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鄭經:氣死父親,私通乳母,鄭成功的逆子,雖失小節卻守20年大義
2023/11/20

楔子:

公元1661年4月, 鄭成功讓19歲的長子 鄭經留守廈門,他自己帶著數百艘戰船橫渡台灣海峽,向荷蘭殖民者發動血戰。鄭成功和荷蘭人打了七個多月,最終趕走荷蘭殖民者,將寶島台灣收回到中華民族的手中。

正在鄭成功長舒一口氣的時候,他突然接到 唐顯悅的來信。在信中,唐顯悅大罵鄭成功 「治家不嚴,何以治國?」

唐顯悅是鄭經之妻 唐氏的祖父。原來,在鄭成功遠征台灣期間, 鄭經私通弟弟的乳母 陳昭娘,并生下兒子 鄭克臧。鄭成功接到信后,怒火攻心,吐血不止。為了清理門戶,也為了給唐家一個交代,鄭成功決定殺掉這個逆子。《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記載:

錦與乳媼通,生子,(鄭成功)遣泰就殺錦及其母董。

鄭成功派堂兄 鄭泰去殺掉鄭經和鄭經之母董氏。可是,還沒等鄭泰殺掉鄭經,鄭成功已經數痛攻心,一命嗚呼了。

在歷史上,鄭經是「明鄭」的第二代掌舵人。他氣死父親鄭成功,治理台灣20年,是個極具爭議的人物。 本文,博史君將大量搜集歷史材料,為大家重述鄭成功長子、明朝第二代延平王鄭經的一生。希望大家能通過他,了解一段不一樣的明清史和台灣史。

一、鄭氏生長子,延平續血脈

鄭經,又名 鄭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乳名叫「錦舍」,福建南安人,根據《清史稿·鄭成功傳》記載:

成功子十,錦其長也,一名經。

民族英雄鄭成功有十個兒子,鄭經是他的長子。

而《福建通志•福建列傳•卷31》記載:

經字元之,母董氏,素無寵。

鄭成功的妻子董氏是禮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鄭經是董氏所生,是鄭成功的「嫡長子」。只是,董氏并不受鄭成功的寵愛。

要說鄭經,還要簡單介紹一下他的家族史。鄭經的爺爺名叫 鄭芝龍,是明朝末年有名的海上商人,偶爾也做一些「走私」和「打劫」的生意,因此麾下有一批自己的隊伍。明朝末年,鄭芝龍接受明廷的招安,從此歸順明朝。後來清軍入關,崇禎帝自縊。鄭芝龍率軍南下,維護南明弘光政權。

可是,隨著弘光政權的滅亡。鄭芝龍接受了他的老鄉、清朝大學士 洪承疇的勸降,打算歸順清朝,并出兵攻打自己的家鄉。鄭芝龍的舉動,引起了很多部將的不滿,鄭成功之母也在紛爭中自縊身亡。 鄭成功滿懷忠義,不同意父親的做法,遂帶兵遠走廈門和金門,從此和父親分道揚鑣。

這一階段,鄭成功身邊有一個很關鍵的人物,此人就是 陳永華。在歷史上,他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陳近南。筆者此前曾寫過一篇關于他的長文(陳近南:32年英雄,300年大義,歷史上的他,比金庸筆下更偉大)。

在陳永華的幫助下,鄭成功在沿海一帶持續抗清十余年,先后效忠于南 明隆武、永歷帝

鄭經生于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年),幼年的他目睹了父親和祖父的決裂過程。隨著他的長大,他開始幫助父親處理政務和軍務。清朝順治六年(南明永歷三年),永歷帝封鄭成功為「

延平王」,鄭經是為延平王世子。

為了穩固鄭經的地位,鄭成功和南明兵部尚書 唐顯悅聯姻,把唐顯悅的孫女唐氏許配給了鄭經。

清朝順治十五年和十六年(永歷十二年、十三年),鄭成功在為長子迎娶唐氏之后,先后兩次率軍北伐,打算收復明朝疆土,可惜都以失敗告終。為了避免清軍的持續圍剿,鄭成功在陳永華建議下,將目光投向了海峽對岸。他們打算從荷蘭人手中奪取台灣,以充當鄭氏的第二落腳點。

