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是一種美好的道德品質,它體現了我們對他人困境的關注和渴望幫助他們的善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必須要承認,并不是每一次幫助都能帶來好結果,有的時候甚至會導致不良后果的出現。
當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所期望得到的是對方的感激,可有時即便我們伸出了援手,對方也不以為意,甚至是怨恨上我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我們的行為是錯誤的嗎?
心理學表示,永遠不要幫助一個落難的朋友,后果你難以設想。
情緒感染。
情緒感染是人類在日常交往和互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它可以是積極的或消極的,當一個人的情緒被另一個人所感知和模仿時,就會產生情緒感染。
簡單來說,一個人感到高興和滿意時會向周圍的人傳遞出積極的情緒,進而讓周圍的人感受到愉快和享受,當一個人沮喪不安時,他所傳遞的負面情緒就會讓環境氛圍變得低氣壓。
我們決定幫助落難的人可能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對方的情緒感染,在看到對方處于困境時,我們的內心會產生同情或者關切的情感,進而想為對方做些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情誼的驅使,我們難免會幫助對方,可是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滿足對方的全部需求時,我們則會窘迫和無助,盡管我們已經盡了全部的努力了,
可對方卻還是不領情,他們期望我們能夠完全解決其困境,一旦我們做不到這一點,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失望和不滿的情緒,如此一來,我們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進而變的沮喪挫敗。
模仿機制是人類情緒交流中一種常見的現象,它可以加強情緒的感染效應。
落難的朋友習慣于向我們傾訴他們的苦悶和困難,長此以往,負面情緒將直接影響到我們自己的情緒狀態。
在權衡是否要幫助他人時,我們一定要冷靜的分析自身的狀況,問自己是不是有能力真正幫助對方,而不是僅憑一時沖動行事,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解決對方的問題,只會讓自己和對方都覺得沮喪和無助。
打擊對方自尊心。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保持沉默,他們不愿意讓別人看到自己難堪的一面,所以就算生活艱難,仍會咬緊牙關忍受著痛苦,選擇依靠自己的力量捱過去。
這種現象的背后有著豐富的心理原因,首先,他們希望被別人認同和尊重,不希望自己的困境成為他人嘲笑和指責的對象,
正因如此,他們會選擇隱藏內心的痛苦和困惑,表面上裝作堅強,不向他人透露出自己的困境。
其次,面子在社會交往中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代表著一個人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許多人非常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不希望別人看到他的脆弱,如此一來,他則會選擇隱藏困境,以避免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對方容易得寸進尺。
俗話說幫急不幫窮,幫困不幫懶,這句諺語提醒我們在幫助他人時務必要慎重、再慎重。
助人為樂本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它源于對他人困境的關切與同情,我們銀內心的善良和同理心為對方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可當我們幫助他們的時間延長或是幫助的方式不被對方理解時,助人的初衷就會變得模糊,進而被對方誤解為一種責任和義務。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那些將我們的幫助是為理所當然的人,他們不珍惜我們的付出,甚至把我們當做解決問題的工具。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底線,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身陷入無盡的付出和被傷害的循環。
這些人忘恩負義,把善良當成對方弱點,甚至做出恩將仇報的行為,就比如愛心饅頭好人好事,有一位女士見環衛工人干活辛苦,決定免費為其發放饅頭,在連著發了40多天之后,環衛工人因沒有領到饅頭,便對著女士破口大罵。
那位女士本是好心做事,沒想到得來了如此寒心的結果。于是她摘下了愛心招牌,不愿再惹是非。
總而言之,幫助他人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畢竟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對方的要求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能力范圍內,那麼這段關系就有可能變得不平衡,進而從原本的友好走向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