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來源/古風文史作者/古風文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將某個人有奇怪的舉動描述成被下了「蠱」,雖這是個玩笑,但是可以從這句話看出「蠱」這個字與奇幻的深深綁定。
「蠱」又是什麼呢?又是怎麼發展出這樣的內容呢?
「蠱」的最早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先秦,在當時的諸多書籍中略有提及。
《周易》中就提到蠱與男女愛情和風吹得山上樹木滾下簡直是同一個事物,都是一種無可自拔的狀態。
甚至,《周易》中的蠱卦解讀為多是霍亂、道德敗壞的表現。
《左傳》是另一本提到「蠱」古籍,其中說到「皿蟲為蠱」,裝有「蟲子」的器皿就是惑亂之源。
在《十三經注疏》中,孔穎達又將「蠱」定義為一種使人中毒而不知的毒藥,那就是蠱毒。
在古代醫書大全《本草綱目》中同樣記載了蠱,而且詳細介紹了時人是如何制作蠱蟲的。
其書記載,使百多余只毒蟲放入一個器皿中,一段時間后揭開只剩一只,其余蟲皆被蠶食。
這種練蠱的手法著實駭人聽聞,使得后世,喜好將上位者發起的激烈的爭斗比喻成為「練蠱」。
從這些古籍中可以看出,不同人對蠱的定義不同,有的認為蠱是一種狀態、有的人則認為蠱就是如字形一般與蟲子有關,還有人將其概括為一種毒藥。
當然最廣為流傳的定義還是——蠱蟲。
無論是民間故事還是影視作品,都將其與我國的邊陲聯合一起,將蠱毒描述成一種使人不知不覺死于非命,甚至還能攝人心魄的神秘巫術。
就比如先秦時期,有一國君因為身體有恙,求助于他國名醫,名醫問診后,就用蠱來勸告他。
原來這個國君的病根在于太過態度美色,掏空身體,名醫就認為這種不節制的生活猶如蠱毒的影響,不知覺陷入其中后無法自拔。
即使名醫勸告了國君,這個國君後來還是死了。
這個故事就看出先秦時的中原也有蠱的事跡流傳,甚至由于這個名醫的職業屬性,可以認為蠱在民間的確出現過。
到了清朝,民間更有人親身直面蠱害。
1916年時,一名書法家帶著他的隨從到山間避暑,突然隨從惡疾病發,書法家結合自己所閱讀過的《西溪叢話》,立馬判斷隨從怕是中了蠱毒。
請來巫醫為隨從診治,果然對癥奏效。
對于蠱,書法家有著獵奇的心理,于是花了重金了解到一種制蠱方法。
需要農歷五月初五中午時分,隨意拿一只有毒的蟲子,放到陶制的香爐里面,用沾滿朱砂的筆畫張黃紙符完全密封住裝毒物的香爐。
必須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個十字路口,把香爐埋下。
就在七七四十九天后,檢查香爐上的符紙完整情況。只有完整的符能夠使用進行下蠱。
甚至這個符還不能直接把它燒成灰給別人下蠱,要先放在床下早上供奉清淡茶和香火。
巫醫還強調,這種下蠱的手段大多是為了奪取他人財產,使用者是旅館老闆居多。
這種手段也對施術者有著極大地損傷,天理因果昭昭,報應不爽。
由于蠱像是如今的傳染病一樣難以預防與治療,各個朝代都有嚴厲的律法約束。
漢朝將教授與制作蠱的人棄市處理。唐朝的律法規定造畜蠱毒和教授的人處以絞刑。甚至隋唐將制作做蠱毒的人罪名與殺害親生父母相提并論。
可以說,在建國之前,民間始終存在蠱毒的身影,甚至漢代還有皇帝以蠱毒之名抄家太子,這足以看出人們對蠱毒的厭惡與害怕。
新中國成立后,對我國流傳已久的蠱毒進行調研,發現更多的人其實是由于「血吸蟲」的存在,而肚子腫大、全身發熱、突然出皮疹、忍不住腹痛和肝痛。
最終全員參與的抗病戰爭以勝利告終,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民最終明白自己的真正病因不是蠱毒。至今,長江大橋附近還有當時抗病的標語墻。
但是這并不能證明人們懼怕已久的蠱毒是不存在于世的。
只有在林深霧氣重,只有少數人居住的山區,通過那些年齡大的老人的口口相傳就能得知蠱毒對這些地方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今的人,在結合現代醫學的基礎上更偏向于將蠱毒解讀為一種人為制造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菌、寄生蟲。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