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內地市場沒崛起前,好萊塢是所有演員夢寐以求的舞台,打進好萊塢不僅能賺到高片酬,還能提高影壇的地位。但除了成龍和李連杰外,其他華人演員都很難獲得成功,頂多就是曇花一現。
在老外眼中他們只看功夫片,其他的國產片根本就打不動歐美觀眾。周星馳當年也憑借功夫題材在北美也火了一把,他的《功夫》叫好又叫座賺翻,不過很可惜該片的利潤大頭都被老外片商賺走了。
周星馳在影壇演喜劇為主,但多年來都是千篇一律,觀眾都看膩審美疲勞了,所以後來他也不得不轉型。2000年后,星爺作品風格明顯跟他以往不同,他轉型徹底,并且玩起了動作和電腦特效,他這一轉變為他事業帶了大突破,無論是《少林足球》還是《功夫》都大獲成功。就影響力來說后者更為轟動,因為它打進了歐美市場,這是星爺生涯第一次做到,他終于能媲美成龍李連杰了。
《功夫》創下的成就在華語史上也是能排得上號的,它是繼《臥虎藏龍》《英雄》等片后最偉大的華語電影之一。本片是由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星爺還是主要投資人之一。
影片講一個街頭混混變成一代武術家,一個本性善良的黑幫流氓改邪歸正的故事。這部電影男女主角不是最出彩的,元華元秋飾演的包租公包租婆大放異彩成為驚艷一筆,此外梁小龍飾演的火云邪神也是出盡了風頭。
《功夫》投資2000萬美元,這個成本其實不算太大,但對星爺來說卻是不小的數目。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這個錢對于周星馳來說應該不算什麼啊?如果單從表面看確實是如此,但實際上星爺一直都很缺錢。
早年他票房很賣座可他的片酬不高啊,後來好不容易熬到合約到期出來單干,但又遇到亞洲市場萎縮,這也是為什麼幾千萬元就難倒英雄漢的原因。
周星馳拍《少林足球》就因為資金不夠四處去拉投資,因為他在圈內的人緣不好所以經常碰壁,最后還是林小明的寰宇出資幫助才順便拍完。
《功夫》也是遇到同樣情況,本片的投資規模更大,後來不得已才放好萊塢公司進來,但這樣的結局導致星爺由主動變成了被動。這部電影出來后很轟動,全球票房大賣了1億美元,所有投資人都賺到錢了,但事后把賬目一算利潤大頭都被老外賺走了。
《功夫》是星爺從影以來拍出的最有影響力作品,然而他卻只喝到一點湯,影片的利潤不僅被老外賺走了,最后連版權都不在周星馳手里。
在網上經常看到有粉絲喊話,說怎麼還不出續集啊,不是星爺不愿意拍,而是他也很無奈,因為電影的版權在哥倫比亞手里。該片是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但他卻不是最賺錢的那個,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所以說星爺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周星馳在影壇真正賺到大錢是《美人魚》,該片在內地轟出了33.92億元,這比他以前的電影利潤高多了。如今內地是全球第二大市場,是唯一能比肩北美市場的,現在的國產片做好本地市場就幾輩子都吃不完了。
不過就影響力和票房含金量來說,還是以前的電影更厲害,那時候的華語片可是賺外國人的錢。
星爺在電影圈挺委屈的,他拍的《西游降魔篇》也是很賣座,但利潤又被華誼兄弟吃掉了。
《功夫》還邀來了大導演馮小剛客串,片中還有很多不太知名的演員,但他們的發揮都很出彩,這就是周星馳電影的魅力。16年前,全球票房狂轟出1億美元,這個戰績是歷史級別了,在泰國等市場還打破了華語片歷史紀錄,在北美大賣1710萬美元,周星馳影壇最轟動一次。
不過也挺心疼星爺的,他在電影圈人單勢孤,好不容易有好萊塢公司幫忙,但老外更狠直接架空他,最后利潤大頭被賺走版權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