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2歲了,一輩子都在照顧丈夫孩子,忙里忙外伺候家務,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需要。現在身體老了,孩子也長大了,我終于有時間好好回顧自己這一生。
我想把這些年的經歷和感受告訴更多的女性,給她們一個警告。」這是我在拜訪一位奶奶時,她對我說的話。
這位奶奶姓王,在她20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她丈夫,從那時開始,她的生活就是為家庭服務。每天早起做飯做家務,晚上也不敢早睡,要等丈夫和孩子睡了才能歇息。
生育又生育,生了3個孩子,身體承受了很大壓力。但她從來沒有抱怨,一心只想好好照顧家人。
這些年來,她為家庭付出了全部,但她的丈夫卻從來沒有真正體諒和欣賞過她。只要家務不做好,他就會發脾氣罵奶奶。
而奶奶的感受和需要,在他眼里似乎一點也不重要。
這讓她內心很委屈,但為了孩子,奶奶還是選擇忍耐。奶奶說,這些年,她為家庭付出了全部,卻一無所得。現在身體老了,一個人生活在這個家,真的很寂寞。她開始后悔,為什麼年輕時不懂得照顧自己?
為什麼一直以家人為重,不考慮自己的需要?她希望現在的女性不要重蹈她的覆轍。
奶奶的故事在我的心里掀起了漣漪,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我的奶奶,我的婆婆,以及我遇到的所有「妻子」。
在婚姻中,她們好像都是在忍讓,就好像是她們的任務一樣。而男方又好像是永遠看不到妻子的付出,甚至覺得妻子也沒干什麼,這到底是為何呢?
傳統文化長期以來都存在性別定型,將女性定位在家庭的角色上,強調女性的服從和忍讓。
而男性則被賦予主導和控制權的地位。這種社會化過程使得男性難以真正理解和體諒女性,也使女性形成忍讓和順從的心理習慣。這樣的性別定型很明顯是不適宜當前的年代了,但是女性仍然被這種舊時的觀念所影響。
這也導致了很多女性在面對壓迫的時候也只是一味的忍讓,甚至覺得自己在做的是正確的是,是在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男性和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都受到了性別角色的影響和限制。男性往往被要求表現出力量和主導性,難以養成體諒別人的心態。
而女性則被期望表現出順從和照顧他人的品質,這也培養了女性忍讓的心理特質。
這些固定印象使雙方在婚后難以突破既有模式。所以女性一般擁有更加良好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男性則不然。
在傳統家長式的家庭模式中,男性往往擔任主導者的角色,這給予他很強的控制感和權力感。而權力往往會滋生控制欲,這也使得男性難以體諒和尊重女性的感受。
相反,女性長期處于被控制的地位,這也培養了她們的順從性。所謂的大男子主義,也是由此來的。
男女在表達需求和看待問題上的溝通模式往往不同。男性善于直接表達,女性更注重情感。
這種差異使雙方難以深入理解對方,也難以及時解決問題。而女性由于注重和睦,往往會選擇忍讓來回避沖突。
當男方和女方無法順利溝通的時候,矛盾只會越堆越多。社會上存在的性別不平等也影響著家庭關系。例如女性在經濟地位和社會資源上的相對弱勢,也使她們難以在家庭中獲得平等對待。這也促使女性采取順從的態度。
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女性,由于在職場上的不平等待遇,導致她們無法得到和她們匹配的資源,而在家庭中,賺錢越多的人往往是家庭里掌權者。
甚至還有一部分女性為了家庭選擇放棄職場,投身于家庭,而這樣的女性失去了經濟來源,只能說是「依附」于男方,自然在面對沖突的時候也不敢站出來,只能忍讓。
奶奶的經歷告訴我們,做妻子母親很偉大,但也不要忘了自己。要學會為自己著想,不要一味地犧牲。也不要認為丈夫就是一生的依靠,要獨立地照顧自己的生計。
如果遇到家庭暴力,也不要忍耐,要及時求助。如果家庭不能成為自己的避風港,那麼不要也罷。
你的身邊也有這樣一位善于忍讓的妻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