬太效應」告訴我們,弱者更弱,強者更強。
若要家庭興旺,從自己做起,強起來,富起來,站起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