在鄭成功率軍北伐清朝、收復台灣的這段時間內,鄭經受命接過父親的重任,鎮守金門、廈門等地。根據《台灣外記·卷11》記載:

經自監守各島,仁慈儉恤,謙恭愛人;雖好學善射,但嚴毅果敢弗如厥父之風也。

意思是,鄭經管理金廈等島嶼,盡職盡責。他為人 寬厚恭謙,而且文武兼備,有其父之風

不過,鄭經也有個缺點,那就是他私生活問題很大,他不喜歡自己的妻子唐氏,而是和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有染。鄭成功在的時候,他們還有所顧忌,後來鄭成功出征台灣,鄭經和陳昭娘就肆無忌憚了,陳昭娘甚至還為鄭經生下了一個兒子,此子就是 鄭克臧

且說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領精銳冒著荷蘭人的大炮,橫渡海峽,經過7個月的鏖戰,終于收復了台灣。可到了第二年(康熙元年),鄭成功就收到了唐顯悅的來信,信中把鄭經和陳昭娘私通并生子的事情全部抖了出來,鄭成功看完信后,急火攻心,吐血不止,竟然暈厥過去。等鄭成功醒來,他下令殺掉這個逆子,這便是本文開篇的那一幕。

那麼,鄭經是怎麼逃過鄭成功的追殺的呢?

二、成功欲殺子,鄭經清門戶

當時,鄭成功在台灣,他派部將 黃昱回到廈門,下諭給鄭成功的堂兄 鄭泰,讓鄭泰殺掉鄭經,由于鄭經的母親董氏有「教子不嚴」之罪,鄭成功下令將董氏也一并除掉。這件事,在《閩海紀要·壬寅》中有詳細記載:

世子經居思明州,與乳媼通,生子。成功聞之大怒,命黃昱至島,諭鄭泰監殺世子經及經母夫人董氏,以教子不嚴也。諸部大驚,忠振伯·洪旭不肯用命。

鄭泰畢竟是鄭氏血親,他接到命令后非常猶豫,他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保全鄭經和董氏,而殺掉乳母陳昭娘,這樣也算給唐家一個交代了。

當鄭泰把這個建議又派人送到台灣的時候,一來二去,耽誤了不少時間。就在這期間,鄭成功的父親、已經投降清朝的

鄭芝龍被康熙初年四大輔臣之一的 蘇克薩哈斬殺,鄭成功雖然和父親分道揚鑣,但聞訊后又吐血不止。而后,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歷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所殺,鄭成功得到消息后臥床不起。這時,鄭成功又接到鄭泰的消息,得知鄭泰還沒有殺掉鄭經,鄭成功悲憤不已,下令讓鄭泰一定要殺掉鄭經。而后猝然去世。

根據《閩海紀要》中記載,鄭成功臨終前「 頓足撫膺,大呼而殂」。可見,一代英豪鄭成功在臨終前多有不甘。而他的兒子,是氣死他的主因之一。(下圖為鄭成功墓)

鄭成功去世之后,明鄭內部立即出現分裂,根據《福建通志•福建列傳•卷31》記載:

(鄭襲)即矯成功遺命,數世子罪,奉襲為東都主。黃安不與謀,陽附之而密請經速治兵過台。

鄭成功的弟弟 鄭襲

早就想篡班奪權,他以鄭經「 私通乳母,不堪為主」為由,自立為台灣之主。而鄭成功的部下 黃安則不愿與鄭襲同流合污,他佯裝附和鄭襲,私底下卻派人通知鄭經。

我上文說過,鄭經為人謙和、文武兼備,有乃父之風,金、廈等地的將士們都很愛戴鄭經。雖然鄭經私生活有問題, 但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這只是「小節」。而在大義上,鄭經是鄭成功的嫡長子,又是延平王世子,他自然就是鄭成功的接班人。

