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為百兵之帥,三國使用大刀(包括三尖兩刃刀)之武將不計其數,占據三國武將大半以上。其中出類拔萃者三十六將,以下三十六將,皆曾經于兩軍對陣之時,出馬單挑,故榜上有名。例如曹休、曹真、胡遵、高翔、費曜、魏平、戴凌等等,亦使用大刀,但未曾上陣單挑,所以不在話下。
張翼于南征之役,與魏延、王平合力生摛鄂煥;北伐之役,與王平雙戰姜維,將其擊退。
廖化前后斬殺秦良、鄭倫,追殺司馬懿,獲其金盔
陳武位列冮東十二虎厔,曾經于混戰之中,一刀斬殺劉繇部將張英;濡須之戰,大戰龐德不敵而退,被樹枝掛位戰袍,死于龐德刀下。
潘璋位列江東十二虎臣,數合之間,生擒蘇飛;前后與關羽、黃忠交鮮,皆誘敵深入。
朱贊為曹真副先鋒,曾經與正先鋒曹遵陷入重圍。二人奮戰,突破蜀將王平、馬岱、張翼、廖化之包圍,殺開一條血路。
關索如神龍一般,從諸葛亮南征,曾經上陣出戰,曇花一現,見首不見尾。
夏侯霸斬卑衍、敗郭淮,前后兩次救出姜維。
劉封三回合擊敗孟達,前后與徐晃、曹彰交戰,不敵而退。
王平前后與魏延、張資合力生搗鄂煥,與張賀合力擊敗姜維。生擒魏國大都督夏侯楙,大戰張郃數十回合。
王基前后皆以三回合,擊敗吳將朱異、唐咨,圍攻于詮,使其力竭自刎而死。
曹仁在南郡之戰,奮勇潰圍,殺退蔣欽、徐盛,救出部將牛金。
周倉曾經大戰趙云,中傷死戰不退;水淹七軍時,于水中生擒龐德。
公孫瓚貴為一方諸侯,敢于出陣交戰,與呂布、文丑一爭長短,憑此勇氣,令人嘆服。
嚴顏雖然不敵張飛,但是寶刀未老,數合之間,斬殺夏侯德。
孫桓其實不力不俗,大戰關興三十余回合,氣力不加,全身而退。
朱桓于濡須之戰斬曹仁先鋒常雕,于石亭之戰斬曹休先鋒張普,猛銳可見一斑。
傅僉在長城之戰,生擒王真、锏打李鵬,與馬超誅王方、擒李蒙,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雙前后斬殺謝雄、龔起,擊傷張嶷,大戰王平、廖化,武力之高,不可等閑視之。
華雄前后斬殺鮑信、祖茂、俞涉、潘鳳、追殺孫堅。
管亥為黃巾悍將,大戰關羽,堅持三十回合,最終殞身關羽刀下。
紀靈為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經大戰關羽三十回合,力怯抽身回馬。
韓當位列江東十二虎臣,前后斬殺張虎、焦觸;曾經與周泰雙戰許褚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馬岱每以一個回合擒敵斬將,曾經射傷魏延,大戰張飛十回合敗走,張飛挺矛追擊,劉備頗為憚忌,恐馬岱又暗箭傷人,喝止張飛。
曹洪拖刀砍何曼、亂刀斬袁譚;死戰馬超,堅持四五十回合。
鄧艾前后與文、姜維交鋒,旗鼓相當。在后三國鮮逢對手。
文聘曾經在襄陽城下,大戰魏延不分勝負。
凌統前后與張遼、樂進交鋒五虎回合,不落下風。
周泰于合肥之戰,奮勇死戰,潰圍救出孫權,一身創傷;夷陵之戰,斬殺番王沙摩柯,為甘寧報仇。
關興少年英雄,斬謝旌、砍潘璋,殺越吉,斬將數量之多,為三國后輩之冠。
甘寧為東吳數一數二之猛將,斬將數量之多,為東吳諸將之冠。百騎劫曹營,全身而退,令人刮目相看。
關平斬翟元、擊退曹仁,大戰龐德三十回合不分勝負。以一敵二,前后數合之間擊敗徐商、呂建。與徐晃交鋒數回合,因偃城有失,不敢戀戰。
魏延前后戰文聘、敵張任、擒泠苞、斗張郃、斬王雙,戰績令人刮目相看。
夏侯淵大戰楊任三十回合,用拖刀計將其斬殺。曾經奮勇出戰馬超數回合,大戰黃忠二十回合,皆不分勝負。
張遼前后與夏侯惇、張郃、太史慈、凌統交鋒,皆不分勝負。陳斬蹋頓、蔣奇。
許褚前后與典韋、徐晃、呂布、馬超、張飛交鋒,前后斬殺李封、李暹、李別、張先、伊楷、張衛、許攸,斬將之多為曹營諸將之冠。
龐德之勇,其實為人忽視。輪戰曹營四猛將張郃、徐晃、夏侯淵、許褚,不落下風;前后擊斬陳武、殺退魏延。大戰關羽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再次交鋒,詐敗佯為拖刀計,一箭射傷關羽,雖勝之不武,然而挫關羽一世之威名,其驕人戰績,典韋、許褚有所不及。
黃忠寶刀不老,勇毅冠三軍。長沙前后三次大戰關羽,不落下風。定軍山之戰,斬殺曹營主帥夏侯淵,一戰成名。
白馬之戰,顏良斬宋憲、誅魏續,二十回合擊敗徐晃,使曹營諸將不敢出馬交鋒。放眼三國,能以二十回合擊敗徐晃,寥寥無幾,河北四庭柱之首,不是浪得虛名。
關羽武藝超群絕倫,白馬之戰,斬顏良、誅文丑;土山之戰,以一敵二,擊退許褚、徐晃。后世推崇備至,尊為武圣。
圖片來自網絡!