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血糖新標準已公布,并非3.9~6.1,或許你的血糖水平并不算高
2023/09/25

導語:高血糖是一種廣泛存在的慢性疾病,屬于三高中的一高,對人們的健康產生著極大的影響。

然而,許多人對這種疾病的危害并不夠重視,如果高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就會發展成為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由于身體無法正常吸收和代謝食物中的糖分,導致糖分在血液中長時間滯留并越積越多。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會對腎臟、血管、尤其是遠端的毛細血管造成極大的負擔,長此以往,這些器官的功能將會受損,導致腎臟病變、血管硬化、神經病變等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

因此,一旦發現血糖升高,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控制,除了藥物治療外,控制高血糖還需要注意日常飲食的改善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此外,積極監測血糖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定期檢測血糖,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飲食習慣,避免血糖大幅波動給身體帶來進一步的損害。

01

高血糖會有哪些癥狀?

極度口渴:尿多之后使體內的水分減少,當體內水的總量減少1~2%時,即可引起大腦口渴中樞的興奮而思飲,產生極度口渴的生理現象;

多尿:尿多不僅指尿的次數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時可達20多次,有些高血糖尿量可達2~3升以至10升之多;

心跳快速,呼吸緩而深:在未經過激烈運動時也會感到心跳速度明顯比以前快速,呼吸困難;

尿糖測試呈陽性反應:這也是血糖高的一個重要的癥狀;

消化系統癥狀:在生活中經常惡心,干嘔,身體不適,嘔吐不斷,腹部偶有脹痛,不消化等癥狀;

血糖測試值升高:這是血糖高最具有特征的癥狀。

02

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飲食不當

攝入過多的簡單碳水化合物(如糖和精白米面食),食物中的糖分被迅速吸收,導致血糖升高。

肥胖和缺乏運動

肥胖增加了胰島素抵抗風險,導致血糖升高。此外,缺乏運動也會影響血糖的調節。

遺傳因素

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血糖升高。

妊娠糖尿病

一些孕婦在懷孕期間會發展出妊娠糖尿病,導致血糖升高。

副作用

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和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導致血糖升高。

03

2023血糖新標準已公布,并非3.

9~6.1,或許你的血糖水平并不算高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但卻并不太了解血糖脂到底處于多少才屬于是正常的。

即便是自己已經監測了個人的血糖水平,也無法去判斷到底是否是正常狀態,在之前空腹血糖標準多在3.9~6.1mmol/L之間,但是這樣的數值卻并不太適合現如今的人們。

而在現在生活當中已經存在了全新的血糖標準,大家可以根據以下這幾條情況自查一下,看看自己的血糖水平算不算高:

18歲以下的青少年:空腹血糖水平需要保持在3.9~6.1mmol/L之間;

18歲到44歲的中青年人:空腹血糖水平需要保持在4.0~6.1mmol/L之間;

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水平不能夠超過9.

0mmol/L;

處于懷孕期的孕婦:空腹血糖水平需要保持在5.1mmol/L以下。

所以不同的人群起血糖標準是不一樣的。血糖水平并非是一個統一的標準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去判斷個人的血糖變化,看看自己的血糖水平有沒有處于標準范圍之內。

04

血糖高了就是糖尿病嗎?

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但糖尿病一定會表現出血糖高。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上或者隨機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

導致血糖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病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一次性食用過多含糖類食物、熬夜、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激動等,病理因素包括腎上腺皮質增多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質醇增多癥、嚴重感染等疾病。

因此,如果發現血糖升高,建議去醫院及時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05

如何正確調節血糖水平?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減緩食物消化吸收速度,穩定血糖水平,增加蔬菜、水果、全谷類食物和豆類的攝入量。

控制體重和加強運動

控制體重和進行適量的身體活動有助于減少胰島素抵抗,并提高血糖的穩定性。

規律飲食和進食時間

保持規律的飲食和進食時間,避免饑餓和暴飲暴食,有助于穩定血糖水平。

注意藥物使用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其他相關疾病,按醫生的指導正確使用藥物,控制血糖水平。

06

以下4種食物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高血糖患者還需管住嘴

高糖食物

如蛋糕、甜點、餅干等,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糖分,會迅速升高血糖。

高淀粉食物

如土豆、蓮藕、南瓜以及紅薯、山藥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淀粉,進入體內后會被快速酶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快速升高。

高脂肪食物

如果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高油脂、高脂肪食物,不但容易患上一些心血管類并發癥,而且過多的油脂進入體內之后,會使得體內的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發生紊亂,導致血糖升高。

果汁和米粥

果汁在物理的壓榨、離心、萃取等工藝中會失去含有的膳食纖維,而有研究表明膳食纖維對于餐后血糖是有緩解的作用的。

米粥在烹飪過程當中會經過反復的熬煮,食物中所含有的淀粉糊化程度非常高,淀粉進入人體當中之后,會被快速酶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值快速升高。

07

延伸:血糖控制不好,這些并發癥需要小心

急性并發癥:可能包括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

慢性并發癥: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神經病變、腎臟病變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等;視網膜病變和白內障可能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神經病變可能導致肢體麻木、肌肉無力等;腎臟病變可能導致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癥;心腦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可能包括腦梗塞、冠心病、下肢動脈狹窄及閉塞等。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