此時,鄭經找到 陳永華(陳近南),拜陳永華為諮議參軍。陳永華為鄭經獻策,他們在廈門為鄭成功發喪,爭取民心,然后重用周全斌、馮錫范等人,準備東渡台灣。

康熙元年十月初一,鄭經率軍攻台。鄭襲在台灣本來就立足未穩,再加上鄭經親自來攻,黃安等人為內應,鄭襲第一仗就敗了。

接下來很多鄭成功的部下紛紛向鄭經投降,如此一來,這場戰爭很快結束。

此戰之后,鄭經順利入主台灣,襲承延平王爵位。他的叔叔鄭襲則被軟禁。

處理完鄭襲,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鄭經接下來把目光對準了 鄭泰。當初,鄭泰接到鄭成功的命令,心軟沒有殺鄭經。鄭經本來對這位堂伯父略有好感,可是,鄭經入主台灣后,查到鄭泰曾和鄭襲多次通信,信中對自己頗多不滿。于是,鄭經決定除掉鄭泰。《清史稿》云:

二年,錦還思明。泰嘗與台灣諸將通書,錦得之,遂殺泰。泰弟鳴駿、賡,子纘緒亦走泉州降。

康熙二年,鄭經回到廈門思明,他設下鴻門宴,邀請鄭泰前來議事,結果一聲令下,鄭泰被埋伏的甲兵所殺。鄭泰的弟弟、兒子等人被迫逃到泉州,投降清朝。這樣一來,鄭經雖然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但自斷臂膀,實力也有所削減。

《國語·晉語》中有一句話:

義者,利之足也;貪者,怨之本也。

鄭經和鄭氏其他成員的斗爭,本質上還是貪念和政治利益之爭。在古代的政治斗爭中,為了權位而手足相殘者比比皆是。博史君 對鄭經的私德并不認同。同時,我認為鄭經處理鄭襲和鄭泰之事上,過于毒辣。

三、延平抗清廷,守土拒荷夷

且說鄭成功當年擊敗荷蘭人,收復台灣后,清廷是比較震驚的。第二年,鄭成功病逝,鄭經襲承延平王,再加上鄭泰的兒子和弟弟投奔清朝之后,清廷便打算趁鄭經立足未穩時消滅明鄭勢力。

當時,鄭經所面臨的大環境非常復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方面,他剛上位就對鄭氏宗族進行清剿,導致人心浮動。

第二方面,南明永歷帝被殺后,南明其實已經從歷史上終結。鄭氏家族雖然是南明封的延平王,但很多人是沖著「明」這個大旗才為鄭氏效力的。如今南明不在了,一些有志之士便失去了信心,部分人員甚至遠走東南亞,從此隱居起來。

第三方面,荷蘭人被鄭成功擊敗后,多有不甘,一直在東南亞的印尼一帶厲兵秣馬,打算從鄭經手中奪回寶島。

第四方面,就是來自清廷的直接威脅。當時康熙帝年幼,四大輔臣為了立功,持續催促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繼茂出兵攻打金夏。

所以說,鄭經剛上位就「四面受敵」,其實并不夸張。鄭經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他在清理完鄭襲和鄭泰之后,開始頻繁在兩岸巡查,操練將士,提拔年輕將領。可是,還未等鄭經緩過氣來,敵人已經開始圍攻了。

《閩海紀要·癸卯》記載:

九月,荷蘭紅夷犯兩島。紅夷糾集甲板船十六只、夷兵數千,會靖南王及總督同攻金、廈兩島……

注意,這里的「 紅夷」,指的是荷蘭殖民者,在清朝時期,人們稱之為「紅毛軍」。這段記載的意思是說:清朝康熙二年九月,荷蘭殖民者出動十六艘戰船、數千兵馬帶著紅衣大炮攻打金門和廈門。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了消滅鄭經,清廷決定和荷蘭人合作。清廷派靖南王耿繼茂、福建總督等人兵分兩路攻打金夏。

鄭經面對清廷和荷蘭的合力攻打,鄭經也使出渾身解數,他派周全斌率領精銳在金門御敵,自己親臨廈門指揮戰陣。雙方鏖戰了一個多月,明鄭大軍并不吃虧。

可是,清廷為了取勝,持續調集海澄公 黃梧、水師提督 施瑯出海澄進攻廈門。

施瑯本就是鄭成功的部下,後來投降清朝,此人極擅水戰,再加上鄭經已經人困馬乏,很快清廷取得優勢。鄭經見勢不敵,只得帶領眾人退守銅山。

此戰,算得上是鄭經遇到的一大挫折。金夏失守后,明鄭將士們傷亡慘重,鄭經只得回台灣休養生息,再圖后舉。

鄭經留 周全斌在銅山,接下來,清廷開啟了大范圍的招降政策,幾次派投降的舊部去銅山招降周全斌。為了誘降周全斌,清廷一方面堅壁清野,另一方面派兵攔截周全斌的補給。《清史稿》云:

