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姨今年56歲,是一名退休老師,前幾年確診了三高,還進行了腸息肉切除手術等,自己心里覺得身體太差,成為了兒女們的負擔,心態也變得有些不好。
近一年的時間內,黃阿姨常常入睡困難、半夜頻繁起夜,睡眠質量很差,白天精氣神兒也很差,脾氣還變得格外暴躁,大便不順暢,偶爾咳嗽幾聲還會漏尿,整個人看起來都病懨懨的。
之后黃阿姨去看中醫,中醫說她 這一系列的不適都是由于脾虛引起的 ,日常要注意養護脾胃。
于是回家后,黃阿姨讓兒子幫忙買了許多補品,包括人參、西洋參等等,堅持每天補脾虛。
結果2個月過去了,身上的不適不但沒有消散,反而還加重了,無奈之下只能去中醫院檢查,醫生說 補脾也要辨證分陰陽,盲目進補反而有害 。脾虛了,日常到底應該怎麼補?
中醫上脾主運化,能夠升清統血,一旦脾臟受損就可能出現多種脾虛癥狀。一般來說,脾虛可以分為脾氣虛和脾陽虛兩種類型:
①脾氣虛 :一般會有 食欲變差、腹脹、疲乏無力 等食欲問題出現,舌象有舌淡苔白、舌形胖大、泛黃等表現;
②脾陽虛 :除了食欲方面的問題外,還會有 畏寒肢冷 等癥狀,舌象多表現為舌質榮潤、舌形淡胖、舌苔白等。
而關于現代越來越多人脾虛的原因,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趙艷解釋道,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飲食上 經常吃辛辣甜膩、煎烤油炸、過咸過涼之物及飲食過飽 等,都加重了脾臟的負擔,使脾臟失了運化,誘發了脾虛。
另外,現代人 壓力比較大、過于安逸 等因素,也都加速了脾虛的發生。
上海市中醫醫院糖尿病科副主任醫師張毅表示, 吃飯油膩、經常熬夜、過度貪涼 等行為都會損傷脾胃,增加健康風險。
脾胃一旦出現了損傷,身體也可能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一定要引起重視。
由于脾主運化,脾虛的人運化水濕的功能異常,就會導致體內聚集水濕,從而影響人的顏值,加速人的衰老。
脾臟作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會導致 氣血不足、面色發黃、唇色暗淡。 脾胃同時還是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虛弱會導致升降失調,導致內毒不排,出現雀斑、色斑等,使人也看起來更老。
此外, 脾虛還會影響五臟健康 ,脾能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虛受損就可能無法益氣生血,引發心臟疾病。
而脾胃若不能好好消化食物,導致代謝廢物堆積,就可能影響肝臟功能。一般脾胃虛的人肺氣也比較虛,更容易被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盯上。并且長期脾虛的人,腎臟得不到充分的滋養,就可能引發腎虛。
因此,當身體發生以下幾種變化時,該養脾了!
1、手腳冰涼
脾虛的患者多半血液循環不通暢,由于四肢離心臟最遠,因此到達手腳的血液量較少,很容易導致手腳冰涼。
2、大便粘膩、不成形
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大便是像香蕉一樣的黃褐色,但如果脾虛的話,體內水分代謝異常,就可能會導致 大便粘膩、不成形 。
3、舌苔變厚
如果舌苔看起來又厚又白,那多數意味著體內有寒氣。一般脾臟濕氣重的人,會有 舌苔厚重、發黃、黏稠 等癥狀出現。
4、食欲不振
體內濕氣太多就會損傷脾臟,如果有 非常饑餓、食欲不振、吃完飯飽脹 等癥狀出現,那也是脾虛、胃強的表現。
很多人覺得自己脾虛,調理許久都不見好轉,還有人想著多吃補品來補,但很多人都收效甚微,這是為什麼呢?
脾虛調理效果不好,可能與本身就是脾虛體質有關,也可能是選擇了不適合的健脾方法。如果 光補脾卻不注意調整生活方式 ,同樣會影響效果。
想著依靠吃補品來補脾的人,要注意補脾要分陰陽, 同樣的藥物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因此不能盲目進補。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 提醒,日常調養脾虛可做好以下3件事——
首先, 脾虛的人盡量多吃溫性的食物 ,飯吃七分飽,要少吃冬瓜、茄子、香蕉、苦瓜、西瓜等寒涼食物。
其次, 要避免過度勞累憂思 ,脾虛的人要避免熬夜,適當午睡,還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大喜大悲。
最后, 要避免吹太久空調、喝太多冷飲 ,以免加重脾胃虛寒,導致癥狀加重。
很多人都有脾虛的現象,如果出現手腳冰涼、舌苔變厚、食欲變差等癥狀,要警惕脾虛所致。脾虛可不能盲目進補,不對癥就可能導致效果不理想,平常要做好脾胃的保護工作。
參考資料:[1]《脾虛百病生,身體怎麼樣,看看舌頭就知道,健脾方法都在這里》.中國中藥雜志.2021-12-12[2]《保胃健康|脾虛的人老得快,3款藥膳增顏值》. 廣東省中醫院.2023-06-02[3]《【名醫講堂】這3種癥狀在提醒你脾虛了,醫生說可以這樣預防!》.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2021-05-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