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為什麼養不出「自律」的孩子?你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
2023/11/17

如果問,什麼樣的孩子最讓人羨慕?

那麼,那些幾乎不需要家長的反復提醒,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能做到自我負責的孩子絕對榜上有名。

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父母總去催,總去問,也是到這種時刻,父母才能真正地體會到那句:

「孩子大了就輕松了。」

有個懂得自我負責的孩子,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遺憾的是,在我們后台,父母最常抱怨的就是孩子各種不自覺的表現:不是作業本找不到了,就是玩手機、打游戲玩得廢寢忘食,就連睡覺、吃飯這點小事也要反復地提醒,這些孩子需要大人拽著往前走,催一催才會動一動。

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非常消耗父母的能量,也成為育兒過程中最「心累」的一環。

很多父母不解,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做到自律,有的孩子卻那麼依賴大人?

「自律」一詞,「自」在先,「律」在后。

也就是說,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建立自主意識是大前提。

很多孩子沒有養成自我負責、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習慣,往往就在于少了自主感。

 01 什麼是自主感?

自主感是一種心理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L.德西和理查德·M.瑞安提出的自我決定論認為,所有人都有三個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自主需求、勝任需求、歸屬需求。其中,自主需求是激發孩子內在動機的第一個心理需要。自主感是指孩子對事情開始有自己的選擇和想法,希望對行動擁有實際的掌控感。簡而言之,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我可以自己做決定我可以為自己負責

比如,在某天晚上,你為孩子精心挑選了一本書,想睡前一起讀,你以為孩子肯定沒有異議。結果他卻突然對你說:「我想讀另外一本。」這種對某件事的選擇傾向,就是孩子自主的體現,哪怕他選的書沒什麼意思,他也成功地經歷了掌控感和自主感,以后在讀書上這件事上,他的意愿也會更強,讀書的興趣也沒有被破壞。

體驗自主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這會給他一種「主人翁」的感覺。生活中,孩子感受到自己有選擇的余地,獲得的自主感就會變多,在自我意識的主導下,主動去做一些事情。 長期自律的孩子,就需要這種自我意識驅動下的自發行動,而不是靠父母的管控。提起孩子不自律,父母常常有苦難言。我們固執地認為:

因為孩子不自覺,大人才每天跟著后面又催又急的。孩子越是不自覺,我們管得越是密不透風。

事實上,孩子種種的被動表現是「果」,不是「因」,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被剝奪了主體性,才會表現出種種的不配合。

自主感消失了,自律也就消失了。

02 孩子的自主感是如何漸漸消失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提出的「課題分離」一詞,課題分離本質是分清「別人的事」和「我的事」。阿德勒認為:

「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很多孩子,沒有自主感,也是因為他們的課題被某些外在力量模糊化了,比如嘮叨、催促、包辦、控制。

拿早上上學這件事來說,按時上學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課題,但有時候,大人會主動地承擔起原本屬于孩子的責任。他們一邊不停地催促孩子刷牙洗臉,一邊替孩子收拾書包、文具,孩子動作慢吞吞的時候,還會感到惱火。整個過程,孩子都在被命令、被安排,沒有自主狀態。時間久了,孩子也開始依賴大人的催促,很多事情,大人不說,他就不做,連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些事情本就是自己的責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樣呢?早上按時起床、準備上學,是孩子的課題;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在孩子求助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助,這是父母的課題。你只需要準備早餐,送孩子去學校,中途適時提醒,把該做的做完,剩下交由孩子。 自主感最重要的體現,那就是能自行做出選擇,自己決定某些事情。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沒有選擇的余地,大人替他把路都鋪好了,那麼孩子的內在動機被削弱了,對生活的控制感也被剝奪了。培養孩子自律性,早期確實需要來自父母的「他律」,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必須分離父母的課題和孩子的課題。

讀到這,可能很多父母會說:「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最大的課題。」確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不可避免的人生課題。但大部分的父母把孩子的課題也看成是自己的課題,結果孩子也慢慢地不去承擔本應該自己完成的責任。 鼓勵孩子自立,幫助孩子自立,尊重孩子的自立渴望,抱著這種心態,我們才算是真的打開了自律之門。

03 培養孩子的自主感,需要父母后退一步

網上曾經有個話題:如何讓孩子討厭玩游戲?有人就回答說:只要你天天逼著孩子玩就行了。在這個設定中,大人對孩子課題的橫加干涉,將孩子玩游戲的心理狀態從「我要玩」變成了「要我玩」,內在動機瞬間變成了外在動機。孩子受外部動機驅動時,自主程度也變成了最小。總是被大人命令、安排的孩子,是學不會自律的。

不僅如此,這些自主感需求受到長期挫敗的孩子,內心也飽受憤怒和痛苦。要知道,一個人感到最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是沒有選擇的時候。每個人都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孩子也是如此。 沒有自由,就不會有自我控制。所以在談自我約束之前,我們要先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在具體事情上,有時候要學會后退一步。只有當孩子具備自主感,經歷了某些可以自己說了算的瞬間,他們才會對相關事情擔負起責任。

首先,我們要懂得邀請孩子參與到學習和生活的管理中來。

從最簡單的穿衣、喝水、吃飯,到學習時間的管理,允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對生活、學習的掌控感。父母的這種邀請釋放出來的信號是:我信任你。在你的信任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他會意識到,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們才會對生活油然而生一種責任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做事的自信心得到提升,也增強了對生活的掌控感,獨立漸漸成為一種習慣。

同時,少點控制與強迫,讓孩子感到學習和生活有所選擇。有個年輕人曾經對我說,小時候第一次感受到責任感的時候,是媽媽對他說:「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我覺得這件事你可以自己決定。」這句話對他的沖擊特別大,這是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我」的力量,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開始關注自我的成長。

當我們放下了手中的權力,孩子也獲得了自我管理的權力。生活中的「選擇感」很重要。孩子會在沒有選擇的情況反抗我們,然而一旦體驗到了選擇感,抵觸情緒就會少很多。舉個例子,當孩子不愿意上床睡覺時,你告訴他,可以選擇看繪本或者講故事,這樣小小的改變,都能讓孩子從抵抗到配合,這就是選擇感的作用。在很多事情上,孩子如果多了一分自主感和參與感,他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自由的,也會更樂意配合父母。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