銅山糧垂盡,全斌亦出降,封承恩伯。

周全斌本是鄭經的心腹猛將,他在彈盡糧絕之時投降了清朝。

此后,鄭經在台灣訓練將士,發展經濟,用武力多次阻擊清軍和荷蘭人的攻打,守住了明鄭的「鐵桶江山」。 鄭經在台灣期間,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兩大使命,第一是反攻清朝,第二是避免把台灣交到外族人手中。

博史君讀鄭經抗清的這段歷史,最大的感觸就是: 鄭經退守台灣,雖然是形勢所迫,但他卻在抗擊外敵方面立下大功,為中華民族守住了台灣島。而清廷為了消滅明鄭,不惜與外夷聯合。至少在大義方面,鄭經是站得住腳的。

實際上,鄭經對台灣的貢獻,遠不止這些。

四、鄭經治台灣,永華興文教

鄭經既要靠武力對抗清廷和荷蘭人,又要伺機反撲清朝,那必須得滿足一個最基礎的條件, 那就是充足的后勤補給。可是,鄭經初到台灣時,台灣還是一片「蠻荒」,當地不僅土地貧瘠,而且台灣同胞的生產力遠不如閩浙一帶。這麼多將士要填飽肚子,其實是個難題。

這個時候,他身邊大謀士陳永華則為他立下大功。在陳永華的建議下,鄭經在台灣做了三件大事:

其一,開荒耕種、發展屯田。根據《台灣外記》記載,鄭經下令「 分配諸鎮荒地,寓兵于農」,將士們不打仗的時候,紛紛被派往各地去開荒種地。而且,鄭經還派陳永華通過「天地會」等渠道,從閩浙粵等地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大大提高了台灣當地居民的農耕生產力。這對于明鄭接下來20年固守台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打通商貿,鼓勵通商。鄭經退守台灣后,康熙帝為了堅壁清野,困住鄭氏,在沿海一帶施行了嚴格的「沿海遷界」政策。台灣船只不能和清廷做生意,這讓他們不能迅速獲得糧食、布匹、鐵器等商品。鄭經和陳永華商量,決定打通海外商貿。要知道,鄭家就是做海上生意起家的,他們迅速和日本、朝鮮和東南亞諸國做起了貿易。這對發展當地經濟作出巨大貢獻。

其三,大興文教,施行科舉。在明鄭初期,台灣的原著居民以高山族為主,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讀過書,對儒家文化更是毫無認知。鄭經認為,若想長期在台灣立足,必須要興文教。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年輕的人才,而當地百姓才能懂得忠孝仁義的道理。

其實,相比于前兩點來說,第三點最難,影響也最深遠。因為當地百姓對「受教育」這件事是抗拒的。即使鄭經在台灣各地設立文廟和學堂,但老百姓還是不愿意送孩子去讀書,因為一旦送孩子去學堂,就意味著家里失去一個勞動力。最后,鄭經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措施。例如只要讀書就可以免除一部分賦稅和徭役,這才讓台灣文教興盛起來,儒家文化從此開始在台灣興起。

《禮記·經解》中說: 入其國,其教可知也。

博史君認為:鄭經在台灣施行文教,對台灣融入中華文化意義重大。此舉加大了兩岸兒女對中華文化的同宗同源的認同感,對中華民族的統一,可謂利在千秋!

