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香港「百花齊放」,在各類「金主」的資金支持下,各行各業發展迅速,就連「社團組織」也不例外,許多「大撈家」也因此而發跡,他們大多才「創業」于「三不管」的九龍城寨。
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九龍城寨先有三大天王,后有四大家族。江湖各方勢力紛爭不斷,有些如曇花一現,退出歷史舞台。有些則激流勇退轉為「正行」,成為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家」。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九龍城寨「響當當」的潮州籍江湖大佬「馬菲士」的故事。
四大家族分別是「馬氏兄弟」、跛豪、江森泉和另外一個「零售集團」。該集團由綽號「沙塵超」的陳文超和「馬菲士」等人「揸FIT」。
馬菲士(音譯),英文名Matthew,祖籍潮州。十三太保陳慎芝透露,60年代時,九龍城寨有四大勢力,分別是「勝和與水房」、「潮州幫」、「四大」與「14K」,其中14K的話事人就是「馬菲士」,當時陳慎芝負責「看場」。
「一城不容二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馬菲士」當時在九龍城寨的江湖地位,他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
「老潮」與廣義上的「潮州幫」不同,「老潮」是指在「苦窯」里,潮州人組成的一個團體,外面是沒有的。
相信大家看過《監獄風云》,同倉的犯人都有「派系」之分。
馬菲士在獄中為了保護一些沒有背景的潮汕老鄉,于是創立了「老潮」。
70年代,馬菲士與旺角14K的人馬有紛爭,他獨自一人到旺角一家酒樓與對方「談判」。旺角14K幾位大佬則是「黑白無常」老漢與摩羅,十三太保創始人「順哥」。
由于馬菲士是響當當的江湖大佬,黑白無常擔心他「拖馬」前來,因此早在酒樓附近安排好自己的人馬。
誰知馬菲士只身一人走進店內,身上連家伙都沒帶,這種氣派令黑白無常一干人等為之欽佩,雙方和談告終。到了80年代,馬菲士轉為低調。
關于「馬菲士」的一段江湖往事,就寫到這里。下一篇將為各位網友介紹一下「肥仔坤的四大保鏢」的真實人物,其中有人拍過電影,因此才能附上相關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