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起中國歷史上的軍師人物,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名字就是「劉伯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誠贏得了千古名聲。然而在大明王朝初期,卻有一位比劉伯溫還要厲害的奇才軍師——他就是姚廣孝。
姚廣孝不僅精通兵家策略,更是一位道家高僧。他一生策劃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先后扶持朱棣奪得帝位,又在功成名就后不還俗繼續出家修行,最終獲得善終。姚廣孝那稀世的智慧和超然的氣度,是古今難得一見的奇人。
14世紀中葉,元朝已日薄西山,群雄并起。在這動蕩之時,一個14歲的少年在杭州郊外的寺廟里剃度出家,取法名廣孝,他就是後來聞名天下的姚廣孝。
廣孝天資聰穎,對經史子集諸家學問都有極高的領悟,尤其對兵法陰陽學有獨到之見。根據記載,他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7歲能夠默寫百章文,過目不忘。10歲就通曉《春秋》、《左傳》等典籍,對古代歷史了如指掌。他的老師看到他的才華,都嘆為觀止,認為他是難得一見的奇才。
廣孝出家后,勤奮習讀,遍訪名家。他拜陸九淵為師學習《周易》,又向楊士奇學習陰陽術數。在如此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廣孝的學識日益增長。他旁通鉅學,博覽群書,對古今學問了如指掌。很快就在江南地區盛名遠播,成為一位年少成名的神童,被視為當世第一神童。
與此同時,朱元璋正在積蓄力量,準備奪取天下。廣孝憑著過人的慧眼,看出朱元璋必將大有作為。于是他來到朱元璋治下的應天府,獲得朱元璋的賞識。然而明哲的廣孝也看出,朱元璋性格多疑,日后必將猜忌功臣。所以他決定離開朱元璋身邊,來到燕王府輔佐朱棣。這一決定彰顯了廣孝的慧根和識人能力,他不受目前的得失利益影響,而是著眼于長遠。
燕王朱棣勇猛果敢,深得邊兵擁戴,是最有帝王相的皇子。廣孝見燕王英明多謀,遂決定扶持他奪得帝位。這也是廣孝聰明之舉,他準確抓住歷史發展的潮流,站在了正確的一方。為更好地認識和影響朱棣,廣孝進一步深入燕王府中,長期與朱棣相處。他時時觀察朱棣的為人談吐舉止,確認朱棣確實是個英明神武之主。于是廣孝更加堅定了扶持朱棣的決心。
廣孝準確預測朱棣必將造反稱帝,這對一個出家人來說真是驚世駭俗。但廣孝的判斷沒有錯,朱棣確實是這亂世中最具帝王才能和氣運的人選。
為實現奪位大業,廣孝不惜棄掉出家人的清高,長期隱居在燕王府中,與朱棣密謀大事。廣孝以超凡的慧眼指點朱棣,幫助朱棣在北方積蓄實力。廣孝運用自己學富五車的學識,替朱棣出謀劃策。他根據兵家兵法,設計出許多精妙絕倫的戰略戰術。同時,廣孝還利用自己對天文地理的精通,選擇黃道吉日發動戰爭,這都對朱棣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為了不引起懷疑,廣孝與朱棣的每次會面都極度保密。每逢朱棣召見,廣孝便穿上黑色僧袍,悄無聲息地潛入燕王府中。他就像一位隱秘的黑衣軍師,在暗中掌控大局。
終于在1402年,在廣孝的計策支持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一舉奪得天下。此役之勇猛險峻,可與劉備奪取益州相提并論。無數史書都記載,沒有廣孝的謀劃,朱棣很難最終奪得江山。
大業已成,廣孝功高蓋主。然而讓所有人驚訝的是,這位扶燕王稱帝的黑衣軍師竟拒絕了一切封賞,選擇繼續留在寺中修行!朱棣再三勸說,愿意封他為宰相,賞賜無數金銀珠寶,廣孝都毫不動心。朱棣無奈,只好尊他為「黑衣宰相」,每次見面也只稱呼他「少師」。
一個出家人能夠拒絕權力金錢的誘惑,繼續自己的修行之路,可見廣孝內心的超脫與高潔。他不為名利所動,是一個真正頂禮膜拜的高僧。其實早在廣孝出家之初,就表現出了超常的心智和氣質。他出家僅為尋求佛法真諦,而非為糊口度日。即使年少出家,廣孝也絲毫不被塵世所染,始終保持著出家人的清高。
這一次奪取天下只是歷史的必然,廣孝不為此投機鉆營。功成后他依舊我行我素,繼續自己的修行之路,絲毫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這種超然物外的氣節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廣孝晚年居住在寺廟之中,白天穿僧衣,朝見皇帝時才換上朝服。他繼續以一個出家人的身份輔助朱棣管理國家大事,并獲得「黑衣宰相」的美稱。盡管不在朝中任職,廣孝的建議仍受到朱棣的重視。朱棣會經常召見廣孝,詢問國家大事,對廣孝的回復深以為然。廣孝用他獨特的視角,為朱棣提出許多施政方略。
與世俗宰相不同,廣孝不謀權力金錢,只為國家大業著想。他的建議常常中肯睿智,深得皇帝贊賞。在廣孝的影響下,明成祖朱棣的施政也趨于寬仁,使國家日益富強。1418年,84歲高齡的廣孝離世。朱棣親自為他撰寫墓志銘,追封他為特進榮祿大夫、榮國公,謚號恭靖,將他配享在太宗廟庭,成為開國功臣中僅有的一位文臣。這是對廣孝卓越功勛的極高褒獎。
與劉伯溫相比,姚廣孝的人生軌跡充滿傳奇色彩。他不僅策劃了一場驚世的靖難之變,更在功成名就后不為利祿所動,最終以一位純凈高潔的出家人身份步入輪回。
姚廣孝一生從大智大勇到大超脫,可謂超凡入圣。他那非同尋常的慧眼和氣度,就是比諸葛亮更加卓絕和高遠的證明。后人回顧歷史,不得不再次驚嘆:一代奇軍師,一生傳奇!
廣孝之所以能成就一生傳奇,關鍵在于他超然的佛法境界。出家人不問世俗得失,廣孝因此能成就朱棣的大業又不為功名利祿所累。正是這種氣質造就了他不世出的人生。
一位有志之士,如果能夠象廣孝般超塵脫俗、歷練大智大慧,亦可在這塵世中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廣孝的一生給后人以啟迪,使我們看到生命的真諦所在。我們應當學習廣孝的 ,在歷練中超越世俗,以超然的境界過一生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