毫無疑問,鄭經治理台灣的成績是值得認可的。史載:

交通接濟、貨物興販,促進台灣日盛。

五、壯志求復國,遇挫耽酒色

台灣畢竟偏居一隅,實力終究難以和清廷相抗,若想光復明朝,鄭經只能等待時機。康熙十二年,平西王 吳三桂在云南舉起反旗,隨后靖南王 耿精忠、平南王 尚之信紛紛響應,史稱「三藩之亂」。「三藩之亂」最[高·潮]時,清廷已經失去半壁江山。

此時,靖南王耿精忠派人邀請鄭經登岸,鄭經認為時機成熟,他西渡福建,和曾經的仇人耿精忠聯合攻打清軍。《閩海紀要·甲寅》記載:

鄭經蟄伏多年,這次為了「復國」,堪稱精銳齊出。在鄭經的攻擊下,清軍連連敗北,泉州、漳州等地心系明朝之士紛紛前來投靠鄭經。

而后,鄭經轉戰廣東,占領了潮州、惠州全境。 此時他已經擁有漳、泉、潮、惠四座重鎮,實力龐大。

這是鄭經復國的最高光時刻,也是他人生的巔峰。可是,這一時刻太過短暫。

鄭經的勢力坐大,這引起了耿精忠的嫉妒,畢竟,耿家才是福建的地頭蛇。于是,鄭、耿二人開始交惡。此時的鄭經一味「復國」,并沒有妥善處理和耿精忠的關系。接下來,耿精忠首鼠兩端,他暗通康親王 愛新覺羅·杰書,打算助清軍攻打鄭經,進而侵吞鄭經的勝利果實。最終,清軍在烏龍江擊敗鄭經,鄭經只得退回廈門,打算堅守。

在廈門期間,鄭經一方面派劉國軒回台灣搬兵,另一方面積極派人到福建、廣東、浙江沿岸的島嶼安撫軍心。待劉國軒帶領兩萬兵馬歸來,鄭經再次反攻閩南。當時,清廷為了盡快平定三藩之亂,派人與鄭經和談。

但鄭經堅持 不剃發、不登岸,康熙無法接受,所以談判很快破裂。

接下來,耿精忠投降清朝, 杰書和耿精忠聯合攻打鄭經。 鄭經在沿海一帶堅持了近3年的時間,由于后勤薄弱,最終不敵清軍。鄭經的兵馬和戰艦損失大半,只得怏怏地返回台灣。

鄭經這次反攻清廷,歷時6年,他拼盡全力,可惜壯志未酬。而且,這6年的時間,他幾乎掏空了台灣的家底。待鄭經歸來,其母董氏責怪鄭經:

七府連敗,二島亦喪,皆由汝無權略果斷……

按照董氏的意思,他們就應該在島上過太平日子,談什麼「復國」。可是鄭經身為明朝最后的勢力,如果就這樣蝸居台島,他焉能甘心?

然而,不甘心又如何。這一年,陳永華看到鄭經兵敗而歸,悲傷不已,不久病逝。此后,明鄭內部再無人支持鄭經「復國」

鄭經見「復國」無望,心情郁結,開始沉迷于酒色。第二年,鄭經去世,年僅39歲。

鄭經臨終前,將延平王印璽交給他的長子 鄭克臧。但由于鄭克臧是鄭經和弟弟的乳母所生,馮錫范等人以鄭克臧非鄭氏血脈為由,殺鄭克臧,扶持鄭克臧的弟弟 鄭克塽為延平王。鄭克塽年幼,馮錫范專權,台灣很快衰敗。康熙二十二年,姚啟圣、施瑯二人合力攻台,鄭克塽兵敗投降,至此,盤踞台島23年之久的明鄭滅亡。

在筆者心目中,鄭經是個復雜的人物。首先,他作為鄭成功的嫡長子,他本是鄭成功培養的繼承人,可是,他不顧倫理私通弟弟的乳母。 其次,為了穩固權力,他用血腥手段屠殺叔伯。 最后,待到人生的最后,他因為受挫而一蹶不振。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氣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鄭經少年未戒色,壯年未戒弒殺,人生的最后又患得患失。孔子所謂的「三戒」,鄭經一個都沒有做到。

但是,在筆者心目中,鄭經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小節上問題很大,但卻一直堅守民族大義。他雖然抗拒清朝,但卻一直在謀求「復國」。他雖然和外夷通商,但卻堅持中華本心。 鄭經經營台灣20年,堅持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正義立場,反抗清朝的民族壓迫和荷蘭殖民者的侵略,這樣的人,不能被后世一棍子打死。

歷史是辯證的, 當代讀史人,當以 鄭經之失為戒,以 鄭經之大義為伍

參考資料:《清史稿·卷224》《福建通志•福建列傳•卷31》《台灣外記·卷11》《閩海紀要》《陳參軍列傳》。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