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因是什麼?主流說法:巡游路上病故,郭沫若說:是被刺殺
2023/09/14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來源/古風文史作者/古風文史

秦始皇的死因一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疑點。

作為在位時間最短的秦朝開國皇帝,他卻在短短十幾年間完成了中國從分裂到統一的歷史性轉變,對后世影響深遠。

然而,這樣一個意義重大的歷史人物,其最后時刻的情景卻因記載混亂而眾說紛紜。

一、主流說法:秦始皇病逝

主流說法中的病死論,主要是依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等正史的相關記載。比如《史記》中提到,秦始皇三十七年癸丑日東巡回朝途中,于七月丙午朔崩于沙丘平台。

《漢書·武帝紀》也有類似記載。這表明,秦始皇是在巡游期間病逝的。

關于秦始皇的病癥,主流說法中的史書記載也似乎互相印證。《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提到他「崩時百日乃已」,這表面看來能說明其病程持續很長。而《漢書·李斯列傳》中的「游于河渭間,大汗浹背」似乎也印證了這是疾病發作的癥狀。

綜合各家史料,主流說法認為,秦始皇是在東巡期間,因患有頑疾而病重,最終不治身亡。

這種說法以史料記載為依據,而史書作為記錄歷史事實的正史,其記載通常被視為權威。因此,這種病逝說在學術界占主流地位。

二、郭沫若說法:秦始皇被刺

與主流說法不同,郭沫若通過分析相關史料,提出了一種頗具新意的推測,即秦始皇極有可能是被刺客刺殺而亡。

這一新說主要基于以下觀點:秦始皇是一個非常注重個人衛生與健康的君主,若在出行期間生病,理應請太醫隨行診治,而不會任由病情持續惡化。但在相關記載中,巡游期間并未見太醫或方士在側。

此外,一些文獻中出現秦始皇遭遇刺擊的細節。綜合這些疑點,郭氏認為刺殺的可能性更大。

更為關鍵的是,郭沫若發現了多個史料來源中都出現了秦始皇遇刺的相關記載。

比如《史記·李斯列傳》中提到「有人欲刺始皇帝」,《漢書·顧詵傳》中也寫道「東巡,道有長釘伺擊」。

這些文獻記載明確指出秦始皇在最后一程中遭遇過襲擊和刺殺。盡管具體細節還不清楚,但其中反映的突發刺擊事件,為郭沫若的推論提供了直接證據。

這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病死說中許多困惑之處,并對刺殺說給予更高的可能性。

針對主流說法中秦始皇「百日乃已」的記載,郭沫若不以為然。他分析,這里的「百日」未必完全準確,很可能是源自當時的傳說或估算,不足以推翻刺殺說。

三、評析兩種見解

對于秦始皇的死因,主流說法和郭沫若說法存在明顯分歧。下面我們來評析兩種觀點各自的理據和局限。

主流說法的理據和局限:

主流說法的理據是正史記載。這些記載來源可靠,多有互證,基本能夠重構秦始皇病重期間的情況。

但局限也很明顯,主要史料都出自秦朝可能存在掩蓋真相的嫌疑。對刺殺跡象的解釋不夠充分。

郭沫若說法的理據和局限:

郭沫若說法的理據在于發掘了更多相關細節,對秦始皇被刺的跡象有很好解釋。但他的推測仍然建立在有限史料上,所以說服力不及主流說法。且他對「百日乃已」的解釋存在疑點。

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理據和局限。我們不應囿于已有觀點,而應繼續研究,進一步確證或發掘史料,使結論更趨可靠。這不僅關系到對秦始皇的正確評價,也對理解秦末動蕩局勢具有重要意義。

四、小結

關于秦始皇死因,主流說法和郭沫若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一定瑕疵。主流說法建立在正史記載的基礎上,資料來源可靠,說服力較強,但未能對刺殺跡象給出充分解釋。

郭沫若說法突出了秦始皇遇刺的細節,對其死因提出新的解釋,展現了獨到的考證見解,但仍需更多證據來支持其推論。

可以說,目前學界對這個歷史疑點的認識還存在局限,沒有一個說法能夠完全吻合史實。要進一步厘清真相,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是必要的。

我們需要收集并發掘更多獨立可靠的第一手史料,全面審視各種觀點的理據,并與新的歷史事實相對照,這樣或許能對秦始皇之死有更新的認識。

無論通過考證得出秦始皇是何種死因,都將對我們正確理解和評價這位開國皇帝及整個秦朝歷史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統一大業的君主,秦始皇的功過功績應該在對其生平事跡全面審視的基礎上做出公正判定。他的死亡所遺留的種種疑點,也需要我們繼續深入探究,進而厘清秦朝滅亡的原委。

在歷史研究中堅持求實求真的學術態度,而非任意附會,是我們 正確了解和評說這段重要歷史的基礎。秦始皇的生與死,都應作為一個真實而復雜的歷史過程看待,而非簡單化的個人英雄主義敘事。

本次關于其死因的討論,可以說只是拉開了歷史真相探案的序幕。后人若能繼續深挖這個歷史疑點,開展跨學科綜合研究,定能使我們對秦朝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有更為立體和全面的認識。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