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張桂梅校長真實事跡的電影《我本是高山》在點映期間就有了話題大爆的趨勢。
——沒錯,不是票房大爆,不是口碑大爆,而是話題大爆。
因為劇情魔改、不尊重原型等爭議,《我本是高山》遭到了大批質疑,《我本是高山》兩位編劇更是沉不住氣,先后出面破口大罵,甚至放話「我XX就是高山」,以至于網友對《我本是高山》這部電影更加逆反。
目前,《我本是高山》兩位編劇均刪除了沖動回應,但風波仍在繼續,電影編劇隱藏了賬號評論區,兩位導演的評論區則是徹底淪陷。
《我本是高山》導演之一楊瑾再次發文強調,電影本身是用藝術的語言生動講述張桂梅校長的故事,但從評論區反映看,大家明顯不認可這一點。
就算電影頻道特意發聲力挺電影,也依然難以平息,網友的情緒似乎更被刺激,讓官方都不得不再次發聲,打出「面對惡意,我們不懼」。
有人憤怒表示,《我本是高山》主創們「玷污」了張桂梅校長的故事。
如此指責堪稱把《我本是高山》主創們打入谷底,所以到底為什麼《我本是高山》會讓網友如此憤怒呢?似乎不僅僅和女性主義有關。
《我本是高山》的海報上清晰寫著「根據張桂梅真實事跡改編」,電影分類標簽為劇情和傳記,但就觀看了電影的觀眾反饋看,不僅電影劇情涉及魔改原型,而且還對張桂梅校長創立女校的初心避重就輕。
張桂梅校長親口表示,支撐她走下去的力量是心中信仰,但在《我本是高山》片中,海清飾演的張桂梅幾次支撐不下去的時候,閃回出現的都是胡歌飾演的丈夫。
另外,《我本是高山》片中還有云南山村女學生逃課去網咖、女老師質問同為老師的男友選學生還是選我等情節,這些劇情都沒有現實支撐,更不適合出現在以張桂梅校長為原型的人物傳記電影中,這些爭議也不是用一句「電影藝術創作」 就能解釋的。
甚至在現實女校學生明確表示自己父親酗酒的情況下,《我本是高山》還設置了一段女學生母親酗酒的劇情,把酗酒父親魔改成了酗酒母親,和加入張桂梅丈夫一角類似,而這些也都是遭到網友質疑比較的幾點。
風波發展至今,網友難免懷疑起來《我本是高山》主創們的創作初心,因此還有人深入去開扒。
——《我本是高山》主要出品方原來是海清本人投資的公司,和張桂梅校長以及女校毫無關聯,連授權背書都是模糊的;
——《我本是高山》導演之一鄭大圣是圈內二代,他的母親是中國第四代導演黃蜀芹,他的外公是戲劇大師黃佐臨;
——《我本是高山》編劇之一袁媛是油田二代,「沖過奧斯卡,被賈科長相中」,出生于1981年,小學五年級,她的父親就能從單位帶回錄像機,上學期間教室里就有電視機。
當然,單純從背景判斷一個人的初心并不恰當,只是從《我本是高山》魔改的那些劇情看,作為電影主創他們確實不夠了解底層人民。
在《我本是高山》主創眼里,云南山村的女孩不想讀書就可以逃課去網咖,被丈夫拋棄的女人有錢酗酒有力氣打女兒,而張桂梅校長看到的是什麼呢?
——山村女孩不讀書,就只能放牛,只能被嫁人,只能在含苞待放的年紀生孩子,張桂梅校長創立女校就是想把她們救出來,《我本是高山》的主創們卻要拍女校學生逃課去網咖……
如今面對《我本是高山》這部電影,網友們既失望又憤怒,認為他們根本不懂張桂梅校長的人生追求,只是想制造話題搞噱頭,從海清投資出品到二代導演參與,整部電影更像是資本攢局,首映禮之后明星排隊夸贊海清就要沖獎了,那一瞬間,就想問問,這些明星業內拍攝張桂梅校長的故事,是真的被她感動了,還是把她當成鍍金工具呢?
這里也借用網友一句話,不要把你對故事原型張桂梅校長的敬意誤判給電影。
最后,也提醒一下各位,《我本是高山》院線上映有票房收入,如果海清憑借電影獲獎,她的事業會更上一層樓,那麼請問,張桂梅校長和女校學生又從這部電影上獲得了什麼呢?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